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问题探讨

2019-06-11向敏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西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意义

向敏华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发展农村的重要部署,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性、历史性任务。本文主要从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西藏发展现状对西藏地区农村发展道路提出实施路径,从而加快推进西藏地区农村农业农民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意义;西藏地区;农村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本文主要针对西藏受所处地理环境,气候复杂多样和交通不便等的因素引起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现代化建设不足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加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举措的步伐。

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从字面意思看,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实现乡村发展的腾飞,是在十九大上提出指导乡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整治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其目的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农村更好发展、农业更加繁荣、农民更加富裕,进而实现我国全区域、全领域的小康。

从更深刻意义上来说,表现在其发展主体、发展客体,以及发展推进方式和发展最终指向。发展主体为村民,村民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的受益者,乡村振兴战略为发展主体该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发展以及发展目标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发展客体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五位一体总发展上,必须科学规划来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推进方式为循序渐进,科学地把握地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发展符合地区条件的特色农村发展道路。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美好、农民富足,并大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就“三农”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现状提出来的有利于农村、农业、农民更好发展的农村发展战略。

(1)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是坚持落实习总书记对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要求的使命担当。

习总书记对农村发展寄予厚望,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十九大提出来的乡村振兴战略,这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2)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推进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同步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将农业发展同工业、旅游业相结合发展,促使其从单一产业向各产业协同方向发展,收入也转变成以农产品收入为主和多种副业收入为辅的形式。

(3)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利于实现乡村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落实农业发展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保证粮食安全问题,实现农业增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4)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低、资金的投入缺口较大、社会关注度低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实现现代化科技投入到播种培育和收割农产品的全过程,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

(5)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加强乡村文明建设,促进农业产品的高质量发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能够大力引导农民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不能靠一口吃成,更不能靠破坏生态环境来实现增产,以激进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不能长时间带来经济效益。

3 西藏地区农村发展的现状

我国现阶段农村发展状况可概括为:发展不充分,城乡差距大,产业落后,农民生活水平落后,农业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西藏地区作为我国的边境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与其他地区相比,基础更弱,发展更差,也更加贫穷落后。其主要表现在:

(1)西藏农村地区主要以发展农牧业为主,产业协同发展不足。西藏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以农牧业为主,但由于西藏高寒的自然地理环境,土地贫瘠,使得农牧业发展所需要的生态资源相对薄弱,农村地区交通不便,缺少获得集体经济的可能性,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西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不明显,农牧业没有特色产品,同时,西藏地区特色自然环境没有合理利用,近年来,旅游业在西藏发展迅速,但是也主要集中在几个市县,这导致收入差异进一步拉大。

(2)西藏农村地区存在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有待进一步规划。西藏地区整体海拔高,除了高寒缺氧的气候问题。还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比如水土流失、草场退化,作为一个以农牧业发展为主的地区来说,草场退化的影响非常大。若不发展绿色经济,不对水土流失和草场退化问题加以控制,西藏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止步不前,甚至农民的居住环境遭到破坏。

(3)西藏农村地区科学文化水平落后,社会风俗有待改善。西藏地处高原,不同于平原地区,大型机器化生产在高原地区不易操作。在农牧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依然是以人力为主,受技术影响农牧业产量并不理想,农牧民收入也不太高。同时,老百姓文化素质也比较落后,科学理论知识不足,崇拜宗教信仰,宗教事业支出过大。

(4)西藏部分农村地区收入低,地区差异大,未实现生活富裕。西藏城乡收入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农村收入差距也很大。西藏有很多发展好的地区,比如灵芝地区,海拔相对较低,自然风景优美,旅游业发展较好,收入较高。但很多的高海拔、交通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这导致收入差距过大。虽然政府各种补助让绝大多数农牧民过上宽裕的生活,但宽裕不同于富裕,依然未全区域实现生活富裕。

4 西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4.1 加强农村内部管理和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对于中国来说,西藏是一个极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地处边境,存在一些不稳定性。加强农村内部管理和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引导老百姓维护和平、拥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绝对领导,只有实现西藏的长治久安,才能安定地大力发展经济,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4.2 因地制宜,将第三产业融合到乡村发展中,建设西藏特色農村

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发展农牧业的同时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如虫草、松茸等盛产地区,应该大力发展龙头产业,将珍贵的药材和补品销售到内地和周边国家,将其优势转化到市场经济中;灵芝地区发展旅游业,结合当地特色发展“农家乐”“藏家乐”,从而增加居民收入。

4.3 树立绿色发展、绿色消费理念,保证居住环境的长久性和延展性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走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绿色发展引领西藏乡村振兴,要发展经济,也要维护好生态,加强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问题的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群众富、生态美的统一。

4.4 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建设,提高农民科学理论知识

西藏是一个十分看重宗教文化发展的地区,但事实上,西藏地区的人民没有正确对待宗教文化信仰,对于宗教文化事业发展投入过多,存在一些盲目。因此,应该适度发展宗教事务,加强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老百姓的科学文化知识,从实质上的增收。

5 结语

根据西藏现阶段农村发展状况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必要的。新时代在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严密结合十九大指导思想,结合西藏独特地理、人文环境推进西藏农村现代化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着重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农村。

[参考文献]

[1] 王文长.新时代西藏的乡村建设[J].中国藏学,2018(01).

[2] 陈爱东,张文彬.西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研究[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01).

猜你喜欢

西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意义
西藏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有意义的一天
西藏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