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觉与联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019-06-11陈翠萍

北方音乐 2019年4期
关键词:联觉听觉初中音乐教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发强烈,审美欲求与日俱增。音乐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表现形态,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其所传递的思想、精神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基于听觉与视觉相互渗透的联觉,是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散发了其隐含的魅力。本文在对听觉、联觉概念作出简述的同时,着重就听觉与联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听觉;联觉;运用

【中图分类号】G688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概念论述

最早源于古希腊语的“联觉”,译意为共同和感觉,是一种特别的认知现象。它基于神经感知状态,通过刺激人体的某个感官或感觉区域,产生的一种性质迥然不同的心理现象。某种维度上讲,联觉属于一种条件反射现象,是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又如红色与太阳、火焰关联、蓝色与碧空相连等。时至今日,学者们对“联觉现象”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见于弗兰西斯·高尔顿在《自然》杂志上的发文。德国美学家费歇尔认为,各个感官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感官的分支,多少能够相互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应、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根据我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释义,联觉就是不同感官之间的相互沟通。音乐本身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在具有联觉功能的受众看来,其亦能触发味觉等感受,最常见的表现形态有色、听联觉、形、色联觉、语、色联觉等。将听觉与联觉运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内涵的体悟,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思想情感,继而发挥重要的教育价值。

二、听觉与联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基于动觉联觉

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的节奏、速度、力度都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具有运动的特点。而且,在原始社会和现在的很多少数民族,音乐也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以歌舞乐一体的形式存在的。在音乐教学中把听觉与动觉结合起来设计音乐体验活动,对学生体验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旋律的起伏、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往往能有着很好的效果。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运用听觉与动觉进行课堂设计主要体现在律动和舞蹈两个方面。在湘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七彩管弦”这一课中,运用听动联觉的方式来设计欣赏海顿《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在聆听这一音乐的同时,教师根据音乐的音高起伏变化、乐句的重复发展和最后力度的突然变化,用简单的手势和体态表现出来,这样学生不仅能用听觉来感受音乐,同时通过教师的手势和体态的变化,更形象地感受了音乐的基本要素,理解了作品乐句发展和主题重复,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基于图像信息

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视听信息很好地保存下来,并形象地将之传递给受众,进而触发了他们的心灵感受。在现实中,作为生动的视觉艺术传达语言,图像与声音的组合构筑了人类视听世界,并成为人们生活形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像本身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信息,具有生动性、直观性等显著特点,基此构筑的真实生活场景,对学生感官进行综合刺激,潜移默化中触发了他们的联觉反应,正是这种视觉与听觉的感官渗透,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感受,使之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同时还有助于丰富其认知结构。事实上,眼睛是通往心灵的窗户,让人充分领略音乐艺术的美感,并在“耳朵”的理性分析下,转化为某种理性和感性杂糅的信息,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可根据教学作品需要,合理选择图像素材,营设真实虚拟场景,触动学生心灵感受,并促进他们相互交流,使之获得更多的感悟。在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由于作品的时代以及所表现的情感距离学生太遥远,学生在体会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欣赏时,可以出示凄惨的沿街卖艺人的画面,这样学生聆听的时候,就容易联想到瞎子阿炳的凄惨生活情境,与音乐产生共鸣。在听三段体的音乐时,可以出示风景图片来表示三段体的结构,在听变奏曲式时出示一个人变换不同发型的图片,使学生将抽象的音乐曲式结构转变为形象的认知。

(三)基于动态媒体

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通过特殊处理的数字信息,刺激人们的视听感受。音乐本身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善于用耳朵去领悟作品内涵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但却未能充分将之审美呈现出来,还需运用联觉挖掘更多的音乐魅力。基于听觉与联觉运用的初中音乐教学课堂,应充分利用动态媒体优势,通过立体、真实、形象的画面刺激,引导学生深刻感悟音乐作品中所富含的思想、情感,使之忘乎所以地沉浸其中,并从中获得快乐、认知,激发他们参与音乐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音乐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十分抽象的美感,并不擅长情感、情绪的清晰表达,而基于动态媒介,可将其中蕴含的内容更加具体、深刻地表达出来,提升了学生的理解深度。在欣赏格什温《蓝色狂想曲》的第一主题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闭目聆听,思考演奏的乐器是什么?单簧管的演奏给你留下哪些最深的印象?并找出音乐中的爵士因素,让学生为第一主题取名。复听时,音乐配合动画播放,学生欣赏的兴趣大增,由于音乐更加直观,所以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很好地理解了这段音乐的风格和主题。

(四)基于实物道具

音乐作为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质是情感体验,在学生即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精准塑造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美的情感。对于多数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值成长发育的关键期,显现出了独特的个性特征,对抽象事物的认知尚有不足,情感体悟有待升华。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将色彩斑斓、真实生动的实物道具引入运用,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成长規律,将抽象的音乐形态具象化,熏染了学生丰富情感,因而备受欢迎。据实践发现,与音乐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直观道具的运用,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感知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因而是释放其主观能动性的有效路径,同时还为扩展其音乐想象力奠定了基础。具体而言,教师应根据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自己动手或组织学生动手制作鲜明、可爱的实物教具,活化知识课堂,增添趣味性,实际收效必将得到明显改善。音乐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以学生即有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合理运用教学设施,可以刺激学生听觉与联觉,使之情感、思想认知得以升华。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制一些打击乐器,用小水桶和气球做鼓,用易拉罐和沙子做沙锤,用一次性餐盘挂上铃铛做成铃鼓等,在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者单纯的打击乐声势练习中,大大提升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学生也收获了满满自信和对音乐探索的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听觉与联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十分重要和必要,其作为一项系统化课题,在具体实践中,可充分利用动觉、图像信息、动态媒体、实物道具等作用,营设良好情景环境,激发学生感官感受,提升他们的认知共鸣。希望更多的音乐教师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践行举措。

参考文献

[1]陈高兰.浅析音乐欣赏教学中“联觉”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7):104.

[2]任恺.音乐课堂教学中几个重要环节的心理学诠释与启示[J].中国音乐教育,2018(1):4-8.

[3]杨梦瑶.视听联觉:突破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樊篱[J].艺术评鉴,2017(23):121-122,130.

作者简介:陈翠萍(1969—),女,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山西师范大学大学音乐学院04级音乐学专业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学、识谱教学和合唱教学。

猜你喜欢

联觉听觉初中音乐教学
你是联觉人吗
你我脑中所映,是否同一月色?
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歌唱心理感觉对歌唱的作用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准确的心理节奏带来听觉美感
奏响低年级节奏教学“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