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与教学理论的差异性探讨
2019-06-11张竹
张竹
【摘要】声乐演唱是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成果,在数千年的声乐演唱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声乐演唱艺术也成为灿烂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声乐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声乐教学理论也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如今声乐教学已经成为一门具有较大实用性的博大精深的学问。应该看到无论哪种观点都是为了促进声乐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笔者针对这种差异性进行研究,浅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声乐演唱;声乐教学理论;差异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声乐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是中国千年来的文化结晶,被传唱至今,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使得声乐文化丰富多彩,深受人们喜爱,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如今更是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但在这中间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方是以音乐演唱家为代表的声乐演唱派另外则是以音乐理论研究为基础的声乐教育理论派。这两大观点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造成声乐界出现了两种不同声音,矛盾重重,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声乐学科的发展,这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相信大家在教学中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些有着优秀的嗓音,但却无法在声乐学习中显得很优秀,而一些显得平凡的且能在声乐学习中有突出成就,其实原因有很多,但就其主要进行分析,声乐教学的方法并不是适合每个人,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教学。相对于声乐演唱,声乐教学就是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声乐研究,以期培养更多的优秀演唱家。或许很多优秀的演唱家也是声乐理论的研究者,当然有些人可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演唱家还是理论研究者,这只是作者个人观点。
一、就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的差异性分析
虽说这两者存在差异,但是究其本质都是要促进声乐文化能够得到拓展,提高声乐文化影响力。只有对这两者的差异进行本质上的分析,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才能让二者相辅相成,促进声乐文化的发展壮大。
(一)声乐演唱主要是内心情感的抒发,强调感性,声乐教育理论则是客观的研究,强调理性
不同的声乐演唱者在唱同一首歌时带给我们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才有了原唱和翻唱之分,因为声乐演唱是將感情通过歌声传递出来,引人共鸣。在心情不快时,听一首愉快轻松地歌曲会让我们忘记先前的不快,放松身心去听歌。为什么翻唱永远无法超越原唱?很简单的道理,原唱者的主观感受,是旁人无法体会的,歌声传递地情感是歌手发自内心的感受,这还与原唱者经历有关。举个简单的例子,一首歌无论是谁唱曲调都是一样的,因为曲子的音符是固定的。相对于声乐演唱,声乐教学理论主要是帮助人么学习音乐,将人们引进音乐殿堂,畅游音乐世界,这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同样也是基础过程。所以要说差异性的话,就是一个是大众的,具有具有普遍性,另一个是因人而异,与众不同的,具有独特性。
(二)声乐演唱重心里感受,声乐教学理论着重表现为生理行为
这个差异看似抽象,实际上也很好理解。我们都知道唱好一首歌完全靠嗓音是不够的,真假音的变换,都需要同时利用声带、嘴型和鼻腔等器官协调发音,这是唱好一首歌的关键,也是一个真正歌手所必备的。这些其实说的就是声乐教学理论,它就是强调对这些器官的利用,来完成一首歌演唱。
但是声乐演唱则与之不同,虽然演唱同样是离不开对声带等器官的利用,但是在演唱时,每个人因演唱一首歌的感受不同,对声带的控制存在差异,这就变现为一种心理情绪,心理情绪的不同演唱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另外,每个人的因经验的差异,对演唱技巧利用也有着差异,同样会影响到歌曲的演唱效果,这也表现为心理感受对声乐演唱的影响。
(三)声乐演唱多表现为随性抒发,表现为自发、多变,但声乐教学理论则是严谨,表现为稳定,持久
声乐演唱不同于声乐教学,它主要是让人获得一种愉悦感,有人在心情不好时唱歌,消磨不快情绪,也有人在心情大好事唱歌,向周围的人传递高兴的情绪,带动周围的气氛。这种就表现的自发和多边性,特别是对于专门的演奏者,情绪直接影响水平发挥,只有在唱歌时自由灵活,才能将声乐演奏的完美,让听者享受声乐美。
声乐教学理论不是为了让人去享受声乐,而是去享受学习声乐的过程。学习声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如何将声乐的美开发出来,给别人带来享受。正因为如此,声乐教学知识是通过长久的声乐知识积累、理论归纳补充完善,形成一套独特有效的教学理论来培养声乐人才。
二、如何将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完美的结合
其实大家都知道,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是声乐学科发展至今所演化的两个分支,因而在本质上都属于声乐文化,只是用不同方式来对声乐文化的进行发展探究。所以虽然二者之间差异性很大,但并不代表不能将二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实现声乐文化的跨越发展。
(一)声乐学习可以循序渐进,交叉教学,逐渐融合
这是个关键而有很复杂的过程,两者之间差异很大,要想在教学中融合这两种方式并不简单。所以在教学中要慢,比如说先通过理论对基本知识讲解,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声乐演唱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带着学生去感受声乐演唱的美感,那种心灵情感的抒发,这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也让学生对声乐演唱有了直观感受。对于这个过程要长久的坚持,可能在开始效果不会太明显,但只要坚持,就会引起质的变化,学生会在无形中对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有很深的感受,更能够培育出完美的声乐人才。
(二)在结合声乐理论的基础上有着创新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任何事情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声乐演唱也是一样,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正如不同人读哈姆雷特一样有着不同的感受一样,不同的人声乐演唱也会有着差别,声乐演唱虽说是建立在声乐理论基础上,但并不是说要一成不变。它可以结合自身优势,抒发心灵情感,引起听众共鸣,这才是声乐演唱的目的。
三、对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研究的目的
分析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对差异性进行分析,并为了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进行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结合分析,就是为了实现对声乐文化的发展。声乐学科分为两支,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声乐文化研究,深入分析,以期用这种方式推动声乐文化扩展其影响力,加深人们对声乐文化的了解。虽然,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观点之间存在差异性,但这并不能阻碍声乐的发展。主观感性和客观理性二者集合,做事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四、总结
无论是声乐演唱还是声乐教学理论的核心都是声乐文化,这种差异性的产生主要是人们对声乐的研究方向的差异,导致结果的差异。在声乐学科的学习中,不同的人对声乐看法和喜好也是有着差异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创新,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一直存在,但二者不仅是属于声乐学科,其核心都是声乐文化,而且声乐演唱是建立在声乐教学理论之上的个性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只有掌握了这些共性的东西,才能让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陈玉.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及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5).
[2]程立涛.论加强“两课”教学理论建设的必要性[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S1).
[3]马云思.高校钢琴教学理论的对外借鉴[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5).
[4]赵金霞.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观点的差异性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