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把歌唱得更动听
2019-06-11张晓燕
张晓燕
【摘要】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最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但长期以来,学校音乐歌唱训练难以摆脱专业音乐学习的传统思路,千篇一律的音色要求、专业深奥的发声技巧要求,让学生感觉到音乐课堂的唱歌如此烦闷、无趣。这种模式化、单一化的歌唱教学方式让爱音乐的学生,却不爱音乐课;爱唱歌,却不爱唱教材上的歌曲。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出适合小学生的歌唱教学方法,使音乐课程中的歌唱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歌唱教学;有效方法;激励评价;动听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歌唱是发自人体器官的乐音,具有独特的听觉美感。小学音乐歌唱有效教学,是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一首歌,准确地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并能正确地掌握音乐要素进行有感情地演唱。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激趣教学、丰富教学环节、善用激励评价,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歌唱能力。
一、借助多媒体激趣教学,调动学生歌唱的主动性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好动、好玩。因此,运用优美的視听媒体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形、声、色的动态特点,模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行为现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促使学生迅速拥有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情感。
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唱歌曲时往往对新歌的第一印象不是歌词而是歌曲的旋律,加上他们对书面语言掌握有限,他们一般听不懂歌词在唱什么,因此首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学习《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这首歌曲时凭借多媒体优化教学,让学生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美。精彩的动画场面,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歌曲的意境中。学生觉得这首歌曲非常悦耳动听,动物是多么的有趣可爱,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美感,激发学唱好歌曲的兴趣,并能从中感受理解并分辨出音乐情绪的变化。所以在教唱时抓住这一点进行形象性教学,通过观看动画,听辨动物的声音,启发学生分辨动物声音的节奏和声量的大小、发音长短等,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本课歌曲的难点节奏和歌曲情绪。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节奏,既符合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又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更好地为歌唱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又如教学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先让学生静静地闭眼聆听,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的特点,然后播放卡通舞蹈视频,学生顿时眼前一亮,一双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画面上的小印第安人在跳舞,仿佛自己也融入到了歌曲的意境之中。这种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歌唱的兴趣,使本来枯燥的“听”变得更为生动。学生在老师带动下,更加充满学习的欲望,随着音乐小声轻唱起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多次欣赏、聆听,一遍又一遍地感受与体验音乐的魅力。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不仅有效地在短短的一节课内提高了学生的演唱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音乐认知水平。
多媒体在音乐课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调动了学生的歌唱主动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二、把握音乐课的特点,提高歌唱教学有效性
关注聆听。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美国教育家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聆听更重要的了。”教学中,需关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的特点,关注音乐本体。唱歌教学中的聆听包括每一次的聆听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唱前的感受聆听、闭眼聆听、对比聆听、教师的示范演唱聆听、伴奏音乐的旋律聆听等多个方面。如教学歌曲《红星歌》,引导学生每次的聆听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和问题,让学生在每次的聆听当中不但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的情绪,在聆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思考歌曲应该以怎样的速度、情绪、音量去演唱才更好听。变换各种方法让学生认真去聆听,学生学得投入,教学有效。
关注节奏。节奏是音乐家的骨架。歌唱教学里,面对学生难以掌握的节奏,巧妙利用按节奏诵读歌词来解决这一问题。如教学歌曲《木瓜恰恰恰》时,学生对切分节奏较难掌握,常会唱错,一唱全班就乱了,完全跟不上音乐。我用切分节奏朗读他们自己的名字、老师的名字和同学的名字进行难点的解决,然后再引导同学们按节奏朗读歌词。掌握节奏后,通过男女同学分组唱、小组唱、师生接龙唱等,有效巩固切分节奏的学习。
关注律动。律动是课堂的兴奋剂。体态律动是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肢体语言对唱歌教学起着积极的、有效的辅助作用。不但能通过手势、动作帮助学生解决歌唱中的音准、节奏问题,还可以通过舞蹈、表情等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准确、有效地表情达意。教唱歌曲《洗手绢》时,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的大意进行简单律动,形象地做了红太阳、白云彩、洗手绢等手势动作,学生不但很快的记住了歌曲,还明白到妈妈平时的劳动是多么的辛苦。学生对歌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他们对歌曲情感的理解,进而准确地抒发情感,使学生的歌唱与表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在演唱时能准确地表现歌曲,唱得更动听。
三、善用激励评价,让孩子的歌声更动听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激励能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在教唱歌曲《春天来了》时,我邀请了一位学生独唱,她的声音特别的小。我轻轻地走到她身旁,搭着她的小肩膀,对全班说:“老师刚才把耳朵贴近小婷同学,聆听她的歌声,唱得真好,真是一颗跳跃的音符,可是只有老师能欣赏到这么美的声音,其他同学不能欣赏到,真是太遗憾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听这美妙的歌声?”这时候全班都说要听。我说:“好,下面我们掌声再次请我们的小婷同学演唱。”我微笑地对着她,轻轻地说:“加油!相信自己!”并给她竖起大拇指,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她。顿时她变得更自信了,演唱时自豪之感油然而生,声音响亮了。由于小婷同学的改变,班里的学生也开始一个个争做活跃的音符了,可谓一举两得。
在教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时,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我问全班,我们歌曲中的小杜鹃是怎样叫的?大家不约而同的唱:“咕咕咕咕”!我瞪大了眼睛说“同学们,太棒了,唱得真好!”我夸奖同学们的声音比小杜鹃还动听,并让他们把这美妙的歌声传遍学校,他们非常的激动,大家都站了起来,我顺势评价了同学们唱歌的姿势,我说:“你们这样的姿势,唱出来的歌声可比小杜鹃、百灵鸟更好听呢!”随着伴奏音乐一响,同学们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稚嫩美妙的童声在校园里绕梁三尺。作为音乐老师的我,能不感动吗?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激励的评价语言,更是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以愉悦的心情去主动学习,从而使课堂生花,为教学增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哪怕只是一两句话,对一个学生树立自信意识也是极为有益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赏识与赞许,要及时送上充满激励的评价,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增强自信心,检验成功的快乐。也只有这样,歌唱教学才会折射出智慧的光芒,实现有效教学,让孩子把歌唱得更动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