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管理工作坊研修实践与思考
2019-06-11李峰陈敏倩
李峰 陈敏倩
研究现状,组建学习共同体
通过观察、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调研新任业务园长的队伍发展情况及专业发展需求发现,46.9%的业务园长年龄在25~35岁之间,70%为本科及以上学历,40%的业务园长直接从教师转变为业务园长;新任业务园长对于“幼儿园观摩、跟岗学习、专题讲座、师带徒”四种形式的培训需求迫切,其中,65.6%的新任业务园长希望有更多机会到幼儿园观摩学习,56%的新任业务园长希望能够通过跟岗汲取经验,解决自身面对的实际问题。
年轻化、缺少实践经验、成长路径缺失使新任业务园长迫切希望通过观摩和跟岗来弥补经验的缺失。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需要,帮助新任业务园长适应岗位要求、缓解职业压力,2016年9月海淀区成立了10个保教管理工作坊。工作坊以优秀的市区级示范幼儿园业务园长为坊主,每个工作坊由10~12名不同学历、不同园所类型、任职未满三年的新任业务园长组成学习共同体。坊主相当于是新任业务园长们的实践导师,发挥幼儿园资源和自身经验丰富的优势,围绕研修主题模块带领新任业务园长开展指向问题解决的实践研修。
保教管理工作坊是“小团队”的学习共同体。“小团队”是为了更加细致地了解新任业务园长的差异化需求,实现精准调研和跟进指导。每学期初,坊主都要开展小组内的需求调研,在分析团队的共性问题和需求之后,带领坊员共同梳理经验,并指导实践应用。小团队的研修形式也十分多样灵活,包括现场观摩、跟进指导、经验分享、小组研讨、案例剖析、主题沙龙等。
建构模块,明确学习者发展目标
我们调研新任业务园长“在保教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了解他们在保教工作中的困难与需求。分析发现,其专业需求主要聚焦于“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深入班级指导与反馈、计划制订与实施、游戏组织与指导、课程管理与指导、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在尊重和满足园长培训需求的同时,作为区级教师研修部门,还需要贯彻和落实国家对园长的专业要求,体现引领和发展需求。《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从国家层面确立了园长的专业能力框架,也为如何从实践层面提升园长专业能力提供了依据。
在培训中,我们将个体需求和社会要求相结合,为新任业务园长们设计了为期3年的研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深入班级指导与反馈、课程的管理与指导、科学实施保教管理”四个模块。希望通过系列主题课程帮助新任业务园长更科学地领导保育教育,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任务驱动,调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
新任业务园长的工作坊研修课程,秉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以促进学习者积极学习为落脚点。学习者中心原理提出,学习者应通过任务驱动进行做中学,充分利用脚手架,通过合作交流实现同伴互助。适宜的任务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是确保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在研修之前设定什么样的任务,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内容,与研修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一个模块主题下,从新任业务园长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他们聚焦问题,形成各坊的研修任务。同时,强调一定是“微任务”,就是问题要小,小切口,重实效。“微任务”让学习者在安全感与效能感中前行,真正推动理念到实践的转化。例如,在“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这个主题下,各工作坊都提出了“微任务”,包括如何制订教研计划、如何确立教研专题、如何制订教研活动方案、如何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在教研活动中如何运用游戏策略、如何针对新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如何整理教研活动相关资料等。
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真实情境应是研修的主要阵地,是促进交流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各坊的研修开展过程中,我们鼓励坊员开放自己的实践现场,将真实的任务情境作为研修案例,在坊主的引领下观摩实践、现场研讨、梳理反思。例如,一位新任业务园长尝试运用辩论赛的形式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她开放了一次辩论式教研的现场。教研后,坊主带领大家针对此次活动展开研讨,并达成共识:辩论式教研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辩论的形式可能只适合在教研的某一个环节中使用;业务管理者应当把握好辩论的节奏,同时体现管理者的专业引领,使得教师能够澄清一些困惑,明晰一些观点,获得有益于实践改进的具体策略或方向。
任务驱动、基于真实情境的研修,充分调动了新任业务园长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不仅仅是汲取知识的主体,更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提交自己的困惑和难点,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破解难题,每一位坊员都成为了学习成果的贡献者和输出者。
资源丰富,微课程支持个性化学习
为了满足新任业务园长不同发展水平的需求,我们通过“保教管理关键问题的微课程”实现业务园长的可选择、多维度、立体化学习,实现课程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
“保教管理关键问题的微课程”是依托保教管理工作坊梳理的研修成果,每一个主题模块下,10个工作坊研修的任务内容各不相同,任务完成后,各坊梳理加工本坊的研修成果,形成微课程,成为其他坊员的学习资源。工作坊成员们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建设研修课程的过程,共同梳理的经验和案例又不断丰富课程,大家都是微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和应用者。
“保教管理关键问题微课程”分为“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深入班级指导与反馈、课程的管理与指导、科学实施保教管理”4个主题,每个主题下有30~40节微课程,梳理了这一主题下业务园长们在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并通过专家和教研员的分析诊断,形成聚焦能力发展的关键问题。每节微课由坊主或坊员作为主讲人,针对一个关键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和指导,探寻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分享保教管理案例,呈现具体实操过程,引发业务园长在自主学习和反思中提升专业能力。基于实践经验分享和案例分析的系列微课程,内容丰富多元、有层次性,切实帮助不同发展需要的新任业务园长尽快适应岗位要求,科学有效地开展日常保教管理工作。
文化建设,关怀学习者发展需要
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研修不仅仅是知识、经验的传递,更是对新任业务园长专业生命的真切关怀,应当致力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他们的专业自尊和自我实现。因此,我们将人文关怀贯穿始终,注重建设尊重、共享、自主的研修文化,鼓励大家在团队中相互理解、接纳、包容。
工作坊的坊主会通过各种方式凝聚团队,让每位坊员之间的联结更加紧密,感受到安全和温暖,更愿意投入到工作坊的研修活动之中。比如,研修环境的布置,漂亮的桌布和桌子上的花束让学员心情放松;研修活动之前的小沙龙,说出自己的烦恼,彼此支招,缓解了焦虑;坊员之间互赠的小礼物,如印着集体合影的笔记本,礼物很小却饱含情谊;坊主对坊员、坊员之间在研修时间外的个别化帮助,使彼此找到组织和同盟……建立保教管理工作坊,既是对新任业务园长专业的支持与引领,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伙伴式”的发展共同体。坊内的每一名业务园长在研修过程中不断增进沟通与理解,在实践中持续交流,最终建立了持久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伴随着研修活动而形成,但并没有因为研修结束而终止……我们的研修从满足需求开始,在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梳理经验、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者受到尊重、得到认同,在团队中获得成长的力量和勇气,进而不断产生新的需要,最终实现持续自主的学习。
经过两年多的研修实践,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坊深受新任业务园长的认可和喜爱,资深业务园长的专业引领、能学以致用的研修內容、丰富的研修课程资源、温暖的学习共同体、自主的学习空间,使这些年轻的业务园长更加勇敢坚强、勇于尝试、乐于沟通,并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业务园长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保证了学前教育质量,为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支持。这些都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坊研修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