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笙研究现状综述

2019-06-11李冉

北方音乐 2019年2期
关键词:伴奏演奏技巧艺术风格

【摘要】笙是我国华夏民族的传统乐器,历史悠久,但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献是从20世纪末才开始出现,所以,有关笙的研究也就是近三十年的文献,并且通过对部分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多集中在音位与改良、演奏技巧与教学、伴奏作用、演奏风格等方面,由此可见,笙在近三十年来的研究现状,并对后续从事笙研究者有一个启示作用。

【关键词】笙;研究;音位;演奏技巧;伴奏;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笙是我国簧片乐器的鼻祖,早在远古时期就已产生,《三皇本纪》中记载:“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犧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可见笙的历史久远。在之后的各个时期,时至今日也一直为人们所以用,其用途随着乐种的丰富也越来越广泛,几乎被使用在各类音乐当中。在现代,笙可分为以汉族为主的笙和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芦笙,在这里讲的是以汉族为主的笙。本文试着通过对近些年笙的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叙述笙的研究现状。

一、有关笙的音位、改良研究的文献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20世纪末期,学术界更多关注的是笙的音位排列和笙的改良方面的研究。在张振涛先生《和、巢、竽、笙辨(上)关于簧管类乐器发展史的若干思考》和《和、巢、竽、笙辨(下)关于簧管类乐器发展史的若干思考》的两篇文章,笔者分析和、巢、竽、笙各自的特点,解决了我们对古代出现的和、巢、竽、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问题,梳理了笙在古代历史中其音位、音列、形制、制材的改革。

范元祝先生《20世纪笙的改革和笙曲创作》的文章,主要研究20世纪一批音乐家对笙的改革,主要分为两个时间段:一是自20世纪50年代起到60年代末;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改革后出现的笙音域加宽,半音丰富,相应地创作和改编了许多中国和西方风格的笙曲,这篇文章梳理了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笙的由来和特点,也可以了解一些笙曲创作的背景,对笙的演奏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文章中,主要研究笙的音位排列在古代一脉相承的关系、笙形制变化的大概历史脉络,以及近代为了演奏需要而出现不同簧笙的来源,相对完整的叙述了笙从古代到现代,它在音位排列、形制变化的历史。除了这几篇文章外,还有一些学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在此就不一一叙述了。

二、有关笙的演奏技巧与教学研究

我通过搜集有关笙的演奏技巧的研究文献发现,20世纪末的文献找到了王秉义先生《笙腹颤技巧探析》《笙演奏中的呼舌技巧》《笙的花舌技巧》《笙的口内技巧与语音》四篇文章,其余大部分的文献都是在2010年之后。按照王秉义先生的文章依发表时间的顺序依次为,第一篇文章讲述了笙腹颤音的历史、原理、结构分类以及乐曲中的运用。第二篇和第三篇文章分别讲述了呼舌和花舌的练习方法、注意事项和在乐曲中的运用,并举例加以说明。第四篇文章讲述了笙的口内技巧的练习,需要与语言发音相结合。前三篇文章是针对每一个技巧来研究,最后一篇主要研究练习每个技巧的形成与语言发音及发音时口内的样态。

这些文章所研究的笙的演奏技巧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口内技巧;第二类是呼吸问题;第三类是口与手指相互配合;第四类是从一位演奏家个人在演奏技巧上的创新,在这四类文章中研究最多的还是前两种。在谈教学研究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在学生时期所写,他们从一个学生的角度并结合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来研究,这一类的文章占了绝大部分;另一类作者是从教师角度,根据自己教学的经历来研究,这类文章所占比例较小。

三、笙的伴奏作用

笙这件乐器因为它自身具有旋律演奏、和声演奏等特点,在古代就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乐种中。到了现代,经过音乐家的不断改良,音域扩展、半音丰富,使它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通过我所找到的研究文献发现,研究最多的是笙在各个剧种中的伴奏作用,其次是在乐队中的作用。文献有赵国海的《笙在京剧中的伴奏作用》黄林潜的《略论笙的豫剧伴奏》等,讲述了笙在戏曲中具有“托腔保调,抑扬顿挫”和在乐队中的粘合剂作用,用笙的和音把管乐队与弦乐队的声音融合起来。

在任洋的《笙的伴奏艺术试析》中,研究的更为深入,不但讲述了笙在各种音种类中的伴奏特点和常用的方式,并举出典型的曲子加以说明,还研究了笙在即兴伴奏运用的场合,运用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这篇文章与上述几篇文章相比而言研究方法多样,涉及到了音乐本体分析和文化人类学的知识,研究更为深入。

有关笙的伴奏作用研究的文章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在戏曲中的伴奏作用;第二类是在民族器乐乐队中应用;第三类是两者兼顾,既研究在戏曲方面的伴奏作用,也研究笙在丝竹乐和民间吹打乐队中的作用。但是研究笙在戏曲中的伴奏作用的文章比例较多,其次是笙在乐队中的应用,最后也是占比例最少的第三类文章。

四、有关笙演奏家的艺术风格

以笙演奏家的艺术风格为研究角度的文献,有易琴《胡天泉笙演奏风格研究》的文章,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分析,研究了胡天泉演奏风格的形成,是来自于胡天泉先生从小接触戏曲和鼓吹乐的民間曲牌,这些影响到他后来笙曲的创作、笙演奏技巧运用和他的演奏风格。辛潇轩《谈牟善平先生的笙艺术》的文章,也是从音乐本体的角度来研究,但主要论述的是牟善平老先生独创的演奏技巧,并拿牟善平先生创作的笙曲为例,详细讲解了这些演奏技巧在曲子中的运用。

