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拉祜族芦笙舞的艺术特性和价值体现
2019-06-11李泉伟
【摘要】风情醇厚、绚丽多彩的拉祜族芦笙舞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中生生不息,流传至今。芦笙舞在拉祜族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芦笙舞存在于拉祜族的日常生活、民俗习惯中,经过时间的洗礼,在岁月的磨砺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粗犷、豪迈是拉祜族芦笙舞的主要特点,这也充分展现出了拉祜族的风俗习惯以及精神面貌,芦笙舞是拉祜族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在拉祜族追求理想的生活状态、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及娱乐健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价值体现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拉祜族;民间舞蹈;艺术特性;价值体现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一、拉祜族芦笙舞的艺术特性
(一)拉祜族芦笙舞的祭祀性
拉祜族的生活习惯比较原始纯粹,其生活理念与现代社会相差甚远,所以,在拉祜族人民的世界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高度和谐的状态,拉祜族的生活习惯遵从大自然的规律,所以看起来比较原始,该民族认为人与自然的内在是一样的,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拉祜族人民尊重且敬畏自然,这种观念也在拉祜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拉祜族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用芦笙舞的形式展现了出来,所以,芦笙舞不是简单的民族舞蹈,虽然其动作看起来比较原始,但是其中却包含了拉祜族人民对自然的和谐理念。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拉祜族芦笙舞体现了生命的存在形式,拉祜族人将芦笙舞作为一种和自然沟通的舞蹈。因此,拉祜族人跳芦笙舞不完全是为了表演,而是将其中的文化元素、芦笙舞中的自然观念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说是舞蹈,其实更像是拉祜族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芦笙舞对拉祜族人来说意义深远,在拉祜族人的重要节日、仪式中,人们为了表达敬畏自然的情绪,就会在仪式上跳芦笙舞。《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民间口述文学,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牡帕密帕》中有一句:“说千来了说万来,打开葫芦人类来”,拉祜族先祖扎迪和娜迪是在葫芦里繁衍出来的,所以,拉祜族人认为是先祖扎迪和娜迪创造了人类。《牡帕密帕》是拉祜族特有的古调歌谣,由此可以看出,拉祜族是一个用舞蹈、歌谣传承民族文化的民族,芦笙舞对拉祜族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扎迪是厄雅的儿子,娜迪是莎雅的姑娘,扎迪是葫芦的儿子,娜迪是葫芦的姑娘”葫芦是拉祜族的吉祥物。“芦笙吹响跳起来,舒心的歌儿唱起来”。拉祜族男孩从七八岁就开始学吹芦笙,拉祜族离不开芦笙。拉祜族有一句民族谚语:“谷子黄,拉祜欢,山山岭岭芦笙狂”充分展现了丰收时节,拉祜族跳芦笙舞的盛况。拉祜族芦笙舞中祭祀舞的领舞者必须由比较老练、对传统芦笙舞掌握比较全面的成年男性担任,共有十套,其中开门舞“嘎祭”和收尾舞“嘎祭根”的动作基本步伐是一步一跺脚,身体重心向下,来模仿对创世天神“厄莎”的顶礼膜拜和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二)拉祜族芦笙舞的生活性
芦笙舞诞生于少数民族中,是拉祜族人精神风貌、生活习惯的体现,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精神价值。芦笙舞的辨识度极高,又能够让人感觉赏心悦目、朴实大方,是拉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芦笙舞诞生于拉祜族人民的生活中,也扎根在拉祜族人民的生活中,在歲月的洗礼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其中蕴含的文化、艺术元素也随时间的积累而不断丰富。芦笙舞真实地反映了拉祜族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拉祜族人的节日习俗。芦笙舞在岁月间不断成长,如今已经有了绚烂美丽的姿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拉祜族芦笙舞中有个部分称作“生活舞”,生活舞更直观地展现了拉祜族人的日常生活,体现了拉祜族的民族文化特色。拉祜族的生活舞可以说是拉祜族人生活的舞蹈化。拉祜族的生活舞不受年龄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自由发挥,所以在拉祜族中广为流传,生活舞蹈成为了拉祜族人表达生活的一种语言,承载了拉祜族特有的文化气息。但是生活舞绝非杂乱无章的舞蹈,其特征十分有趣、优美,有着拉祜族独特的魅力;共十四套,有《烧火舞》《支三角舞》《煮饭舞》《拌盐巴辣子舞》《吃饭舞》《抽烟喝茶舞》《摇娃娃舞》等,直接反映出拉祜族生活的真实缩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结晶。
(三)拉祜族芦笙舞的自娱性
拉祜族芦笙舞自娱性源于拉祜族人民的“本能冲动”和“自我表现”意识,将精神上的自由看作是核心价值,在舞者愉悦、观者快慰的交融中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拉祜族芦笙舞中的生产劳动舞是节日节庆及重大活动中必跳的一种舞蹈。据调查,生产劳动舞共分32套,其动作主要模仿生产过程中的基本动作,从找地、磨刀、钐地、摞杂草、犁地、到烧摞渣、撒谷子、割谷子再到打谷子、背谷子、谷子装仓等,反映了拉祜族先民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过程。芦笙舞中的曲调与舞蹈的动作相辅相成,其曲调随着舞蹈的变化而变化,曲调的节奏明朗轻快,通常速度适中。记得有一次笔者去拉祜族聚居区体验生活,在澜沧县糯福乡南段村龙竹棚老寨里,火红的篝火映红了山寨,拉祜族群众自行围成一圈在篝火旁边,吹起芦笙跳起节奏欢快的芦笙舞。其中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尽管饱经岁月沧桑,脊背已经弯曲,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热情的冲动,在一波一波的叫喊声中,在一板一拍的舞步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拉祜人民那种崇尚自由、热情奔放、自娱自乐的民族精神特质。
