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19-06-11李琳琛
李琳琛
民办高校二级院校中的教务管理是高级院校教学管理工作部门和基层教学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其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协调和处理各个教学部分关系的作用。故而,对于高校来说,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异常重要。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对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进行详细探究,以此提升我国民办高校二级院校的教务管理工作水平。
教务管理工作是管理与教学工作的重要枢纽,其既能够管理教学,同时还能够服务于教学。教务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部分,教务管理工作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而对于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来说,随着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的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开设课程种类的增多,以及学生素质的差异化严重,使得民办高校二级院校的教务管理工作要求提升。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水平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
1 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特点
1.1 工作运作过程灵活性强
对于民办高校二级院校来说,民办二级院校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社会对于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来办学,而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体现出母校的办学特色,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资力量以及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等综合性因素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都会存在落后实际需求的现象,故而,民办高校二级院校必须要及时补充教学内容。因此,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務管理工作人员在实践教学、成绩考核以及毕业设计等工作中都要灵活多变,以此展现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1.2 改革创新完善性
民办高校二级学院在教务管理的工作制度制定过程中都会参照母体学校的制度,并且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因此,民办高校二级学院通常都会对教学文件进行全面修订。例如:在人才培养方面,民办高校二级学院会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强化英语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学习,更加重视职业技术的鉴定。另外,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可以顺利步入社会,民办高校二级院校还会增生一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故而,民办高校二级学院在教务管理在改革创新中还有着一定的完善性。
1.3 人才培养市场性
民办高校二级学院初期的教学规划、教学大纲等都会与母体学校相同,但是由于生源素质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会使得后期母体学校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二级学院。故而,对于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来说,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在制定教学规划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时会充分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因此,对于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来说,其在教务管理工作更是有着极高的人才培养市场性的特点。
2 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建议
2.1 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效的教务管理需要的是全体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为了能够切实提升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必要的。因此,首先要提升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加其服务意识。帮助教务管理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还要热衷于教育事业,热爱教务工作。其次,要提高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使得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充分掌握高等教育的相关管理知识,同时加强其先进教育思想的创新。最后,就是要让教务管理工作人员拥有高度的沟通能力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在当下现代化信息社会中,教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掌握各种办公软件使用技巧,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2.2 建立完善的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
建立完善的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是提升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民办高校二级学院需要根据科学的管理规律以及学生的综合特点来为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制定完善的教务管理岗位制度。其中,要明确各个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明确分工。另外,健全教务管理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度,因此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最大程度的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以此降低教学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升工作质量。
2.3 加强教务管理人才培养
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隶属于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领导,与学校中的其他工作部门不同的是,教务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多动手、动脑和跑腿,同时工作性质更加复杂和繁琐。因此,学校要加强教务管理人才培养。将教务管理工作编入到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系统中,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分配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另外,同时提供教务管理人员培训的机会,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进而提高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结论:通过本文论述可知,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有着工作运作过程灵活性强、改革创新完善性、人才培养市场性特点。随着我国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生源总数的增加以及教学科目多样化等,只有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加强教务管理人才培养,才能有效提升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