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乐器演奏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

2019-06-11商忠林

北方音乐 2019年2期
关键词:器乐兴趣小组乐器

商忠林

【摘要】器乐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将器乐演奏教学纳入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当中。实践证明器乐演奏教学是学校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学校美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关键字】器乐演奏;课堂教学;审美功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器乐演奏教学是表现为主、实践为先的教学活动,有别于知识性的学科教学,深受学生的喜爱。但器乐教学的专业性和技巧性非常强,往往需要老师正确的指导和学生刻苦的训练才能有效掌握。课堂器乐演奏是面向全体,“一对多”教学活动,又区别于专业化的学习,很多老师在如何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演奏技巧方面都存在众多的困惑。笔者在推进器乐演奏进课堂工作以来,这些问题触发了广泛的思考,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器乐演奏教学与欣赏、歌唱、创造等领域有机结合,实现核心素养协同发展。

新课程标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器乐演奏教学,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件或几件乐器的演奏技巧,而是为了通过演奏乐器,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乐器演奏教学是教育形式内部进行的协同教学,尽量减少单纯的技术练习,应该更多地聚焦课程的核心素养。在器乐学习过程中,达到提高学生视唱练耳水平,获得节奏感、韵律感、和声感等审美感知能力。如在八年级下册《樱花》教学中,我结合了本课特点,篇幅短小,节奏简单;有利于识谱练习、器乐演奏教学,引入16孔排箫的演奏练习。通过组织齐奏、为歌唱伴奏、师生合奏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识读乐谱能力和演唱水平,既克服在演唱教学中机械重复,挫伤学习积极性的行为,又达到了提升学科素养、艺术表现能力和促进文化背景的理解的目的。

二、乐器演奏技巧性、作品处理的有效性和实施的规律性有机结合,形成学生关键能力。

器乐演奏教学的基本技巧是如何运用各种指法规律、力量手型和气息的要求控制乐器的音色。教师应具体客观并遵循演奏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组织教学活动,尽量降低乐器演奏的技术难度,不过多的叠加声部,固定节奏、重复乐句。如在口风琴教学实践中,就应该把握学生年龄特点,一般建议在四年级以上的孩子中开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控制气息的强弱,严格规范触键的技巧,训练键盘的流畅性。除此之外,竖笛、陶笛、木琴、口琴等乐器的演奏教学也都是这样,要尊重学生成长和智力发展的规律性科学选择、有效实施。

教师在作品处理时也应该注意有效性与实施的规律性相结合。一般来讲,学生在学会演奏了三、四个音之后就可以与其他领域渗透,应选择比较短小、优美,易于演奏的歌曲、欣赏曲主题或片段作为乐器练习曲或乐器合奏曲,进行简单的音响探索、创编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丰富学生音乐生活。作品选择原则上要紧密结合中小学的音乐课程,做到器乐演奏教学是音乐课堂的有效组成,每学年能熟练演奏1-3首乐曲即可。当然,适当地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听的乐曲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学生兴趣衰减的时候,教师应该组织一些公开演奏实践活动,以激发学习兴趣。

在乐器演奏教学实施中要因材施教,能制定出多层次的目标,原则上要重视教学中的统一性,突出教学要求的一致性,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主观要求和意愿出发,贪大求难,盲目专业化,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三、发展学生演奏特长与创新教学水平有机结合,促进乐器演奏进课堂工作可持续开展。

乐器演奏进课堂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只有不断坚持才能取得一定成效。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根松、腰软”虎头蛇尾,一曝十寒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学校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工作计划,采取“先实验、再推进”的思路,还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踊跃选择自己喜爱演奏的乐器,发展自己的乐器演奏专长。学校或老师要鼓励、支持并为学生提供指导好和服务,让这部分有演奏专长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利用在校时间实现“生教生、生帮生”,提高学生乐器演奏水平,对乐器进课堂工作的普及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创新教学水平我认为有这样几个方面:(1)运用数字录音提高演奏水平。通过数字录音学生可以听到自己演奏的声音,从听觉中反馈信息,调整自己弹奏的声音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自主训练往往胜过老师的说教,更容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2)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演奏水平。运用多媒体伴奏功能,可以对学生的节拍、节奏以及音准方面起到监督作用,還可以增强学生演奏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兴趣。播放学生弹奏过程中视频,学生看到自己的动作表现,直观地进行改正,针对性更强。(3)参加艺术实践提高演奏水平。艺术实践可以增强学生内驱动力,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反复练习,多次艺术实践后学生演奏的表现力及感染力都会有所提高,客观地促进此项工作的持续开展。

四、乐器演奏课堂教学与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有机结合,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是学生艺术实践的有效平台,对于提高学生演奏水平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在课堂面向全体的教学活动,老师应组织乐队、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实现 “俱乐部”式教学。当然,这样的活动专业性更强了,教学内容、要求也不一样,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规定时间。乐器演奏是一门长期坚持的艺术。俗话说“10年培养一名歌唱家,20年培养一名演奏家”。既要固定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的时间,也要规定每天练习的时间,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逐步提高乐器演奏的水平。其次,就是科学编排。老师应了解选择的乐器属性,调试乐器的音准后进行声部的均衡。根据乐器的音色编排队形,根据作品的情绪、乐器的音域进行演奏分工。比如在排练《山楂树》的时候,我选择了20个排箫、40个陶笛、4台钟琴、2台口风琴、2个手鼓作为主要的乐器。由于歌曲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第一遍我采用两台口风琴交替自由渲染;重复时由手鼓固定节拍,钟琴点缀;副歌时由20个排箫演奏第一声部,40个陶笛演奏第二声部;结束时通过速度、音量的改变, 口风琴多遍重复,留下美好的意境。第三,进行作品合理的二次创作。我们在学校都推广的是一些小乐器,不像是管弦乐队演奏那样专业、固定,常常需要老师进行作品的二次创作,如声部写作、旋律的复制、加花等,常常也给老师带来了挑战。

乐器演奏课堂教学与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有机结合,可以形成学校的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特色,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总之,在学校开展乐器演奏教学,是音乐课程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策略,更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让乐器演奏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需要系统规划、长期坚持,音乐教育工作者更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这样才能使乐器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上落地生根。以上是我在推进乐器演奏进课堂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思考,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倩.关于器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音乐教育与创作,2010.

猜你喜欢

器乐兴趣小组乐器
周末加油站(V)
“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乐器
新媒体视角下的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传播
乐器也疯狂
不落心外的雨
妙求人数
失踪的十元钱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