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19-06-11卢锦育

中学理科园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造力物理教学思维

卢锦育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造力;思维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性工作”。物理这一门课程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才能为国家科研事业储备后起力量。因此,本文探究了一些方式方法,期望在物理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水平之效。

1  关于物理教师的定位

老师首先是传道者的角色,授业解惑,将书本知识繁难点通过加工改造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涵,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如今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还是以教师主导为主,这样虽然有利于大面积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结协作能力,但是,这样的教学体系无法一一了解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的思维能力[ 1 ]。而物理学科的教学绝不能仅仅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掌握基本技能,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习,而非只依赖老师和书本知识。老师应采用更具启发性教学原则[ 1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开拓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好地在创造力方面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2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物理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探究问题。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多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何谓直觉思维呢?它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 2 ]。学生正处于脑力急速发展的阶段,感觉敏锐,记忆力好,想象极其活跃,我们教师更应把握住这一特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对物理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参与课堂、不断培养学生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演示实验,倡导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何谓创造性思维呢?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牛顿研究苹果为什么落下,创立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现象是普遍性的,而结论是独创性的,这就是创造。创新性思维还是一种开发的、灵活多变的思维,极具敏感性,具有及时把握住新颖概念的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教育学概论》中提到,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准备阶段:指在创造性思维形成之前,对问题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累积。此时教师应注重物理概念和逻辑的推导,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思维体系。并且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观察世界,进行创造性思维。如:在讲热量时,有些同学概念不清,认为“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少”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所学的热量概念没有建立起来,而且受到原有知识水平的思维定势限制所致。 第二,酝酿阶段:是对前一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资料和事实进行消化吸收,教师应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态和多种思维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和方案。如: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解,或同题变式,交错练习等途径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在测固体密度测量的实验中,除了可用天平和量筒等加以测量。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自选器材,尝试其它方法来求固体的密度。①利用弹簧测力计与量筒等辅助器材求密度 ②利用天平和量筒等辅助器材求密度 ③利用刻度尺、绳子、天平等辅助器材求圆柱铁件或圆柱木块的密度 ④让木块漂浮,利用量筒等辅助器材求密度 ⑤利用弹簧秤、圆柱铁件、烧杯等辅助器材。第三,豁然阶段:指经过潜伏性的酝酿期之后,具有创造性的新观念可能突然出现,豁然开朗。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可能就会自然而然地轻松过关。如:阿基米德检测古希腊国王皇冠的故事,阿基米德苦思冥想,把所有想到的办法,都作了尝试,然而仍不能揭开王冠的秘密。他忘记了饮食、睡眠,忘记了洗澡、治病,痴痴迷迷,连梦中都叨念着:“王冠……国王……首饰匠……银子……金子……”几个星期以后,阿基米德蓬头垢面,妻子把他赶进了浴室里,才得以顿悟……第四,验证阶段:指思路豁然贯通以后,灵感产生的新观念不一定是正确的,所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构想和方案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论证和试验,验证其可行性 [ 2 ] 。如: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密勒“地心说”就是一个残酷的验证过程。因此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尝试成功的喜悦。这四个阶段老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可以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努力开展课外动手实践

现在普遍的教学模式有个严重缺陷:教学理论与实践容易脱节,不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物理教师应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物理课外活动它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增补,也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作为物理教师如果能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的浓厚兴趣。例如,在光学课程上,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户外,拿着各种棱镜借助太阳光,观察许多光学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光学知识深不可测。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外自制小器材,如设计电路、自制自动控制装置、自制照相机等,做到将物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课外动手实践能不断地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除知识传授之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每位物理老师应重点考虑的课题。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归根结底,在物理教学中所蕴含的创造性是无限的,教师要精益求精去设计能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情景”,要善于挖掘学生创造力的亮点,细细琢磨,细细品味,不断诱导学生的求新、求异意识。只有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在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参与,才能把创造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作为物理教师应设计好每一教学环节,通过各个物理问题的提出、探索、解决,引导学生多动脑思考,发表见解,讨论质疑,从而有效塑造学生创造性的优良品质,这正是物理教师的最终追求。

参考文献:

[1]柳海民.教育学概论[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5:136-24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2:2-4.

[3]白学军 .心理学概论[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5:167-168.

猜你喜欢

创造力物理教学思维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