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的康桥,我的雨巷,看‘新诗’美的真谛”主题单元设计

2019-06-11聂菁菁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单元设计

聂菁菁

【摘要】在汉语诗歌从古代迈向现代的过程中,集中了各个时代文人墨客的智慧、才华,中国现代诗歌是怎样一步步萌芽发展?又有哪些诗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本单元拟通过现代诗歌在不同分期的发展特点,就徐志摩、戴望舒等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特点,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加深对徐志摩、戴望舒诗歌艺术特色的理解,在比较阅读中,学习现代诗歌作品的鉴赏方法,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关键词】汉语诗歌;单元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主题学习概述

本单元学习基于学生自进入高中以来已经对徐志摩和戴望舒的诗歌作品有所了解的实际,依托《再别康桥》和《雨巷》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两个专题进行:专题一,长篙漫溯——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分期及诗歌流派。专题二,曲径通幽——看志摩的康桥柔情和望舒的雨巷情结。

二、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现代汉语诗歌的起源与发展。主要诗歌流派代表诗人及其创作。你如何认识和理解徐志摩和戴望舒的诗歌中的情结?如何鉴赏现代诗歌作品,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

专题划分。专题1:长篙漫溯——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分期及诗歌流派。专题2:曲径通幽——看志摩的康桥柔情和望舒的雨巷情结怎样展现新诗之美。

专题1:长篙漫溯——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分期及诗歌流派。专题1概述:本次专题活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查阅资料,清晰地了解現代诗歌的发展分期及诗歌流派特点。结合不同时期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绘制诗歌发展图谱。并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交流自己的设计图,用直观的形式达到认知目的。直观、清晰地再现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历程。

本专题学习目标: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和主要的诗歌流派;能够依据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特点,通过“感受鉴赏”,综合分析现代诗歌的时代性和艺术性;了解不同时期现代诗歌风格特点,提高现代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你了解现代汉语诗歌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了吗?你最喜欢哪个诗歌流派,哪位诗人?请简要评价。你学过的现代诗歌作品中有这些诗歌流派的吗?你如何看待新事物的发展过程?

学习活动导入设计:白板展示诗歌。第一首胡適《蝴蝶》,第二首徐志摩《偶然》,第三首卞之琳《断章》,第四首穆旦《冬》。

学习过程:

环节一

自由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交流:任选一首,任选角度(押韵、意境、情感等),谈谈自己的见解。展示:集合智慧的结晶,由一位代表进行总结,求同存异,组内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小结:比较这四首诗,你看出了那些异同,其诗风不同的原因又是什么?

环节二

教师引导:再次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结合古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出介绍中国现代诗歌,提出前置作业问题——你了解现代汉语诗歌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了吗?学生展示课下学习成果。世纪初:新诗的“尝试”;20年代:徐志摩与新月派;30年代: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诗;40年代:穆旦与九叶派。组内讨论:你最喜欢哪个诗歌流派,哪位诗人?请简要评价;你学过的现代诗歌作品中有这些诗歌流派的吗?分享交流:毛遂自荐,各抒己见。延伸拓展:如何看待新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该如何对待新事物,尤其是新的文学流派?

环节三

独享思索的快乐——绘制独具特色的现代汉语诗歌发展图谱。组内交流评选,投影展示优秀作品。在小组互评中,巩固落实知识。

教学评价:课下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课前准备较为充分;课上主动大胆,自信展示,口语表达流利、准确、精练;能够准确把握诗歌发展脉络,对各个流派的诗歌有自己的鉴赏观点,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较强;个人在课堂讨论交流中能够积极参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专题2:曲径通幽——看志摩的康桥柔情和望舒的雨巷情结怎样展现新诗之美。专题2概述 :阅读徐志摩的诗歌集《志摩的诗》和《翡冷翠的一夜》,戴望舒的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诗稿》,重点关注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雨巷》等诗歌,了解诗人创作的分期及创作特色,正确认识和理解徐志摩和戴望舒的诗歌中的情结,寻找恰当的切入角度进行赏析,并尝试撰写赏析小品。同时,拓展研究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并从文学审美的高度认识“新诗”的美学意义,分享“新诗”美的真谛。

本专题学习目标:认识并走近徐志摩、戴望舒,了解其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不同的诗歌创作特色;能够辩证地评价时代背景和人生际遇对诗人创作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艺术创作观,知人论世;通过对比阅读了解相同诗人不同作品的艺术特色,掌握诗歌鉴赏的赏析角度和基本方法;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了解诗人通过诗歌抒发的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特定情感,正确理解“康桥”和“雨巷”情节。

本专题问题设计:如何认识和理解徐志摩和戴望舒诗歌中的情结?鉴赏徐、戴的诗歌有哪些路径?如何鉴赏现代诗歌作品?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分析现代诗歌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准备:预先用一星期的时间课外阅读徐志摩的诗歌集《志摩的诗》和《翡冷翠的一夜》,戴望舒的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诗稿》等。将自己喜欢的诗歌摘录下来。

活动一:自主设计学习活动板块(一课时)。徐志摩:新月派的绅士风情——创作分期、作品赏析、拓展阅读;创作分期、作品赏析、拓展阅读;全班分两个研究大组(康桥柔情组、雨巷情结组),每组专题研究一位诗人。

了解所属流派特点以及该流派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小组成员分工,分别对诗人的生平经历、文学创作、诗歌艺术特色三个方面进行信息检索,积累整合学习素材;小组用电子信息库的方式把本组所搜索的素材进行整合呈现;小组研讨:生平经历、文学创作、艺术特色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活动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两课时)

环节一:徐志摩——新月派的绅士风情。小组展示本组的电子信息库,从人物简介、家世背景、求学历程、文学生涯、婚恋情感等方面整体把握徐志摩的艺术人生,提供诗歌鉴赏的范例,介绍现代诗歌的赏析路径;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谈谈时代背景、求学经历、婚恋情感对诗人创作的影   响;指导学生尝试撰写诗评小品或自主创作一首即兴小诗。

环节二:戴望舒——现代人的情感体验,初恋是条幽深的雨巷。小组展示本组的电子信息库,从人物简介、家世背景、求学历程、文学生涯、婚恋情感等方面整体把握戴望舒的艺术人生;三条路径走进雨巷——时代语境路径、个人情感路径、现代文化路径;探究讨论,正确认识和理解徐志摩和戴望舒的诗歌中的情结。

活动三:(一课时)。智慧旋涡:小组选派代表交流——你发现的现代诗歌之美。归纳研讨:如何鉴赏现代诗歌作品?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诗歌鉴赏有无定法?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艺术价值如何界定衡量?方法背囊:把自己归纳总结的诗歌鉴赏方法制成框架图积累下来。教学评价:能够创造性地解读诗歌,角度新颖,语言凝练;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正确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信息的存储和共享;能够立足课本,有建设性地拓展解读诗歌,老壶装新酒;基本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对新诗的艺术特色有了一定的理解。

(编辑:李艳松)

猜你喜欢

单元设计
浅谈高中数学模块单元教学设计
论英语泛读教材的编订与设计
两轮载人自平衡车姿态测量单元设计
物理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课堂教学素养的培养
单元教学设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应对上海化学等级考试的思路转换和教学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基于对学科教学特质的把握
基于FPGA与ARM的智能合并单元设计
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
八年级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