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华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影响

2019-06-11赵琰

知识文库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艺思想形神文艺

赵琰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哲学、美学和艺术的结晶。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发展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独立文化之一,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的发展历程,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国现代的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在文艺本源论、文学创新、形神关系方面都给现代文艺思想以深刻的启迪,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1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综合,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集成。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特色和民族风貌的最集中的体现和象征。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文化,还包括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而且这只是广义上的中华传统文化,再向下细分,中华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诗歌、散文、词、散曲、戏剧、书法、绘画、中医、民族音乐、对联、灯谜、酒令游戏等。此外,中华传统文化也包括汉族以外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被人们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继承下来。

经历了历史上长期的发展之后,直到今天,中华传统文化依然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2 中华传统文化在文艺本源论方面对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影响

现代社会,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现代文艺的发展,需要有先进的思想做引导,才能保证文艺发展的方向是向上的、先进的。可以说文艺思想就是文艺之灯。中国传统优秀文艺思想是当今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文艺的本源是文艺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社会主义文艺思想认为文艺的本源的人民的生活,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人民,这就是文艺的创作本源。毛泽东同志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在古代,对文艺的本源是人民的生活的这一点也多有论述。春秋的孔子提出了“兴观群怨”的诗论,其中的“观”指的是“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也就是诗歌可以起到帮助人们认识和考察整个社会的政教、民情风俗的作用,战国的屈原在《离骚》中高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反映了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倡“文源于道”,而要认识道,就需要“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唐代的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在总结创作经验时,着重谈到文学创作与现实的关系,得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结论。这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进一步说就是人民的生活。“为时而著”,对于读书人而言,它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北宋的欧阳修告诫文人要“关心百事”,王安石主张写文章要“以适用为本”、“务有补于世”,希望文人能“农夫女工之事无所不问”。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强烈反对当时流行的空疏文风,在他看来,文章的价值在于“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实际上是提倡写文章要贴近和关心民众生活。这种现实主义创作文艺,和今天的社会主义人民本位文艺思想一脉相承。

3 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学创新方面对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影响

毛泽东同志既是革命家,也是个浪漫主义诗人,他曾提出“光搞现实主义的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李白、李贺、李商隐,搞点幻想”,他还说过“象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应该‘标新立异,但是,应该是为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为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越多越好,不要雷同。”他提出文艺仅仅求实还不够,在创作上还需要有创新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把创新摆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也点出了创新的来源。富有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必然会有其独到的创新之处。西晋的陆机在《文赋》中提出:“必所拟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虽杼轴于予怀,忧他人之我先。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他认为写作态度要严谨,不需要同于前人,更不能抄袭。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几次论及《楚辞》的特点在于一个“奇”,也就是善于创新,他在《文心雕龙》中说“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同一个时代的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提出:“习玩为理,事久则渎。在乎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进一步点出了创新的重要性。明代的公安派首脑人物袁宏道在《叙竹林集》中提出“弟小修之诗,……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把文學创新看的无比重要。清代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新也者,天下之事物之美称也。

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袁枚对文学创新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且夫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诗者,人之性情耳。近取诸身而足矣。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赵翼疾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以说振聋发聩,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中的创新理论,有很大的影响。

4 中华传统文化在形神关系方面对社会主义现代文艺思想的影响

毛澤东同志在曾说过“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实,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习近平同志也说:“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毛泽东是在从现实与理想的关系阐发文学描写典型性的意义,习近平提出了文艺的灵魂。从历史上看,这是对我国传统文艺理论中的“形神”论的继承和发扬。

我国传统文艺理论中的“形神论”,产生于战国时期,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提出,人应该“外其形骸”,做到“形残而神完”。开我国“形神论”之发端,并定下了重神轻形的基调。稍后的荀子在《荀子·天论》中说:“形具而神生”,是说人的躯体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人的心理又是由躯体所派生的,人的身形成了,也就有了心理。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对形神论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淮南子·道应篇》中说“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而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淮南子·泰族训》中说“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和庄子比起来,更加全面。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从自身创作的实践总结出了以形写神,提出了“传神”说,稍后的南朝画家宗炳又提出了“畅神”说。南宋的严羽对传统的“形神说”作出了总结式的表述,他在其《沧浪诗话》中说:“诗之极至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严羽不但提出了“入神”说,而且还严密地论证出了“入神”的途径和方式。他说诗要入神,一是要“惟在兴趣”。二是要“惟在妙悟”。严羽的论述,可以说是古代形神论的集大成。而现代文艺思想从人民本位出发,认为“形”和“神”的结合,作为典型化与中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其要点不在于“兴趣”和“妙悟”,而是在于文艺工作者深入到人民生活中去,最后成为人民大众的“忠实的代言人。”简而言之,“形”与“神”的统一,其基点就在于“人民”二字。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的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从其继承性上来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华传统文化在各个方面都给现代文艺思想以深刻的影响和启迪,现代文艺思想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思的因素,又在其基础上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从将文艺思想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

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研究——习近平文艺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项目序号:L18CZW003。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文艺思想形神文艺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1942,文艺之春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
浅析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文艺思想
习近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赵养军·老兵石屋
老子古今观念下的道论思想与文艺思想
“以形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