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生视角的社会焦虑问题研究
2019-06-11崔有波
崔有波
摘要: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各种问题突出,社会焦虑的流行也成了影响个人生活、社会和谐和国家长远发展的现实问题。当下中国的社会焦虑现象具有受众的普遍性与广泛性、诱因的多样性与同源性、缓解的艰难性与长期性等特征。从根源上讲,民生问题是社会焦虑现象的根本诱因。为了缓解社会焦虑,需要从民生角度入手,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尽可能地实现充分就业并且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民生;社会焦虑;精准扶贫;社会保障;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9)03-0042-07
中国现阶段社会焦虑的程度比较严重,影响范围比较广,不仅危害群众的身心健康、工作学习、家庭生活,还危害公民的国家认同、社会稳定和民族凝聚力。如何缓解社会焦虑,是中国社会应当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社会焦虑产生影响的三个层次
社会焦虑是指在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它已成为当下中国十大社会病态之一。社会焦虑的影响可以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次来进行分析。
(一)对个人而言,社会焦虑会降低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
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是新时代党的各项惠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由于社会焦虑现象的普遍存在,群众的生活体验较差,不少群众或为生计问题劳心劳力,或为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心生怨怼,或为缺乏社会支持苦恼不安,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受到焦虑心理的冲击。近年来,由于空气质量恶化、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导致的居民生理与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为环境污染问题忧心忡忡。已有研究表明居民所在地区的环境卫生状况会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缓解社会焦虑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客观要求。[1]
(二)对社会而言,社会焦虑可能诱发越轨行为,加剧社会冲突和矛盾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心态复杂多变,社会矛盾突出,社会焦虑所诱发的不安全感、无归属感和不公平感,一方面容易诱发社会失范与越轨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催生和激化社会矛盾。首先,社会焦虑会助长群众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诱使群众采取一些激进甚至是极端手段来应對生活事件。已有研究表明社会焦虑与抑郁症、自杀倾向、攻击性有明显的内在相关性,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也会降低人们行为判断的理智性,轻则有害自身身心健康,重则危及周边人的人身安全。[2]其次,社会焦虑会放大社会生活压力,加剧社会负面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增加群众的生活挫败感和无助感,如果采取不理性的情绪宣泄手段,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和邻里冲突,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对国家而言,社会焦虑可能降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各项社会制度还不够完善,制度漏洞所带来的社会焦虑也时有发生。然而,由于社会焦虑的主要诱因还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而改善民生的关键在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法制与规则的不断完善,政府只能循序渐进地不断进行制度的完善。可人们在面对各种社会不公平现象和“潜规则”时,却容易片面地将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归结于政府的不作为,从而影响民族凝聚力和群众的政治满意度。另外,社会焦虑的蔓延也会加剧人们对社会资源的争夺,使社会竞争更加激烈,而竞争中的失意者往往会将个人的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这也会影响社会认同度的提升。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焦虑现象的三个特征
社会焦虑有其自身的规律:社会焦虑本身是由酝酿、形成到呈指数扩张这样三个阶段所组成的一个过程;社会焦虑与社会成员各层次需要的满足度之间有着比较确定的关系;社会焦虑分为显性焦虑与隐性焦虑两种类型;社会焦虑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尽相同。[3]除了这些规律性特征之外,当今中国的社会焦虑还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征:
一是受众的普遍性与广泛性。社会焦虑现象几乎弥漫于整个社会,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均会产生影响。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8.9%的受访者同意“全民焦虑症”已成当下中国的社会病;80.1%的受访者经常使用“烦躁”“压力山大”“郁闷”“纠结”来表达心情;74.5%的受访者认为身边70%以上的人会不定期出现焦虑状况;6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很焦虑”或“非常焦虑”;25.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比较焦虑”;7.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太焦虑”;仅有1.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焦虑”。[4]在2017年世界卫生日,国家卫计委表示,中国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98%,远高于同期中国各类肿瘤的发病率(男女分别为0.2%和2.2%)。社会焦虑在整个中国社会的普遍蔓延已不容忽视。
二是诱因的多样性与同源性。社会焦虑的诱因同时具有多样性和同源性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特征。针对不同群体,社会焦虑的诱因呈现出多样性。年轻群体为求职、升职、住房、婚姻、社交而焦虑;老年群体为养老、医疗、孤独而焦虑;精英群体为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地位而焦虑;普通群众为社会不公、权力滥用、环境恶化、抚育子女、赡养老人、食品药品安全而焦虑……。但是社会焦虑的诱因在内容和来源方面又存在诸多共同性,基本上都是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民生调查(2016)》显示,群众最不满意的家庭生活因素依次为收入水平、医疗、住房、就业状况、子女教育和养老,最不满意的社会环境因素依次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食品安全、贫富差距、交通、生活配套服务。[5]可见,导致社会焦虑的因素主要是民生问题。
三是缓解的艰难性与长期性。一方面,社会焦虑是由长期累积的诸多社会问题诱发的,加之中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政治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因此,社会焦虑的存在是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短期内很难彻底解决诱发焦虑的所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焦虑具有传染性,一人焦虑全家焦虑,很容易像病毒一样在群众间蔓延。此外,社会焦虑不容易被确认,尤其是隐性社会焦虑易被忽视,加之社会焦虑的诱因也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特征,这也加大了缓解社会焦虑的难度。对于个体而言,社会焦虑不容易通过心理调适来化解,不会轻易消退,它能够长时间对群众的身心产生影响。对社会而言,社会焦虑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并随着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缓解。因此,无论对个体而言还是对社会而言,缓解社会焦虑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新时代社会焦虑的本质是民生问题
