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做好高校组织育人大文章
2019-06-11朱周保
朱周保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党组织,班级组织,宿舍和社团组织是他们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正式组织,四位一体做好组织育人大文章,对于构建高校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培育建设一批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组织育人是“十全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党组织,班级组织,宿舍和社团组织是他们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正式组织,四位一体做好组织育人大文章,对于构建高校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
党组织是对高校学生影响最大的正式组织,是四位一体组织育人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高校党组织育人体系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切实加强广大学生对于党史党情党章党规的了解。党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通过对广大同学进行党史教育,可以使他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中国近现代以来面临的深刻苦难,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共产党在民族独立,国家振兴中发挥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内心里热爱党,崇拜党,自觉把成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崇高的政治理想。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可以使他们全面了解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规矩和纪律,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刮骨疗毒的勇气和魄力。二是加强对于广大高校学生的入党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端正入党动机。对于共产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应该是高校学生入党的唯一动机,所有其他动机都是不纯洁的,都是应该摒弃的。高校学生入党要经过一系列相关流程,在每个流程中都要加强对于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在入党中育人,在流程中育人,采取报告、讲座、观看红色影剧、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向结合等多种方式,把发展党员的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走过场。三是要重视入党后教育,要切实加强对于高校党员的教育,坚持一个党员一面旗,切实要求广大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科研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党的光辉形象。
班级组织是高校学生日常学习接触最频繁,影响最全面的正式组织,对于高校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班级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社会的需要和班级主体的多方面需要,决定了班级组织既具有社会化功能,又具有个体化功能。其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传递社会价值观,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导生活规范和行为方式,提供角色学习条件。而个体化功能体现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社交和情感需求以及诊断和矫正功能。加强班级建设是四位一体组織育人的题中之义。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对于班级学习状况和班委工作基本满意,而对班级氛围普遍表示不满意。这其中有高校学分制的冲击,也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于归属与爱有着强烈需求。高校应根据90后学生的新特征,采取合理措施加强班级建设,尤其是着力加强班级氛围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处理好班级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高校非正式组织塑造班级氛围,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大学生情感教育。
宿舍是高校学生在校园里的家,也是高校组织育人的重要载体,在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育积极的社会交往,形成完善的人格品格等方法发挥重要作用。宿舍育人一是要在养成好习惯方面育人,积极倡导学生从心理和行动上断奶,独立生活,独立处理内务,积极搞好宿舍卫生,按时就寝并按时起床上课,不熬夜玩游戏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日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二是要在培育积极的社会交往方面育人。宿舍是个小集体,舍友在兴趣爱好,饮食习惯,性格脾气等方面各不相同,要教育学生懂得理解包容,懂得谦和礼让,学会和而不同,学会和舍友相处,正确处理宿舍矛盾,把舍友变成一辈子的好兄弟好姐妹。三是要在形成完善的人格品格方面育人。宿舍是个小社会,是大学生走向集体生活的重要环节。要利用宿舍内成员互动比较频繁,关系比较密切的特点,加强对于学生人格品格的教育,使他们逐渐形成平和理性,积极上进,谦和礼让,文明和谐的品格。
高校社团组织是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在高校组织育人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一是要寓教于乐,通过主题凝练,精心构思,把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把有意义的事情做的有意思,使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在娱乐中受教。二是要通过组织社团活动锻炼学生,放手让学生多参与,多锻炼,多展示,积极培育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