火热黑土地冰雪龙江情
2019-06-11吴文锋高宏然
吴文锋 高宏然
如果用两个字形容冬季的哈尔滨,那一定是“冰”与“火”——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气候与火爆的冰雪旅游经济的强烈反差,生动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深刻道理。
2019年1月14日,记者应邀参与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组织的地方党刊“新氣象、新担当、新作为、新东北”联合采访活动,第一站就是冰城哈尔滨;接下来又先后到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北大荒博物馆、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纪念馆等地参观,亲眼见证了黑龙江省打好“冰雪牌”、做好“生态文章”的巨大成果,以及“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大国重器在龙江”等优势产业的新亮点,也看到了黑龙江省各行各业鼓足干劲谋振兴、力争上游促发展的奋斗底蕴。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1月15日,联合采访团走进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和冰雪大世界,体验了一把“化严寒为艺术、寄冰雪以热情”的文化盛会。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冰雪节,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冰雪为载体的地方性节庆活动。作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重要内容,冰雪大世界总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用冰量11万立方米,用雪量12万立方米,从时间和空间上,冰雪大世界都创造了人类智慧的奇迹。华灯初上的冰城,寒风更加凛冽,而冰雪大世界却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五彩的灯光令冰雕建筑充满童话般的浪漫色彩。本届冰雪节以“冰雪之冠上的明珠——哈尔滨”为主题,推出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时尚、冰雪经贸、冰雪体育5大类百余项活动。同时迎合市场需求,加强群众参与性,提升产品创新性,紧密结合文旅融合大趋势,推出冰雪景观、冰雪运动赛事、冰雪娱乐体验活动、学生冰雪游、冰雪文化艺术、冰雪温泉和冰雪民俗等丰富产品。冰雪大世界园区内除了2000余个冰雪景观,互动娱乐项目更是多达30余处,串联出一幅“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的壮美景观。
据介绍,入冬以来,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不断刷新纪录:外省银行卡交易、手机漫游用户、机场吞吐量频创新高,哈尔滨市内酒店爆满……通过深度改造升级,哈尔滨进一步突出了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雕博览会、冰灯游园会等“老字号”冰雪品牌高端化,哈尔滨将众多的冬季旅游资源整合,成为世界冰雪名城和中国冬季旅游最热点城市,引来世界各地游客和投资者关注的目光,带动了住宿、餐饮、交通、商业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璀璨夺目的奇观美景,优质的周边配套服务,蓬勃发展的生态旅游产业以及热情好客的东北人是黑龙江发展的宝贵财富。
永不磨灭的铁人精神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这些铿锵有力的豪迈话语,已经在华夏大地上回响几十年,至今依然生动震撼,令人热血沸腾。说这话的,就是有“铁人”之称的王进喜。
1月16日,联合采访团走进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这是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汇集了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的英雄业绩和大庆人几十年来学习铁人精神的情况。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庆油田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大庆石油人顽强拼搏,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曾连续27年原油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大庆不仅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而且形成了一套自主研发、系统配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勘探开发配套技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实现了快速发展,已有300多支队伍进入2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钻探业务进入了美国、印尼、委内瑞拉、埃及、苏丹等国际市场,先后承揽和参与了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沪宁高速公路、大连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20多项国家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石油装备制造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在新时代振兴东北的今天,更加需要铁人精神,铁人王进喜的那种“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以及大庆人“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工作作风,必将成为新时代大东北战胜困难,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北大荒的沧桑巨变
北大荒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几代垦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热血、青春和汗水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今天,黑龙江垦区有耕地面积4300多万亩,粮食商品量超过4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北大荒博物馆展厅的一个玻璃柜里,一个瓷碗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据讲解员介绍,这个看似普通的瓷碗,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三江平原腹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习近平总书记一边说着,一边用双手捧起当地生产的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令在场的建三江人精神振奋,备受鼓舞,誓言一定担负起共和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任。
今天的北大荒,不仅是“中华大粮仓”,而且现代农业技术突飞猛进发展,垦区的农机设备均是世界上最先进、最顶级的。
走出北大荒博物馆的一瞬间,记者突然明白了此行的另一层意义:只有在这个季节,在你从头到脚全副武装依然瑟瑟发抖,才能体会零下三十几摄氏度严寒的滋味,也才会理解北大荒的开拓者和那54万名知青的悲壮与辉煌!
我们坚信,有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些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作为强大引擎,这块曾经屡创奇迹的黑土地一定会再创辉煌,尽早实现新时代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原载河北《共产党员》杂志2019年3月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