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莎士比亚故事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2019-06-11邹超一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莎士比亚评析人性

邹超一

学生需要扩大阅读量和阅读面,吸收中西方文化结晶,提高文化素养。《莎士比亚故事》是很好的课外阅读材料,是西方文化的精华。读莎士比亚故事可以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1. 引言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完整的人、关注人性。人本主义心理学指出价值教育主要为了培养独立自主、慎谋能断、重视人类价值和尊严的、有道德的人。根据这一理论国家提出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2017版课标里文化意识目标是: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笔者面向本校初中学生开设了《读莎士比亚故事培养文化意识》选修课,以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笔者选用安德鲁·马修斯(Andrew Matthews)改编的莎士比亚故事系列。

2. 莎士比亚故事教学模式探索

莎士比亚是西方文化的象征,是西方文化的核心。莎士比亚的戏剧关注“人”,体现了人文主义;他的作品中的“人”境遇不同,命运各异,深刻刻画“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和人性中的善、恶、贪、妒等。根据课标,笔者执教的英语选修课《读莎士比亚故事培养文化意识》的教学模式分为以下步骤:(1)概括故事——感知文化(2)分析人物——挖掘文化(3)探究作者意圖——评价文化(4)改编故事——创造文化。笔者以教学《The Taming of the Shrew》为例阐释这一模式。

2.1 概括故事——理解文化

为了学生能有效的抓住故事的主要意思,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

(1)Whats the conflict of the story?

(2)Whats the solution to the conflict?

故事矛盾冲突:Bianca was pretty, polite and modest. Katherina was pretty but with a quick temper and a sharp tongue. Bianca had two suitors, but her father wouldnt let Bianca get married before her elder sister Katherina got married.

解决方法:Katherina got married first. Petruchio married Katherina for Katherinas dowry. (学生答案)

[评析] 笔者引导学生在阅读故事时探索故事的矛盾冲突,找出矛盾冲突的解决办法。这样学生就对故事有大概的了解,对故事里体现的文化元素有初步的感知和认识。以上两个问题帮助学生迅速地理清了故事的来龙去脉,抓住故事主要内容,感知文化。

2.2 分析人物——挖掘文化

读完故事,请用形容词描述故事里的人物,并且在文中找出支持你论点的句子。

Bianca: Pretty, polite, modest, graceful

Supporting sentences: Her sweet beauty!Her rosy lips!

Katherina: Pretty, short-tempered, tamed, obedient

Supporting sentences: She is the worst shrew in Padua.

Petruchio: Greedy, cruel

Supporting sentences: I dont care what she is like, as long as she is rich. (学生答案)

[评析] 莎士比亚故事关注的是“人”,“人”和“人”。读莎士比亚故事一定要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探索小说揭示的人性,这样就能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该故事里面的人物性格分明,Bianca温柔贤惠,Katherina脾气暴躁、尖酸刻薄。Petruchio见利忘义。学生能用形容词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就对角色的人性有了深刻的理解,能挖掘出故事中的文化内涵。

2.3 探索作者意图——评价文化

为了能准确理解故事主旨,抓住故事传递的核心文化,笔者引导学生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

What is the writers purpose of writing the story?

The writer hopes that women should be obedient to their husbands.

This story is just a satire. It satirizes the society and some of its backwards thoughts.(学生答案)

[评析] 每一个莎士比亚故事都有各自的主题。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莎士比亚写这个故事的意图。该故事的作者意图是什么呢?一部分读者会认为作者支持男性对女性的专制,一部分读者会觉得这其实在反讽现实中一些男权思想。这是最有思辨性的一个问题。这样的问题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挖掘出文化内涵。

2.4 改编故事——创造文化

通过探究作者意图,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故事的文化内涵。学生联系实际能否对这个故事进行改变,以符合自己的价值标准呢?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Do you like the ending of the story? If you dont like the ending, come up with an ending.

No, I dont like the ending. Although Petruchio was very irritable, Katherina wasnt afraid of him. She was brave enough to fight against him and his vicious torments. Other women respected her and learned to fight for their own right. (学生答案)

[评析] Katherina变成“淑女”不是学生喜欢的结局。学生反驳到,Katherina在结婚后改变自己的性格,她的心灵肯定受到创伤,这是反人性的。学生把结局改了,把Katherina改成一个为自己自由抗争的女性。学生这样改写结局是因为学生心里有平等、自由的信念,在改写故事的时候体现了现代人文的精神。学生结合故事和现代文明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3.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莎士比亚故事》,不仅能使学生能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A. Matthews, T. Ross. A Shakespeare Story[M]. Orchard Books, 2013.

[2]陈琦,刘儒德. 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马晓蕾. 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4]王守仁,林懿. 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英国最具代表性文化符号——兼议我国代表性文化符号问题[J]. 外语研究, 2014(3).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猜你喜欢

莎士比亚评析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威廉·莎士比亚的肖像
An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Rhetorical Figures in Sonnet 60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像莎士比亚一样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