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校园欺凌研究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2019-06-11刘丽琴
【摘要】本文对国内校园欺凌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校园欺凌;文献;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校园欺凌,是攻击行为的一种特殊模式。它发生在校园,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攻击行为。在以下的一些情况下,我们可以说一个学生遭受了霸凌:长期重复地暴露在一个或多个学生的消极行为下;这些行为发生在权利不平等的受害者和施害者之间;这些欺凌行为可以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语言上的”(比如骂人中伤、激惹他人、威胁、散布谣言),其他行为如做鬼脸、社交孤立也包括在内(Olweus, 1993a)。区别于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具有反复性和持续性的行为,它包括身体暴力、精神上的侮辱、激惹等形式。
校园欺凌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教育学、心理学交叉课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在2016年4月国务院督导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里,将校园欺凌定义为“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普遍存在的校园欺凌正在摧残着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许多校园欺凌事件如“中关村二小”“延庆二中”事件都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基于我国校园欺凌研究现状,本文将对近十年国内校园欺凌的文献进行时空分布、研究热点分布、中外研究对比等方面的分析,为以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陈美超等人研发的Citespace V 信息可视化软件和Excel,对中国校园欺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聚类视图和热点分析,揭示研究脉络和前沿变化趋势。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来源,以标题“校 园欺凌”搜索分析研究了从2008年到2017年以“校园欺凌”为题的文献,数据库选择期刊、教育期刊、学术辑刊、硕博士和会议论文,得到的有效数据902条。在Citespace中,將timeslicing设定为2008—2017年,year per slice设置为1年;node type选择了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等;选择阈值的标准是每年中高频出现的前50个词(Top=50)。
二、校园欺凌研究文献的时间、空间分布
(一)时间分布
从发文的时间分布上来看,从2008年到2014年,与校园欺凌有关的研究发文量都在10篇以下。而在2016年,发文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以逐年翻倍的趋势达到年载文量586篇。此趋势显示,“校园欺凌”成了近期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并有持续升温的趋势。
(二)地区与研究机构分布
研究机构以师范类院校和教育学相关的研究机构为主;发文量排前列的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湖北、江苏、辽宁等地。由此看来,教育水平、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对校园欺凌行为越重视。
校园欺凌发文机构前十及其所在地区情况统计如下:华东师范大学(上海)18篇;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7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5篇;南京师范大学(江苏)12篇;华中师范大学(湖北)10篇;黑龙江大学(黑龙江)10篇;沈阳师范大学(辽宁)9篇;华东政法大学(上海)8篇;辽宁师范大学(辽宁)7篇;鲁东大学(山东)7篇。
三、校园欺凌研究的热点和演进
(一)热点研究内容
在对关键词的处理中,使用Citespace软件(threshold=20;topN=50),分析热点的演化关系,我们得到节点数为98,连线数为113,密度为0.0238的可视化图谱。节点的大小代表了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连线的粗细代表了各关键词之间的关联 程度。从表1高频词的统计表来看,我国校园欺凌研究主要集中在:
(1)校园欺凌的治理对策。治理方法主要选择从法治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督导方面出发。(2)校园欺凌的预防,研究者多选择从学生心理健康、施暴者为出发点。(3)校园欺凌的方式和内容。在众多校园欺凌方式中,比较突出的是暴力事件和网络欺凌,还涉及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对策、校园欺凌的心理干预。
从排名前五的作者,对比发文量前十的机构,可以发现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者聚集程度很高,而作者之间的关联很低。说明研究者之间学术性交流较好,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学术中心。
校园欺凌相关研究前五作者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高德胜5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冬梅4篇;湖北师范大学冯帮3篇;山东省沂水县职业学校王道坤3篇;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靳玉乐3篇。
(二)核心文献分析
对知网关键词为校园欺凌,按照相关度排序前500的文献进行分析。通过文献互引网络在其中挑选出(被引频次>50)6篇文献分别是:《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心理学报》);《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解决对策》(《青年研究》);《小学儿童欺负与人格倾向的关系》(《心理学报》)。
现阶段国内校园欺凌的文献多利用问卷调查,描述校园欺凌现象在中国校园中的存在现状,关注点多集中于:
(1)发生的形式:言语、身体欺凌等。(2)发生的普遍性:在中小学生中发生的比例以及性别差异。(3)施害者与受害者的特质:家庭教育方式、人格特点、学习成绩等。
《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中,研究者用问卷的形式对小学中欺凌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用行动研究法Action Research对济南市一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五周的干预实验,正对学生上学放学路上发生的欺凌现象,研究者采取了质量环(Quality Circle)、自信心训练、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技术和需求表达训练的干预方法,显著减少了欺凌现象。《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解决对策》则从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出发探讨了社会、学校、教师和同辈学生应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小学儿童欺负与人格倾向的关系》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研究了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人格特质,进行了关于欺负或受欺负发生概率对儿童性别、年级和各人格变量的 回归分析。
(三)中外研究对比
1.研究主题的对比
在国外的研究中,“受害者”是一个热门的研究主题。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对“受害者”的关注较少,更多是关注欺凌者/施暴者的特质与其所处环境。其次,在解决校园欺凌的对策方面,国外研究者热衷于个体的心理矫正,而国内研究者倾向于法制教育与管理层面的对策。
2.研究方法的对比
相比于国外学者常用的研究方法,国内的学者比较缺少的是对已有文献进行统合利用,比如元分析。主要原因在于相比国外,国内欺凌研究较少,数据的累积还没有达到一个爆发点,导致文献数据二次利用较少。
(四)未来研究展望
1.研究内容的本土化
Olweus教授在其发表的《学校中的攻击——欺负者与替罪羊》中,系统地对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不论从施害者和受害者雙方权利关系,还是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都是多种多样、复杂的。同时,在校园欺凌中,旁观者(bystander)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芬兰学者Salmi valli编制了“参与者角色量表”(Participant Role Scale),将旁观者分为协助者、强化者、局外者和保护者四种角色。也就是说,受害者、施害者、旁观者、外界环境的特点及相互作用,是整个校园欺凌研究的基石。而在当今中国的未成年人中,还存在着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城市儿童,他们所处环境更加恶劣,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帮助的机会更少,也就越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因此,基于中国现状,将已有的研究对象本土化,是非常必要的。
2.研究内容的多样化
国内校园欺凌研究起步较晚,社会和政府也是从近年来才开始关注,但作为一个全社会都关注的现象级话题,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内容也将多样化:校园欺凌的新形式——网络欺凌;大众媒体影响——亚文化的出现;干预的有效性——基于多种干预效果的研究等主题将会成为以后的新热点。
四、结论
本文通过引文分析和可视化分析,对国内近十年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且与国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校园欺凌在2016年得到了爆发性的关注,发达地区研究机构对校园欺凌关注度更高。但因为关于校园欺凌属于新热点,所以研究较少,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并不多。
参考文献
[1]任海涛.“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2).
作者简介:刘丽琴,女,1992年生,四川成都人,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