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器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6-11聂佩佩
摘要: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文化交流高度频繁的今天,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本文就民族器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翔实的分析,从而促进民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民族器乐 小学音乐教学 应用研究
一、民族器乐课堂教学现状
尽管目前民族器乐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占比较低,但却有着厚积薄发的喷薄之势,当前的教学大纲主要以音乐审美为教育核心,力图以此来全面提升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质量。在实地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民族器乐的独特音质在音乐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加之近年来我国对民族文化不断重视,民族器乐融入基础教育课堂的举措也在我国各地开花。但受各地区自然环境迥异、语言基础参差不齐、民族风俗不同、教学资源不均以及管理政策差异的制约,各地区中小学在推进民族器乐进课堂的工作中的表现参差不齐,许多学者们也在就此课题进行不断地摸索和研究,试图探索出更加贴合我国教学实际的方法。
二、民族器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选择恰当的民族乐器结合课堂教学
尽管部分传统小乐器已经实现了进入课堂,但民族器乐在课堂的运用机会还较少。就拿我们熟知的一些民族乐器来说,古筝以琴声优美婉转著称,弹奏技巧也较容易掌握,是我国民族器乐的典型代表,但古筝的体积较大,在日常教学中存在携带、存储不便的缺陷;较之古筝的弊端,箫与二胡的体积较小,更利于携带和存储,但后者的演奏技巧较难把握,这不仅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也在学生兴趣的激发上抬高了门槛。鉴于此,想要落實好民族器乐进课堂的举措,就要求我们选择更为恰当的民族乐器进入课堂,并且要保证零基础的学生能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掌握其演奏技法,这无疑是又一个难题。像竹笛、葫芦丝等乐器,演奏技法较为简单、便于携带储存,更适合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目前有部分学校推行以竹笛、葫芦丝为主的音乐社团活动,在课余成立民族器乐社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学习进度划分,一二年级主抓民族器乐知识,三年级学习掌握民族器乐的基本技能,四五年级将社团基础同音乐课堂内容结合起来,如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推进传统器乐学习。
(二)培养学生对民族器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学生对传统器乐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实现传统器乐的课堂传承。但目前大多数学生对我国传统器乐的认识较为模糊,甚至同部分西洋乐器混为一谈。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较多,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没有专门的相关音乐课堂教材,加之教师的课本教学内容繁重,无法详尽讲解民族乐器的起源,从而导致学生对民族器乐的注意力不足,也就使得学生感受不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强化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了解自己肩负的传承使命与责任,在兴趣和责任感的双重驱动下,刻苦学习掌握民族器乐,更好地保证我国民族器乐在传承中的质效。
(三)丰富民族器乐课堂的教学配备
经过对辖区内中小学的多次走访调研,学校普遍存在民族器乐教学设备储备不足的现象,在设有课余民族器乐社团的学校中,学生大多已自己购买竹笛、葫芦丝等价格较低的传统小乐器。学校所配备的教学乐器中,除钢琴、鼓、铜管乐队等乐器外,并没有购买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这一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学生家长的经济能力有限,加之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培养的重视不够,使得目前我国民族器乐进课堂的举措实施不到位。
(四)定向培养专业器乐教师
在前期的调研中,大多学校都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思维的守旧、专业技能的欠缺上,若想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音乐需求,就要不断地深化以音乐审美为根本的音乐素质教育,不断地开拓学生的思维领域、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对此,我们也要不断地创造机会,为音乐教师搭建更多的交流深造平台,帮助他们吸收先进的教学方式理念,并巧妙地结合到本地区的教学语境之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民族乐器学习条件。
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绵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强化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课堂的应用,对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民族认同感、人生观有着深远的意义。当下的中小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因此,要不断地深化中小学生在传统音乐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站在先人的智慧上不断开发自身的潜能,以过硬的综合实力建设祖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敏敏.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2]侯潇潇.浅析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基金项目:本文为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族器乐在小学音乐社团中的应用性研究”结项论文(项目编号:QN2018024)。
(作者简介:聂佩佩,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