社会焦虑的酝酿、形成、扩张蔓延有其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例如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地区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个人信仰的缺位等。但是,整体而言,社会焦虑的首要诱因是民生问题。
(一)从社会焦虑的主要来源来看,社会焦虑的首要的、直接的诱因是民生问题
诱发社会焦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根结蒂,首要的、直接的原因还是民生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表明:群众认为最大的生活压力依次来源于医疗、食品、教育、住房,超过60%的受访者担忧未来家庭可能出现没钱看病的问题,超过60%的中年受访者担心未来养老问题。[5]同样,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同期完成的调研表明,在个人层面,公众最焦虑的三个问题是:“看不起病,养不起老”“人际关系紧张、信任危机”“工作压力大”(得票率分别为61.2%、50.5%、47.9%),接下来是“买不起房”“入学难、升学难、教育问题多多”“失业容易就业难”“交通拥堵、通勤成本太高”等;在国家社会层面,公众最焦虑的三个问题是:“物价涨得比工资快”“权力不受制约,腐败易发多发”“食品、药品、产品安全缺乏保障”(得票率分別是77.8%、74.9%、74.0%),接下来依次是“环境恶化,空气、水、土壤污染严重”“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贫富差距拉大”“养老是个难题”和“房价可望不可及”。[4]结合多方的调研结果发现,群众最为关切的、对群众生活造成最大压力的基本上都是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作为社会焦虑的首要诱因并不是近年来才形成的,而是长期存在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引发社会焦虑的新的社会问题也基本上是民生问题。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十年(2006-2016)所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对比发现,收入、医疗、住房、子女教育、就业、赡养老人一直是中国人最主要的生活压力来源。而在社会安全感方面,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群众的社会不安全感的最主要来源,个人信息安全和环境安全这些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成为群众最关心的话题。[6]可见,公众对事关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的焦虑程度远远超过对政治、经济、社会中的宏大命题的焦虑。
(二)从焦虑产生的心理因素来看,社会转型期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民生问题带来的自我不一致感
社会心理学领域的自我不一致理论认为,焦虑主要是由于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差距。[7]而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整体利益结构正在发生全方位、大幅度、急剧性的调整,能够同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规则体系尚未系统地建立起来,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加大了群众的自我不一致感,激发了群众对生活的焦虑。加之,国家尚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与民生服务体系,群众在为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奋斗时往往感觉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让群众的不满、愤懑、抑郁等不良情绪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例如,由于国家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部分弱势群体仍然无法享受必要的社会保障服务,很多进城农民工没有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异地务工人员在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诸多问题上都面临困境;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许多家长为了一套学区房、为了一个优质中小学的入学名额而劳心劳力。入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养老难等诸多民生问题的凸显为社会焦虑的蔓延提供了土壤,让广大群众为了基本的生活问题而焦虑。
(三)从社会焦虑的影响来看,民生问题会放大其他社会问题带来的社会焦虑
除基本的民生问题外,还有其他的社会问题能够诱发社会焦虑,如贫富差距较大、社会排斥与歧视、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环境恶化、无序竞争等。但是,一方面,这些社会问题中的诸多问题本身就是由民生问题导致的,或者与民生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贫困、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问题也主要反映在民生问题上;另一方面,民生问题能够加剧和放大其他社会问题(如犯罪、腐败、社会安全问题、社交压力等)带来的社会焦虑。当群众普遍为基本生计问题而焦虑时,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归因于外部环境的不利[8],难免会因此迁怒于整体社会环境,忽视作为社会主流的正能量,放大腐败、社会阶层固化、道德冷漠等社会问题对自己的不利影响,认为这些负面因素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面,甚至误以为自己的遭遇主要是由于政府的不作为和社会不公,因此对政府和社会充满怨气。
四、改善民生以缓解社会焦虑的建议
解决民生问题是缓解社会焦虑的关键,更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其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
(一)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当下民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12年以来,我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到2018年的1.7%,但是2018年底我国农村还有贫困人口近1660万,脱贫工作仍然艰巨。①贫困人口的存在本身就会引发诸多社会失范行为(如偷盗、抢劫等),还会加重社会成员对社会贫富分化的感知,降低社会认同,助长社会不公平感,甚至诱发社会极端事件,为社会焦虑心理的蔓延推波助澜。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就是要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并提供精准帮扶,重点支持“三区三州”②等深度贫困地区,创造条件改“输血”为“造血”,解决贫困家庭的温饱、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细致做好贫困人口的生活托底工作,维护其生存尊严。全面消除贫困,不让一个人掉队,是加强社会安定团结、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降低贫困人口社会焦虑的基本要求。
(二)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
