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现代学徒制研究述评
2019-06-11陈晓勇王谦
陈晓勇 王谦
摘 要: 综合运用知识图谱法和文献研究法,对国内现代学徒制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体系已基本完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形成了五大研究热点,但也存在着本土化理论创新成果不多、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脱节、研究视角较窄、研究团队分散等不足之处。未来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应沿着深化研究层次、注重反思研究、转变研究视角、培育研究团体的方向前行。“工学交替”“专业教学标准”“资格框架”“高技能人才”“市场化”等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 述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9)01-0001-06
梳理相关文献可知,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综述的文献不多,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内外现代学徒制文献研究综述》[1]和《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2]。前者采用文献研究法概述了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研究现状,归纳了七个主要研究主题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后者则综合运用文献法和知识图谱法对相关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并绘制出多张知识图谱,从而揭示出近年来我国学徒制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与趋势。显然,前者的研究结论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不能准确地反映研究成果现状。而后者对研究趋势的分析过于含糊且未对后续研究提供相应的对策或建议,不免有点遗憾。为此,本研究尝试以历年的大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知识图谱法和文献研究法来描述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的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研究的不足。
一、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采用知识图谱法和文献研究法。先用知识图谱法对来源于中国知网的期刊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再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筛选出的重要期刊文献进行二次研读,得出研究结论。知识图谱法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主要是得到研究结果的总体情况;另一为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得到研究热点与趋势。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核心期刊与CSSCI来源期刊文献作为研究样本。首先,以篇名且关键词均为“现代学徒制”,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和“CSSCI”作为检索条件进行检索,得到文献470篇(检索日期为2018年4月30日)。然后,剔除无关键词、无作者等无效文献,得到文献427篇并将其作为知识图谱法的分析对象。
二、数据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中国知网上,运用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所选取的427篇文献进行分析,可分别得到总体趋势分析图、文献互引网络分析图、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图等多项分析结果。
图1为前200篇论文的文献互引网络分析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文献被引用的频率,圆圈位置及其连线反映了作者间的合作情况。综合427篇论文的分析结果可知,重要的被引用著作有石伟平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徐国庆的《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等。排名最前的被引用学术论文作者分别为关晶、赵志群、胡秀锦、张启富、吴建设等。显然,本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主要是石伟平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徐国庆的“岗位职业能力课程开发理论”。学者们是在比较、分析国外现代学徒制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理论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则是较重要的研究团体,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
作者合作網络分析图的节点非常分散,显示群体很多,但基本上两三人即构成一个研究团体。稍大点的网络有徐国庆、石伟平、关晶等。研究队伍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以石伟平、徐国庆、赵志群、关晶等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派,他们关注理论框架的构建以及实践方向的引导等宏观问题;另一部分则是以欧阳忠明、赵鹏飞、潘建峰等为代表的一线实践派,他们不断地探索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途径与策略。后者的发文数量较多,是我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研究队伍。
(二)研究热点分析
一般来说,词频和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应是一段时间内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即学科研究领域的热点所在[3]。而聚类是指相关度较高的主题在某段时间内的集合[2]。每一个聚类可以看作一个关系紧密的相对独立研究区域,以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焦点。为此,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探寻其研究热点。
将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中,设定所分析的时间区间为2003—2018年,时区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为“关键词”,其他取默认值。随后运行软件并得到分析结果。
图2为关键词共现图谱。高频关键词显示在图形中心部位,依次为“现代学徒制”(已隐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等(参见表1),它们代表了主要的研究方向。外围的低频关键词则展示了新的或突变的研究区域,如“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资格框架”“职业教育制度”等。
图3为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图中显示出软件所分析出的七个聚类(注:原图以7种颜色区分)。七个聚类中,“学徒制”泛指拟构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路径”是指构建学徒制的途径,“困境”则是指在试点学徒制时所遇到的困难。这三个聚类均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构建相关。“德国”反映了德国、英国等国家的现代学徒制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重要影响。“职业院校”和“大型企业”分别代表校企双方,属于研究对象或研究视角。而“职业教育”是指职业教育体系,属于研究领域。
