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探究
2019-06-11丁菊英
丁菊英
【摘 要】 高中政治新的课程标准在结构与内容做了重大的调整,在教育教学目标上从原来三维目标提升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既具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跨学科的综合性,又具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做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性,从价值取向上看,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更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重注自主学习展示、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所以,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每一个政治学科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地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情境教学 自主学习 行为逻辑
通俗地说,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能依赖直接经验获得,而是有赖于其学习的学科,采用特定的学习方式,是需要特定的学科知识来证实的、凭借学科课程的特点而孕育出来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生活情景中,要养成这种素养,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一个又一个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主题或项目中通过体验、探究发展来构建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己的品格。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素养,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在情境教学中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习是人和真实生活情境之间持续而有意义的互动,换句话说,核心素养是一种应对现实生活挑战的能力,学校教育要发展学生的这种能力,就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是应该依托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持续互动中理解学科知识,掌握学科技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对真实生活情境进行加工,在开放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训练与发展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执教《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第四框“民主监督 守望公共家园”时,就可以通过情境设计,把真实的生活场景搬进课堂,让学生真正学会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培养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素养,努力让课堂走向学生的生活。比如情境:1. 播放《焦点访谈》栏目的视频,介绍面对身边的污染现象,我们可以通过随手拍照片,上传到政府网站,来监督当地环保部门。情境;2. 结合图片,详细介绍民主监督的步驟——确定目标——设计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3. 在讨论发言环节,学生可举例身边存在的问题,如校园周边商贩破坏环境卫生的问题、学生家里拆迁得不到安置的问题、学校路口人行道红绿灯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等,教师可以通过本课的情境教学让同学们有了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担当。
二、在自主学习中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命世界的联系,做到明确目标主动学、端正态度自觉学、培养习惯勤奋学、讲究方法高效学。即观念上想学、情感上乐学、行动上会学。在认知、情感与意志的和谐而充分的发展中生成核心素养。课堂生态的根本性变化,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交流、合作、反省、领悟、自我调整、自我强化中学到的不是僵化的结构性的知识,而是活起来、动起来的知识,例如:在《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自主学习教学中,以当下社会的旅游热为话题,结合同学们自己的旅游经历,可以通过设计一:“人在旅途”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们自己描述“泉州我来了——我的旅游见闻”,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身边的消费问题,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设计二:通过“写一写我的旅游计划书”的活动探究,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形成理性、科学、合理消费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学以致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打下基础。
三、在行为逻辑中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行为倾向,教师通过给学生设置他们需要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问题和提供解决方案的特定情境,让学生在探索和表达中呈现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为他们在将来真正面对类似情境的行为选择提供支持和根据。
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呈现逻辑,教师要从学生能够明确的角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实质内涵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所以,在课堂评价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所呈现和表达的学科内容,同时必须关注学生表达和呈现的基本逻辑,关注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遵循的理论根据和内在逻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切换身份,既能清楚自己作为教师的引导者立场,也能理解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逻辑。基于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学生呈现的思维逻辑可能是不完美的,有些时候甚至存在明显的瑕疵或者片面性。但只有理解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才能为他们的思维改进提供有针对性的引领。比较恰当的方式,是让学生充分呈现其思维逻辑,然后进行引导性追问:“你说得不错,也很有想法,但好像还有一些东西你还没有注意到,对那个问题,你是怎么考虑的?”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就能更为顺畅地到达更加开阔的层次和水平,这对学生思维力的提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课堂是师生精神相遇的地方,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让学生享受到课堂教学的思维之美,提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教学的更高境界,也是教育的本质回归,著名的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在一篇文章中说:“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是牵引,力在这里紧绷,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必须站在学生的中间,把学生当作一个鲜活、独立的个体,让自己的教学活动适应学生,在高中的政治课堂上真正地去培育和养成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陆文婷.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 万书桓.“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