现阶段,我国建立一个中高级的民生保障体系还不够现实,而建立一个托底性的、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是可行的。初级民生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低水准、广覆盖、有实效。其基本内容是:初步做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主要是保基本,不要做过多过高的承诺,多做雪中送炭的重点民生工作,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政府不能包打天下。”[9]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其主要目标就是“守住底线”,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口的衣食住行、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这样,可以让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尊严得到基本的保障,使群众正常的生活和发展没有后顾之忧,这是有效缓解社会焦虑的基础。
(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入新时代,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①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普遍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甚至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环境污染会诱发群众的心理问题,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社会焦虑、抑郁、不满情绪均有增长的趋势。已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们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概率明显更高。[10]“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②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当下缓解社会焦虑和抑郁的客观要求。
(四)尽可能地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缓解社会焦虑首先要解决民生问题,而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就业问题。充分就业指的是,让任何一位愿意参加工作、具有必要能力且年龄合适的社会成员都能够获得一份有经济报酬的职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突出重点”就是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特别是要鼓励创业就业,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尤其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抓好失业人员就业培训、再就业服务、生活救济工作”。[9]无业人员的增加是社会安全、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失业更是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导火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数高校毕业生都想在大城市就业,找不到工作也在城里漂着,处理不好容易形成社会风险。”[9]对广大社会成员而言,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意味着拥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意味着拥有了一个可以预期的发展平台,意味着未来的生活有了“期望”和“盼头”,意味着其家人能够正常地生活。充分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关键,是安定民心的关键,更是缓解社会焦虑现象的必要条件之一。
(五)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安居乐业”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朴素的生活愿望,可在当今社会形势下,住房压力是居民最大的经济压力之一,也是城市工薪阶层最焦虑的社会问题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18年第四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23.95%。③有调查显示:2017年上半年深圳的房价收入比为36.33,意味着一个家庭想要在深圳购买一套110平米的住房,最少需要36年的时间,而全国30个重点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均超过了合理区间。④城镇居民的租房和购房压力较大,2018年购房者的平均贷款月供占收入比约为41%,弱势群体的偿债压力更大。⑤房价虚高给广大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一夜之间一套住房可能涨价或者跌价几十万,这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奋斗变得沒有意义。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9]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房价增长过快或者房价短期内下跌过猛都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就是要做到稳房价,稳民心,这是缓解广大工薪阶层社会焦虑的必要举措。
放任社会焦虑的滋生和蔓延将会危害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而民生问题是诱发社会焦虑的首要因素。改善民生,稳定民心,缓解社会焦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才能让群众安居乐业,才能有效缓解社会焦虑现象。
参考文献:
[1]聂建亮,钟涨宝.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与农村老人幸福感[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0-68.
[2]陈伟,程诚,杨丽,刘新春,刘海玲.焦虑敏感认知关注、抑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2016(5):33-40.
[3]吴忠民.社会焦虑的成因与缓解之策[J].河北学刊,2012(1):110-114.
[4]张潇爽,徐艳红.当前中国人为何焦虑?焦虑程度几何?[J].人民论坛,2013(9):16-19.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中国民生调查2016综合研究报告——经济下行背景下的民生关切[J].管理世界,2016(10):1-12.
[6]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J].民主与科学,2007(2):40-44.
[7]Uwe Rudolph, Florence Crestani Hanns Mohler. GABAA receptor subtypes: Dissecting their pharmacological func -tions[J].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01, 22 (4):188-194.
[8]Morris M W, Peng K. Culture and cause: American and Chinese attributions for social and physical event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67):949-971.
[9]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五)[EB/OL].(2016-11-28)[2019-01-08]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1128/c408256-28901581.html.
[10]程鑫,弓宸,邹海欧.空气污染与人群中抑郁情绪间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8(9):1-7.
责任编辑:曹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