梁丽斯《历史·音乐:双重视野下的“阎派笙”研究》的文章,从历史、音乐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用历史的角度研究了“阎派笙”的形成过程,用具有代表性的笙曲《晋调》来分析阎派笙的演奏风格。

魏林《中国笙艺术多元化科学统一》的文章,他的研究更多的是用总述的方法来写李光陆先生在笙各方面所做的成绩。先讲述的是他的教育风格,从最基础的技巧气息、吐音再到练习曲和演奏的状态,然后提到了李光陆先生对笙的改革,最后写到了李光陆先生在笙的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笔者发现文章都提到了各位演奏家对笙的改革,独特演奏技法,个人创作的乐曲,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笔者认为,我国笙演奏家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批次:第一批是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期的胡天泉、闫海登、牟善平为代表的演奏家;第二批是当下仍活跃在教学岗位,以徐超铭、杨守成、李光陆为代表的一批笙演奏家。但是通过笔者对文献的梳理,发现文献多集中在对第一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三位元老级人物的研究,这一时期可看作是笙演奏技巧发展的蓬勃时期,并且他们的研究为我国笙的演奏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五、从美学、文化、物理等新的角度来研究

从美学理念来研究笙的文献有,扬子江的《论笙乐器“和”的美学意味》,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笙乐器“和”的美学理念,一是笙演奏和声的特点;二是具有固定音高;三是制作笙需要天、地、人相配合,这样就把这三者联系在一起。这篇文章运用美学的观点来研究笙,发现了其具有“和”的美学含义。

从文学的理念来研究笙的文献,有房媛《宋词中“玉笙”意象研究》的文章,论述了笙在先秦文学作品中的记载,在汉魏时期笙在文学作品中的记载,认为笙本身是一件乐器,它自己不能构成文学意象,但通过与词结合在一起就具有了文学意象。在文章中,他结合宋代中带有“玉笙”诗词解释了“玉笙”所含有的三种意象。

从物理学的角度对笙进行研究的文献,旷玮等人《基于发声实验的笙簧片振动和声频谱特性分析》的文章,通过物理实验的方式研究笙的发音原理。还有赵越喆、吴硕贤等的《乐器笙的声功率级谱》,通过在各种情况下对笙的声功率进行测量,得出了笙的声功率级谱。

上述文章研究笙的角度比较新颖,运用了美学、文学、物理的知识对笙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但是所体现的理念比较单一,如在美学方面体现的是“和”的思想,在文学方面体现的是悲凉,在物理方面所研究的是声频。

六、总结

通过对笙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笙音乐文化研究的基本现状:一是对音乐本体方面做得研究比较多。学术界更多关注的是笙的音位、改革、演奏技巧、伴奏的作用、演奏的艺术风格等方面來研究;二是研究的理念随着学科的逐步建立趋于多样化。由之前关注音乐本体的分析,逐渐扩展运用到了美学、文学、物理学的理念来研究笙;三是每篇文章的学术理念比较单一。在现代,伴随着越来越多学科的建立,如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建立,我们也应该运用多种学科,从多种角度来研究笙的相关问题,树立整体与整合的意识,要具有交叉学科的知识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司马氏.史记·三皇本纪.[CP/DK].国学大师之四库全书.

[2]张振涛.和、巢、竽、笙辨(上)关于簧管类乐器发展史的若干思考[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4):18-22.

[3]张振涛.和、巢、竽、笙辨(下)关于簧管类乐器发展史的若干思考[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1):27-30.

[4]范元祝.20世纪笙的改革和笙曲创作[J].中国音乐学, 2001(3):96-103.

[5]王秉义.笙腹颤技巧探析[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1(3):28-31.

[6]王秉义.笙演奏中的呼舌技巧[J].中国音乐,1991(4):75.

[7]王秉义.笙的花舌技巧[J].中国音乐,1995(1):54-55.

[8]王秉义.笙的口内技巧与语言[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3):49-52.

[9]赵国海.笙在京剧中的伴奏作用[J].剑南文学,2011(12):147.

[10]黄林潜.略论笙的豫剧伴奏[J].中国戏剧,2010(9):56-57.

[11]任洋.笙的伴奏艺术试析[D].湖北:武汉音乐学院, 2016:4-25.

[12]易琴.胡天泉笙演奏风格研究[D]陕西:西安音乐学院,2010:3-24.

[13]辛潇轩.谈牟善平先生的笙艺术[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1:2-25.

[14]梁丽斯.历史·音乐:双重视野下的“阎派笙”研究[D].陕西:西安音乐学院,2016:3-11.

[15]魏林.中国笙艺术多元化科学统一[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3:1-11.

[16]扬子江.论笙乐器“和”的美学意味[J].中国音乐,2010(4):150-153.

[17]房媛.宋词中“玉笙”意象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7(10):35-38.

[18]旷玮,姬培锋等.基于发声实验的笙簧片振动和声频谱特性分析[J].电声技术,2016(6):44-47.

[19]赵越喆,吴硕贤等乐器笙的声功率级谱[J].电声技术,2009(5):40-44.

作者简介:李冉(1991—),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

猜你喜欢

伴奏演奏技巧艺术风格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论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艺术价值
钢琴伴奏在初中音乐课的重要性
简论戏曲锣鼓经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
欧洲的艺术风格派系与服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