表1为高中心度(大于0.02)和高频次关键词的统计数据。将图3和表1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国内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热点主要与“路径”“困境”“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策”“校企合作”“企业”“专业教学标准”“制度建设”“高职教育”等十大关键词相关。于是,以这十大关键词为检索词重新筛选文献,得到重要文献175篇。在对它们进行二次研读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图谱的分析结果,笔者确定了五大研究热点。限于篇幅,本文仅简单综述各热点的研究内容。
1. 西方现代学徒制的借鉴研究。此热点的代表关键词有“德国”“英国”“学徒制”“启示”等。国内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是从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开始的。学者们在综合分析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现代学徒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了对我国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启示并给出了多项建议。建议内容涉及制度建设、治理理念与治理体系、项目实施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估办法等多个方面。但这些建议仅是从国外的发展经验中总结、提炼而来,缺乏与中国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其可行性有待验证。
2.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理论研究。此热点的代表关键词有“建构”“现代性”“校企合作”“结构功能主义”等。该热点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所研究内容涵盖了基本理论的方方面面,既有对内涵及特征、对象及意义、制度体系的设计与构建、路径选择、实施策略等宏观问题的分析,也有对智慧平台、师徒关系、招生模式、现代学徒制的适用对象、专业课程教学标准等中微观内容的探讨。
3. 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此热点的代表关键词有“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标准”“企业师傅”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等是此类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目前,国内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以高职院校为牵头单位进行的,因此,相关的研究成果均带有鲜明的高职院校特点。学者们在分析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不足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如“职业梯”人才培养模式[4],“名人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5]等。当然,这些成果都来自于现代学徒制实验班实践经验的总结,因而其结论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 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此热点的代表关键词有“困境”“对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等。伴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种困难或问题诸如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学生参与热情不够等也显露出来[6]。为此,学者们对试点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他们在分析了试点背景、试点内容、运行模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探讨了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5. 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实践的研究。此热点的代表关键词有“大型企业”“成本”“收益”“利益相关者”等。与公益性的学校不同,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利润或收益是影响其行为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者们从成本、收益、利益相关者等角度探讨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实践的意义与途径,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只是大多数研究均是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展开,鲜有从企业角度切入的,而以企业牵头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的成果也未见报道。显然,这些成果还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实践的现状。
(三)研究趋势分析
突变词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出现较多或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根据突变词的词频变化可以判断研究领域的前沿与趋势[7]。而按时间的推移来分析聚类的演变也可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因此,本文综合利用关键词的突变分析和聚类时间线分析来确定研究趋势。
在CiteSpace软件中,设定连续3年突变为关键词的筛选条件,得到如图4所示的关键词突现率。17个突变词中,“结构功能主义”和“产教融合”是两个持续出现的关键词。而“工学交替”“资格框架”等八个关键词则出现于2014或2015年并一直持续到今,它们代表着近期的研究热点。
图5为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图中各关键词间的弧形连线显示了其相互间的演变关系。自2008年出现“现代学徒制”后,该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就在不断地丰富与演变,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延伸与拓展,至2018年形成了七个聚类。2014年起,本领域的突变关键词显著增多,显示相关研究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据此,我们把该研究领域的演进过程划分为以下两大阶段。