二、拉祜族芦笙舞的价值体现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在上文章中充分解析了拉祜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展现了拉祜族舞蹈特有的文化内涵,下文笔者对芦笙舞特有的价值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芦笙舞的价值层面
非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是芦笙舞的三个价值层面的体现。非物质的是指拉祜族芦笙舞从自然环境中来,舞蹈只受自然环境的限制,是因为拉祜族特有的民俗文化而诞生的文化形式,所以,拉祜族芦笙舞有着岁月的特征,主要以原始的舞蹈动作体现,其功能是文化特征的体现,因此,拉祜族芦笙舞是非物质的。
制度是指,拉祜族芦笙舞只会在特定的时间段,特点的事件中体现出其文化价值,在拉祜族的祭祀、庆典、节日中体现才能够展现芦笙舞特有的文化价值。举个例子,如果芦笙舞用作于舞台表演,那么,芦笙舞的文化价值必定是不完整的,只有在特定的事件中,才能展现其真正的风貌。
心理则是指芦笙舞是拉祜族人的内心信念、价值观念、信仰观念、文化观念的综合体现,芦笙舞充分展现了拉祜族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也是拉祜族这个民族本身的文化体现,而文化却不在动作本身,只存在于拉祜族人的思想、心理中。
(二)芦笙舞的价值核心
1.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随着社会发展才能够体现的一种价值,芦笙舞原本只能在拉祜族中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芦笙舞逐渐成为了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一部分,丰富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我国的精神文明资源。
2.历史价值
拉祜族的生活方式比较原始,在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也避免不了要和自然环境进行斗争。芦笙舞自然、粗犷的舞蹈风貌,充分展现出了拉祜族人在与自然斗争过程中的勇气,拉祜族的民族传统美德在芦笙舞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原始社会,拉祜族的祖先就用手舞足蹈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舞蹈几乎成为了拉祜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拉祜族的芦笙舞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沉淀,已经在拉祜族人民的生活中牢牢扎根,其舞蹈動作、舞曲旋律都反映了拉祜族的特色文化,文化蕴含的元素也非常丰富,包含拉祜族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土人情、道德伦理、民族审美等多个方面。总的来说,拉祜族的芦笙舞就是拉祜族社会文化、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因此,拉祜族芦笙舞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历史参考价值,能够通过舞蹈分析该民族的发展。
3.学术价值
从历史学术的角度上来看,拉祜族芦笙舞本身就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对于学术工作者来说,拉祜族芦笙舞就是一块活化石。学术工作者可以将拉祜族芦笙舞当做研究拉祜族的切入点,通过舞蹈追溯拉祜族的发展历史,了解该民族的文化特征以及历史风貌。因为拉祜族芦笙舞中渗透了拉祜族发展历程中的点点滴滴。从学术层面上来说,拉祜族芦笙舞几乎是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写照,能够有效帮助学术工作者对这个民族进行研究,所以,拉祜族芦笙舞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
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应该清楚,拉祜族芦笙舞无论是从历史角度、社会角度还是文化角度来看,其价值以及作用都是无限的。相较于拉祜族其它民间舞蹈,拉祜族芦笙舞能够充分反映拉祜族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生活观,能全面反映拉祜族人的生活状态,所以,听到著名电影《芦笙恋歌》主题曲《婚誓》时,你能感受到拉祜人民真情流露的质朴和纯洁;当拉祜人民跳起芦笙舞时,你能体会到拉祜祖先自强不息和团结向上的民族精神。拉祜族芦笙舞作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当中的一朵奇葩,还体现了拉祜族人对自然、生活的敬意,对生存价值的透彻理解。拉祜族芦笙舞不仅是文化的体现,也是拉祜族人生活的体现,直接反映了拉祜族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激。
参考文献:
[1]梁克生.政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拉祜族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2]陈琳琳.中国民族民间舞蹈[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11.
作者简介:李泉伟(1981-),男,拉祜族,澜沧县,中国党员,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学历,国家三级编导,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艺术,少数民族歌舞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