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2019-06-11王静

知识文库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哲学大众

王静

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够发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中国社会进步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蕴藏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且使其成为自身强大的精神武器,为中国社会建设而奋斗。在当代社会环境中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必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1 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大众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道主义与科学理性的融合,将理论中隐藏的力量通过政治、经济、社会,表现为对社会群众生活的改造优化,这同时也是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贯彻。理论服务于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最为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宗旨是让人民掌握改造世界的工具,以马克思足以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能够做到一切为人民服务。所以,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大众的理念,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实现其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牵涉到社会进步与群众利益等众多无法避免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就必须要在推动社会发展、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对新问题,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学用相长。只有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大众的理念,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当前的社会实践,经过国家意志的转化成为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举措,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够真正实现大众化。

2 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宣传路径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宣传路径的选择与使用十分关键。在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大众的宗旨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通过传统课堂教育、新媒体媒介来进行宣传。 第一,传统课堂教育。教育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传统课堂教育在教育形式、教育时间、教育内容上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状来看,在传统课堂教育中对其进行宣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课堂教育需要融入学生的角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需要融入学生角度,这是由于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够接受并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在传统教育课堂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需要考虑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应对生活、学习问题的场景以及具体的心理状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对学生来说不单只是工具性的理论知识,更加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自我价值观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过程中不能够仅仅以授业的角度开展,而是要融入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育内容要融合学生的實际生活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只是表面的理论知识,更加是学生面对多元化社会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理念与思想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课堂教育需要结合当前我国多元化的社会问题、总结社会经验、阐释社会现象,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真正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源自于生活,也可以成为面对生活的知识理论体系。

第二, 互联网与新媒体传播。在面对媒体技术变革所引起的传播媒介创新的现象,社会各个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应保持警惕与重视。媒体技术的变革创新从表面上来看仅仅只是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但从起最终形成的后果来看是社会方式的改变。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得生产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传播技术改变了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社会工作方式。面对这一形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主动靠近、利用互联网技术所引发的社会生活变革契机,借此进入新出现的社会生活方式中,以满足人们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需求。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实现大众化的关键就是要利用信息传播媒介与载体。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与新媒体平台,构建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色的传播与社交平台,利用当前的社交语言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利用基于新媒体技术下的思维模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核心融入到新的思维模式中,通过新媒体载体融入到社会个体的生活、工作中,配合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文化形式,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吸引力,形成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良好的社会氛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相融合,造就满足群众需求、关注群众关切的新特质。在当代社会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大众的理念,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宣传路径,以传统课堂教育、互联网与新媒体传播的形式让人民群众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有力武器。

(作者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

猜你喜欢

大众化哲学大众
大众偶像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