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医学类高职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2019-06-11孙占东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措施课程

孙占东

[摘 要]随着我国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重视的不断提高,并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开展本行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使其在今后就业、创业能具有一定优势。以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从教育理念、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实践培养这四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探究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近年来我国政府所推动的重点项目之一。早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就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要做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年5月,国务院就推动高等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推出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高等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给予了充分的政策倾斜。我国各大高等院校也纷纷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就医学类高职院校而言,如今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其院校老师和学生更应该立足于行业前端,基于行业的刚需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高校人才。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学校开展的重要项目。基于医学类高校的专业特殊性,其在培养创业型人才时,还需要担负社会健康的责任。在疾病变化、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情况下,必须要建立符合学生实际发展的创新创业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2 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在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时,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制约其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5点:

2.1 缺乏对创业的正确认识,创业教育意识淡薄

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开创能力。在教育中,要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冒险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意识以及团队精神等。虽然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大部分高等院校仍然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也难以正确认识到创新创业的具体内涵,认为创新创业仅仅是等同于企业的创立。而且基于医学类高校的特殊性,医学院校的老师认为其教学目的时为了培养专业的医生,今后进入医护行业,并且医学专业本身就复杂,需要医学生付出更多的精力时间进行学习,所以医学类高职院校的教师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作为教学的首要认识,认为创新创业的教育应该在商科类的专业更为看重,对于医学生来说并不是特別重要。因此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仅仅是流于形式,局限于理论层面的知识灌输,并未带领学生落实于实践。而且教育课程、教育形式并没有根据医学特点而建立,仅仅是照搬别的学校的形式,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除了老师对创新创业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之外,学生也没有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因为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学制为3年,学生学习的时间本来就比本科院校少,甚至有一些院校还包括实习时间,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其毕业直接进入医疗单位就业就可,不需要考虑创业来进行就业。另外,很多学生认为只有学习好专业知识才是正道,而把创新创业活动视为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正是因为高校本身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照搬其他学校的教育体系,学生更是难以正确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

2.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待创新

教育课程是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也必须要建立合适的创业课程,这是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是照搬其他学校,其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公共理论课,并没有建立学生的实践课程。由于医学专业具有其特殊性,我国大部分的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创业课程并没有同医学专业相结合,导致二者相分离,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医学创业人才。

2.3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要有完善的课程设立之外,还必须要有强大的教师队伍来进行教育。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是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者,良好的教师队伍是进行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保证。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往往由学校的辅导员来担任,这些辅导员自身没有进行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也缺乏实际的创业经验,仅仅是在教学前进行了短期的创业培训,学习了一些创业的基本知识,在创新创业方面教学能力略显不足。由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多元化,并且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无法避免填鸭式教学,难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甚至会泯灭学生的创业热情,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根本起不到实际的帮助。虽然有一些学校会聘请当地成功的企业家来为学生进行教学,但是这类创业者又缺乏医学教学背景,难以从医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学,更不要说通过把握未来医学发展的途径,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了。

2.4 缺乏足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项理论性课程,其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学习。所以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必须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一些医学类高职院校在校内外建立了一些实践培育基地,但是因为其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所以这些实践基地规模小,较为分散,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的推动意义较小。

2.5 学生缺乏创业实践机会,缺乏有力的创业支持体系

由于我国医学类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形成正确的意识,并且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也没有足够的创新实践平台,使得很多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仅仅是局限于理论教学,没有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创业机会,从而导致了学生缺乏足够的创业实践经验。有一些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创新创业比赛,进行一些专题研究,但是这样受益的学生还是少部分,并且很多学生参加比赛仅仅是为了赢得名次,并没有把后续的创业计划付诸实践,从而使得很多创业比赛流于形式。除此之外,创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需要创业者集中精力去处理资金、人脉、政法等各种问题。医疗行业又与其他行业不太相同,其涉及医患的生命安全,而且要求具有相关的行医执照。所以医学类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困难,这时候就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国家给予更多的支持,社会给予更多的包容。但是因为学校并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创业机会,从而实际上难以培养一个优秀的医学类创业人才。

3 医学类高职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根据上文提出来的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有效的扫清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的障碍,本文具体提出了以下5点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因为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其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到实处。所以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学类高职学校创新创业的发展,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认识,学校的领导、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创新创业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实际的支持。其次,在对于学生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开设创新创业的公共选修课,从而树立其课程地位,着力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最后,还要将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学校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同医学专业的教育进行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在立足于行业的视角上进行创新创业。

3.2 高校领导做好带头作用

推动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发展,其学校的领导必須做好牵头领导作用,学校应该成立以行政领导为首,财务处、教务处、科研处、学工处、团委、后勤处、二级系部负责人和行业有关专家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并且设立各类职能处室,对于学校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统筹管理,专门处理相应的事务。与此同时,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老师和学生一起成立相应的研究中心,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各种创新创业的便利,给予他们一些帮助,研究中心和指导委员会二者必须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3.3 构建课程体系,创新课程设计

推动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发展就必须要做好相应的课程设计,不能照搬其他学校,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校在制定相关课程时必须要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从而完善相关的人才教育方案,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课程。在大一时,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基本课程的学习,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组织、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职业规划大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在大二期间,开展创业指导、法律知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在大三,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比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医学类高职院校在设计创新创业课程时,必须要做到和其专业相融合,从而使得学生站在专业的角度,以行业发展为立足点来进行创业活动。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师缺乏相关的教育背景,也没有创业实践,从而严重阻碍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因此必须要加强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外部聘请,学校通过一些具有医学教育背景、创业经历的人来上课,从而状大师资力量;第二,内部培训,对于创新创业教师进行及时、系统的培训,让他们到企业进行实地的学习;第三,交流学习,通过让教师到创新创业做的好的学校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

3.5 拓宽实践平台,提高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类的课程,因此要求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之后,还要进行实践,从而有效提高其创业能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有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建立创业院校,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因此医学类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并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相关工作。

4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如今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重点问题,很多院校对于创新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加,并且有一些院校还增设了创业学院。但是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其涉及的知识面广,涉及的领域宽。尤其是医学类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起步晚,并且没有类似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推动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必须要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同发力,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培养出以医学专业为背景的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燕.论高等医药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体系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12(11).

[2] 降雪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

[3] 何奎,战玲玲.普通高校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6).

[4] 杨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5] 王锋锋,顾娟.浅谈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6).

[6] 纪辉.高职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16(10).

[7] 冯丽霞,等.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措施课程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自行车的发明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