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公义的“知恩不报”是操守
2019-06-11唐宝民
唐宝民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两个和举荐人才有关的故事,读来颇能带给人一些思索:
东汉有个叫张陵的人,很有才学,河南尹梁不疑很赏识他,就荐举他为孝廉,张陵由此进入仕途,后来被提拔到朝廷任尚书一职。梁不疑是大将军梁冀的弟弟,梁冀权倾朝野、飞扬跋扈。有一年春天,群臣朝见桓帝,梁冀竟然带宝剑进入宫中,其他人都不敢知声,唯有张陵厉声斥责梁冀,让他退出,并命令虎贲和羽林卫士,夺下他所佩带的宝剑。梁冀跪下向张陵认错,张陵没有答应,立即向桓帝上书弹劾梁冀,请求将他交给廷尉治罪。桓帝下诏,罚梁冀一年的俸禄赎罪。梁不疑得知此事后,怨恨张陵忘恩负义,对张陵说:“过去荐举你,今天正好来惩罚我们梁家自己!”张陵回答说:“您不认为我没有才能,错误地将我提拔任用,我今天伸张朝廷法度,以报答您的私恩!”梁不疑听罢,面有愧色。
东汉还有个叫左雄的人,担任尚书令一职。朝廷要选任一名尚书,左雄就推荐冀州刺史周举。后来,左雄又担任司隶校尉一职,他又向朝廷推荐前任冀州刺史冯直,称冯直“有将帅之才”。但这个冯直有些贪婪,曾经犯过贪污罪,周举见左雄保举冯直,便就此弹劾左雄。左雄有些生气,找到周举说:“圣旨让我推荐武猛的人才,不是让我推荐品行清白高洁的人才。”周举说:“圣旨是让你推荐武猛的人才,但也没有教你推荐犯有贪污罪的人。”左雄又说:“我推荐了您,反受您的打击,恰恰是自作自受。”周举回答说:“过去,赵宣子任用韩厥为司马,韩厥却用军法将赵宣子的奴仆杀掉,赵宣子对各位大夫说:‘你们应该向我祝贺,我推荐韩厥,他果然尽忠职守。而今,承蒙您不嫌弃我没有才能,而误将我推荐到朝廷,所以,我不敢迎合您,讓您蒙羞。可是,想不到您的看法和赵宣子完全不一样。”左雄听后大为高兴,向周举道歉说:“我曾经做过冯直父亲的部属,又和冯直是好朋友。如今你因此而弹劾我,正是我的过错。”
知恩图报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张陵和周举,都是经他人推荐之后在仕途上发展起来的,但张陵和周举二人,却“知恩不报”,依照传统说法,这就是恩将仇报,属于大逆不道了。然而事实上,他们的“知恩不报”,非但没有受到人们的指责,反而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原因何在呢?因为他们的报恩是有原则的。在他们的理念中,私恩和公义是两回事,二者不能混淆。报答私恩,但不能违背公义,以牺牲公义的方式去报答私恩,在他们看来,无疑是一种可耻行为。为了维护公义,他们宁肯背负“忘恩负义”的恶名,因此,他们的“知恩不报”,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操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