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资源在思政课中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2019-06-11李作芳殷石龙

知识文库 2019年8期
关键词:理论课网络资源思政

李作芳 殷石龙

网络的广泛运用给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不可缺少的途径。所以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引进网络资源势在必行。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思政课中“引进来”的网络资源可以包括:网络语言、音频、网络热点、网络平台等。但是,面对挑战,思政课也必须从网络资源中灵活主动地“走出去”,其基本原则包括:时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鉴别性原则和辩证法原则。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普及和运用,网络对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一方面网络具有便捷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深受大学生欢迎,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也给大学生的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趋利避害,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学会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占领网络教育的阵地,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本文中的“引进来”即指灵活巧妙地运用网络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服务,“走出去”是指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有鉴别有选择,切忌“全盘网络化”。

1 网络资源在思政课中“引进来”的必要性

1.1 落实新要求的有效手段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坚持增强获得感,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思政课教学不能只有看起来“高高在上”的政治理论,还应该接地气富有人情味。教师首先得了解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困惑,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切实帮助他们走出迷茫与困境,这就需要发挥网络的优势,借助网络中的鲜活素材、经典案例等网络资源“对症下药”,使学生在增长见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内心得到满足和升华。

1.2 适应新时代学生实际的需要

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8.02亿,智能手机的大量使用,使几乎所有大学生都已成为网民。所以早在2004 年 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 号) 就明确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今年8月,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出台的方案中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因此,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无人不网”“ 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实际,思政课教师应该充分全面地了解网络这个新阵地,掌握辨别网络资源的技巧与原则,懂得运用富有时代气息的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1.3 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这一文件中强调,要更加重视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有针对性,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教师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尽可能与学生在同一频道,善于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资源来为教学服务。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虽几经修改,但其内容与现实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常常出现无法回答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尴尬。要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如运用鲜活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案例来阐释相关的理论,增进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合理运用网络资源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便捷有效,大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从而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质量。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现实――掌握网络信息前沿,找到理论与现实的契合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课堂,贴近生活,面向社会。这是思政课落实新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2 网络资源“引进来”的具体内容

网络资源丰富,而且内容新颖更新速度快,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思政课教师应该把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内容“引进来”。当然,网络资源包罗万象,如网络语言、音频、图片、热点、平台等等,仅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常用的资源有几下几种。

2.1 网络语言、音频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纯属理论课程,不少学生认为不实用,往往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加上课程内容本身有炒冷饭之嫌,而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又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因此,为了让思想政治理论进学生的大脑,教师應注意尽量把抽象、深奥的理论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网络语言就具备新潮、简便等特性,在大学生群体普遍受欢迎。如讲到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时就可用网络语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讲到“爱情的本质”时可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好基友”算不算爱情,“屌丝与女神”之间有没有真爱?如何看待全民男神——都教授?选用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络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程的相关知识点。也可选用一些宣扬正能量的与课程内容契合度较高的音频资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很好地阐释课程的理论知识。如讲到“爱国主义”,引用哈佛女孩许吉如演说家的演讲 --少年强则国强,学生观看后感觉热血沸腾,爱国主义油然而生。

2.2 网络热点

传统的理论讲授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学生最感兴趣、最为关注的还是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教师授课时,不能只有枯燥的理论讲述,应多举一些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案例,这样学生才能听得进、听得懂。如讲到“道德与法律”时,可举例网络热点“老人摔倒到底该不该扶?”。因存在老人故意摔倒讹诈路人“碰磁”的现象,曾经一度引发网民广泛的讨论“老人摔倒到底该不该扶”?教师可作一定的分析:看见老人摔倒了,我们应该扶,这是尊老爱幼,涉及到一个人的道德问题。而“碰磁”则是违法的,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样的事例既是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大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同时紧扣教材知识点,可谓一举两得。

2.3 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思政课的教育作用不仅停留在现实社会也进一步延伸到网络这个虚拟世界,要形成线上与线下教育的合力,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可借助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学生社区网络平台,发布一些课程相关的最新观点或热点文章等;也可直接建立思政课微信公众号,如建立微信公众号“我们的思政课”,教师发布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热点文章和学生的作品,

要求学生关注学习。建成课程学习的网络平台,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3 “走出去”的基本原则

海量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利有弊。如果不加质疑不加批判不加选择地滥用,可能误入歧途甚至无力自拔。因此,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学会把网络资源“引进来”,还要从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走出去”。这就需要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思想,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树立主流价值观,并以此引导和教育学生。所以,网络资源在思政课中“走出去”需要遵行一定的原则。

3.1 时效性原则

网络具有及时性,网络信息资源更新换代快,填充了教材内容的空白部分。要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进入大学生头脑,必须要找到教材内容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所以在选用网络资源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前沿信息,选取典型案例,丰富教材内容,使之生活化、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和喜爱。如讲到“道德”时,选用最近的“ⅹⅹ年度最感动中国人物”相关视频或图片等资料,尽可能运用最新的资料,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3.2 针对性原则

网络信息量非常大,各种资源应有尽有。在选用网络资源时一定要有的放矢,在备教材时分析重点难点,选择与教材内容及大学生思想实际契合度较高且具有政治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资源,教师必须牢牢把握任何资源的选取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宗旨。如讲到人生价值,北大女生刘媛媛的演讲“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引人深思;讲到“职业”,引用本校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成功创业的案例,如“西柚”和“掌上花梨”等,学生听后大受鼓舞。运用同为大学生尤其是发生在周围的同龄人的例子,学生更能感同身受,得到启发。

3.3 鉴别性原则

网络信息资源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如近年来兴起的各种“网红”、“抖音”等,是非曲直难辨。有些网页或视频等為了吸引眼球,出奇制胜,夸夸其谈甚至胡编乱造,害人不浅。教师在选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学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使那些消极的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东西“请出去”,并引导学生学会辨明是非,接收信息时能主动过滤,而非全盘吸收。如针对网络上辱骂先烈邱少云的言论,教师可运用今年4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给予正确引导。

3.4 辩证法原则

在运用大量的网络资源时,一定要注意辩证法原则,即承认矛盾的存在但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网络的负面消息不可回避,在选取这些资源时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不可夸大其词,讲清楚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并强调党和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主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如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范冰冰偷税漏税”事件,既要告知学生中国社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也要引导学生注意到演艺圈也有不少正能量,如“周润发裸捐56亿”、“古天乐默默捐建爱心小学”等,切忌颠倒主次。

综上所述,对于网络资源的运用不仅要学会“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高校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能忽视网络的独特作用和网络资源的运用,这也是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认识的有效途径。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改革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思政课学习模式研究”,粤教高函[2016]236号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猜你喜欢

理论课网络资源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基于网络资源的《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