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06-11夏轩
夏轩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已经从工业化时代迈向信息化时代,在各领域中信息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工作中获得显著的成绩。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经济管理工作中,可以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当前,在我国经济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已经受到普及。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经济管理;应用
现如今,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经济管理体系中逐渐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各领域中信息化技术和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融合日益紧密。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企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最后分析信息化技术在经济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一、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发展现状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较低
现如今,我国缺少在经济管理上的专业人才,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管理质量较低。许多企业经济管理都是兼职或者挂职的,并不是专业人员,尽管节省人工成本,但是对总体经济管理水平造成影响。即便我国大多数企业投入很多精力在信息化建设上,获得显著的成效,在管理水平以及信息化技术水平上都在行业内处于遥遥领先水平。然而我国大中型企业中这样的企业也只占据75%,所以我国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不高。
(二)经济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较为粗放
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管理理念仍旧有待提升,并没有及时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许多中小型企业只是粗略的理解经济管理,只是注重企业业务和经济总量的日益增长,但忽视了经济管理对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济利润的作用,造成有些企业经济总量上升后出现严重亏损的情况。[1]此外,经济管理模式仍旧不先进,手段缺乏多元化,尚未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总体模式较为粗放,不能高效实现从管理上获得效益的目标。
(三)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需要构建基于企业层面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应该将每个部门的子系统兼容在一起,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唯一性。利用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从根本上实现信息的跨网络及跨系统共享和访问。重视经济管理信息和建设成本河段,为企业管理者决策和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企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实现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信息化环境中,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实现建设信息化。一方面,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在进一步加快,拓宽市场范围,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形成一种以市场竞争、科技以及人才为主的竞争,加大企业的压力。我国企业不只是要在其他国家市场上获得竞争力,还要在我国市场上取得竞争,因此,必须要合理利用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整合信息化资源,实现信息化经济管理。另外一方面,以企业内部发展为出发点,为了促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管理模式以及业务流程的改革,提升企业的随机应变能力、竞争能力自己创造思维能力。企业必须要实现从经济体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增长方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二)重视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否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信息化建设。企业在不断增强信息化管理时,首先应该比较信息化预期收益以及信息化预期费用等方面,防止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强的盲目性。此外,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投资方面,应该准确把握投资机构、重点以及方向。[2]企业投资结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投资结构也是不同的。信息化投资具备持续性的特征,所以企业需要确保信息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够提高。
三、信息化技术在经济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根据我国发展的现状,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尤为重要的,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渠道。[3]下面就为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提出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职能,促进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是相当复杂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际工作在开展中设计多个专业及领域,同时还要构建多个部门开展每个环节的工作,要想贯彻落实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协调这些工作。[4]因此,有关政府的领导能力及组织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确定所有部门的职能,互相之间交流协作,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经济信息化建设落实到位。所以政府职能在我国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有关政府部门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在实际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出其对工作的组织能力。
(二)促进信息化网络的建设,实现网络和传媒的相结合
随着各行各业普遍应用信息化技术,其在存储、处理信息方面都展现出很强的能力,但实现这些功能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5]因此,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时,也要构建全面的信息网络,进而为农民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将信息网络和传媒相结合,扬长补短,进而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传播和供应途径。
(三)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团队的建设
要想提升经济管理信息技术能力,必须要使我国各地区的农民大致了解信息化技术,并且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提高农民的信息化专业素养;不断优化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部门的工作岗位结构,而且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有关技能培训;为信息化建设组建一个高素质的工作队伍,选择了解信息技术的人才加入到团队中。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资源信息和共享在信息化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制定统一化的信息标准,不断促进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站的整合,更好地实现公共数据信息的共享,综合运用不同形式积极主动和社会多方力量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通信运营企业以及广播电视媒体等等单位,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将信息网络成本控制在最小化,而且通过低成本的方式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進而使得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充分发挥出重要作用。
(四)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提升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提升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对推动企业经济管理发展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构建信息安全体系。首先,落实网络信息安全整改项目的开展,扫除网络中所有的危险隐患。[6]然后,增强企业员工信息安全知识培训,提升员工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加强抵制网络黄色暴力信息的能力。最后,选拔优秀的网络安全技术人员,为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涉及多个部门和专业,所以有关政府的领导能力及组织能力在信息化建设中起到无法代替的作用。并且有关人员和部门也要根据我国现阶段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实际情况,进而探索出和经济发展相符合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方式。只有将信息化技术和技术相融合,才可以为信息提供传播的途径,进而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及经济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瑞琴.大数据技术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1):127-128.
[2]王晓琴.信息化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8):197.
[3]孙建辉.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与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7):17.
[4]朴美善.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7(33):91-92.
[5]赵尚梅.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7(18):22-23.
[6]王树珊.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0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