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手段对在物流流通加工课程中的应用
2019-06-11罗梓宁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成本不断的降低,也让各类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而日常生活中,对信息化技术的依赖也越来强,信息化技术的更新、普及,也正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来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现代化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更为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高度交互、因材施教;信息量大、重现力强;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自主控制、操作简便等优势与课程整合,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模式,毋容置疑,这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而我国已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十五”期间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
关键词:信息化;微课;流程;计划;兴趣
一、信息化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1、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利用电子设备以及网络,就能在任何时间与地点中,搜索、查阅你所感兴趣的咨询,了解你所需的知识。
2、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习习惯
信息化技术的引入,转变了教学的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的学习方式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转变的过程。是一个令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学的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的使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会学”上,逐步要求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问题。
4、加强既视感,让知识变得生动
在对物品或者场景描述时,仅仅依靠语言和学生的想象,往往“讲的和想的”因为知识结构不同,得出的结果是会差异,但是利用信息手段可以将描述变得生动具体,特别是安全提示,利用图片、视频能更轻易的让学生接受。
5、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多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二、信息化技术在流通加工课堂中的实施
1、课前预习
学生使用手机、平板或者计算机,登录APP软件或者网站,提前观看课程的实操微课视频,并完成作业。同时对视频中的疑难点可以进行提问。教师登录管理账号,可实时监测学生的完成状态,解决疑问,通过数据的分析,为课堂开始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课程开展
课程开展分为以下5個步骤:
(1)情景导入
播放素材让学生观看动态图片和微课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意见。
(2)自主探究
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根据短片的内容,写出摘果式的流程,以及完成分拣对比表格。
(3)强化重点
导入微课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已经大概清楚了摘果实分拣的流程,通过观看具体的操作流程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掌握流程;学生观看视频后,依据视频内容,对摘果式分流程的关键点进行提问,让学生懂得细节的重要性;学生回答问题后,邀请某以小组进行分步演示,能让学生们更直观的理解摘果式分拣流程,又能检查学生们掌握的具体情况。
(4)安全提示
在实训过程中,使用设备时,要注意安全,以防收到人身伤害。也要注意设备的轻取轻放,造成设备损害。
(5)任务驱动
依据实训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实训任务。在实训过程中,利用电子设备对整个实训任务进行视频拍摄,并在后期利用软件剪辑加工,形成作品展示。
(6)成果展示
小组实训完成后,随机抽取其中一个小组,展示拍摄的视频,学生们在观看其他组短片时既能通过发现别人的不足,改进自己,又可以在上台讲解分析作品时能锻炼临场能力。
(7)总结评价
通过小组上台分享实训过程的问题,教师对实训流程的评价,小组依据其他组的成果和教师评价,结合自身存在的不足,形成实训总结,改进自身的缺点。最后通过投票和教师建议,评出最佳操作奖,最佳视频拍摄奖,最佳讲评员,激励学生。
(8)课程难点突破
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不断修正、完善实训流程,最后学生通过小组自评、教师点评,归纳总结提炼实训总结,升华知识,有助于学生掌握摘果式分拣关键环节知识,快速而准确的完成整个实训任务。
三、信息化技术对课程的影响
1、教学有效果
教师通过在信息平台收集学生预习的数据分析,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有的放矢,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学,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疑难点的掌握情况,有针对的为学生讲解。而过往教学,教师只能依靠教师对课堂的把握,按计划实施教学计划,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2、学习有计划
学生在学习流通加工实训课程中,依据实训指导书,设计实训计划,并按部就班完成实训任务,利用电子设备对照微课视频,同时对实训流程的环节进行视频拍摄,并利用软件加工剪辑形成作品。在实训过程中有计划、有微课视频、学生清楚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同时自己拍摄的作品也能不断修正实训的正确性。而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只能依靠实训指导书和教师,按要求完成实训任务。
3、学习有兴趣
引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能让干涩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对知识分析讲解也更有力度,使抽象变得具体、静态变成动态,虚幻变成真实、想象变成可能,既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引导学生自行拍摄制作的视频,也能学生体会到当演员当导演的感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程有反馈
学生在完成实训后的作品展示环节中,需要对实训流程的每一环节讲解,通过视频,教师能看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现闪光点,结合学生讲解,师生能有效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四、总结
整个物流流程加工课程中,从预习到总结评价及课后反馈都利用APP,网络、电子设备、计算机、视频制作软件等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设备,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既需要信息技术给陈旧的教学模式带来活力与生机,又不可迷信新技术。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之中,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其分寸,做到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合理整合,这些整合还得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们快乐学习、主动学习的工具。
作者简介:罗梓宁,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