1. 域外理论借鉴与初步实践阶段(2003年—2014年)。最初的研究成果出现于2003年,仅是少量域外经验的介绍。2008年,以翟海魂、孙晓燕为代表的学者们首次明确提出了要建设中国的现代学徒制,由此开始了国内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学者们在比较分析国外现代学徒制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构建起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框架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试点。至2014年,已初步完成了国外理论的借鉴和本土化实践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2. 本土化实践探索与理论构建阶段(2014年至今)。2014年,在教育部的统一安排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全国全面推开,至今已启动了三轮。相应地,本领域的研究也进入到本土化实践探索与理论构建阶段,产生了非常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而这些研究成果又反过来指导试点工作不断深入、前行。可见,本领域的研究是从以理论研究为中心逐步演变到以实践研究为中心,再到试点研究和理论研究并重的阶段,逐步使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深度融合。可以肯定,在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持續交汇循环、螺旋上升之中,我国的现代学徒制研究将不断趋于成熟。显然,本领域的最终研究目标应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这也是本领域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而图4的突变关键词和图2中的外围关键词则预示了未来的研究热点。梳理可知,未来的研究热点应包含以下内容:以“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等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专业教学标准”“资格框架”等为代表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以“工匠精神”“高技能人才”等为代表的人才质量内涵的拓展与提升研究;以“市场化”“双主体育人”等为代表的校企衔接平台或合作平台的构建研究。
(四)研究现状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学徒制领域的研究体系已基本完善。产生了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主要研究团体的研究队伍。在国际经验借鉴、基本理论研究、试点实践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前文所述的五大研究热点。但也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1. 研究内容方面。现有成果多为国外经验的借鉴和试点经验的总结,本土理论的创新成果较少,尚未完全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此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现代学徒制试点成功的实践经验很多,但缺少理论层面的提炼和总结,未能进行有效的推广与应用。
2. 研究视角方面。现有成果的研究视角主要为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或企业,鲜有从学生(家长)或行业的角度展开研究。现有成果过分注重学校与企业的双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对学徒制培养效果的重要影响,因而不利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构建。此外,行业在学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与鉴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 研究方法方面。现有成果中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维或反思性思维,很少对现代学徒制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试点过程中的实施途径进行反思或质疑。试点过程中,我们遭遇了許多困难,这说明现有的理论体系或操作方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我们应该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反思,以寻求研究成果的创新或突破。
4. 研究队伍方面。研究团体分散,相互间的合作较少,远未形成高效的合作网络。学术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无法充分发挥不同背景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优势,导致现有研究成果的碎片化特点,鲜有影响力显著的研究成果出现。
四、研究展望
伴随着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全国的持续、深入开展,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工作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未来,我们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研究层次
应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适时推出深层次的专题研究,以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形成突破。应重点关注以下研究内容:如何构建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以探寻更具中国特征的现代学徒制理论;如何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交互融合,特别是加强对试点成功经验的理论提炼;如何将研究领域从高职院校扩大到整个职业教育范围;如何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国家职业资格体系;如何构建有效的校企衔接平台,等等。
(二)注重反思研究
应对现代学徒制的本质特征界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目标、现代学徒制的适用场合、就业市场与人才市场对现代学徒制的综合影响等方面问题进行反思研究,以突破现有理论框架,进一步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理论。
(三)转变研究视角
应适度从学生(家长)、行业等视角去展开研究,特别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如何合理实施现代学徒制。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学生高效就业才是衡量学徒制成功的根本指标。应提倡学生本位,树立一切工作均服务于学生的理念,重视人才质量内涵的拓展与提升研究。
(四)培育研究团体
应加强现有研究团体间的学术合作,提高学术资源的整合能力。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利用现有科研资源,通过搭建平台、组建综合性研究团体、实施重大研究课题等方法加强研究团队间的合作,尤其是要加强理论队伍与实践队伍的融合,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含量。
参考文献:
[1] 王海林,卢小慧,韩秀景. 国内外现代学徒制文献研究综述[J]. 教育与职业,2017(11):34-39.
[2] 黄露,朱海洋,宋立丹. 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6.
[3] 杨海燕.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基于CSSCI数据库2004-2014年收录文献关键词共现的计量和可视化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15(4):46-56.
[4] 刘彦华,杜建根.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94-96.
[5] 王一如,莫新平. “名人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5(9):140-142.
[6] 汪锋.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从试点到推广的桎梏与突破[J]. 职教论坛,2017(13):73-76.
[7] 王娟,陈世超,王林丽,等. 基于CiteSpace的教育大数据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6(2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