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兴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选择研究

2019-06-11王君项丹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绍兴一带一路

王君 项丹

[摘 要]当前,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我国对外投资进入黄金发展期,促进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合作有利于打开中国对外投资新格局。本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利用区位商指标分析了绍兴各个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进而总结出了绍兴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对外投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绍兴;一带一路;边际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战略。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既有的合作机制,借助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大多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代表着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方向。目前,国内各省市区积极响应,争先恐后谋划接轨“一带一路”战略。

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582.9亿美元,同比下降19.3%,这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仍是历史上第二高位,占全球比重连续两年超过10%,位居世界第三。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产业结构多样化,投资潜力比较大。中国不断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规模,2017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14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5个百分点,主要投向新加坡、马来西亚、老挝、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越南、俄罗斯、阿联酋和柬埔寨等国家。

当前,绍兴正在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全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枢纽的重要节点城市、融杭联甬接沪的国际化城市、人文交流的特色城市。绍兴市2016年新增对外投资额达到了15.15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额达到了63.84亿美元。在绍兴目前更加注重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制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时产业选择的总思路,界定绍兴目前经济发展中的边际产业,通过分层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从而加快绍兴产业转移的步伐,以有效推进绍兴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1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综述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定义边际产业是某国已经或者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应当从这些边际产业开始进行。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也从不同角度给予了支持,邓宁认为,国家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应当首先考虑向外转移本国的弱势产业,同时吸引国外的优势行业(John H Dunning,2001)。Huy-Chang Moon和Thomas W.Roehl于1993提出了借用向海外投资来寻求补偿的对外直接投资“不均衡”理论。在各国产业结构国际化的进程中,跨国企业的产业移植起到了关键作用。以日本的纺织业为例,从理论上看,这一产业在日本已经处于弱势,该产业进行向外直接投资能够释放国内的一些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能够转移到优势产业当中;从实证分析来看,日本的经济结构在日本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过程中得以优化,从而实现日本产业升级和扩大市场的目标。

从边际产业视角进行对外投资,以此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其中的运作机理可以从产业转移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内竞争效应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产业转移效应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边际产业,从而促进母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是指一个产业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而引起的技术或规模的变化,会对与该产业相关联的产业产生影响,可能是前向关联的产业,也可能是后向关联的产业,从而促进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产业内竞争效应是指从产业或行业内的竞争出发,某一行业的个别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使得国内相关行业或产业处于竞争的环境下,从而促进母国产业转型升级。

2 绍兴边际产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选择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唇齿相依,有着相类似的发展经历。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中国的企业纷纷对沿线各国进行投资。相应地,沿线各国也积极采取优惠政策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日益深化。绍兴在制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选择策略时,应从全方位、动态化的角度来选择设计总体思路。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绍兴应密切结合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和现实基础,充分发挥自身的传统产业优势和新兴产业特点,通过对外投资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2.1 绍兴经济概况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面积为8279平方千米,总人口444.53万。2017年绍兴市全市生产总值5108亿元,列全省第四位,比上年增长7.1%。绍兴市下辖三区二市一县:越城區、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嵊州市和新昌县。绍兴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中柯桥区和上虞区是2018年全国经济百强区,诸暨市是2018年全国经济百强县,嵊州市和新昌县则相对较为薄弱。绍兴市已经形成了较具规模的产业集群38个,其中柯桥区的纺织业、诸暨市的五金业等8个区域集群已经成为全国知名产业集群,同时,袜子、领带、雨伞、珍珠等多只主导产品含量已居全国第一。

从产业层次上看,绍兴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在不断优化,但是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二产业的产值在绍兴市区域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一直处于50%以上,是绍兴经济的主体。在绍兴的第二产业当中,工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其比重一直维持在87%以上。2016年,绍兴的工业生产总值为2094.70亿元,占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87%,占全市GDP的44%。从总体上看,绍兴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是:一是以纺织业为主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以电子电气产品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三是以化学品制造和金属冶炼为主的高能耗重工业。

2.2 绍兴边际产业分析

根据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当某些产业在投资国内的发展遇到阻碍,呈现衰退迹象时,应当积极在国外市场需求机遇,进行跨国投资,在该产业仍然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国家进行扩张,利用东道国的市场来反哺国内经济发展,从而加快投资国的产业转型升级。绍兴企业在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进行投资时,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边际产业的转移扩张。

本文利用区位商指标来衡量绍兴各个工业产业的比较优势。区位商又称专业化率,它是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在区位经济分析中进行了运用,是反映某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以及该产业的发展水平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商指标可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区位商是指某个地区特定产业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产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区位商大于1,则表明该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越高,该产业在本地区的发展水平高,具有比较优势越大,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发展预期;如果区位商小于1,则反之。

通过计算2007和2016年绍兴市26个工业产业的区位商,对绍兴市的边际产业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见表2。

2007年绍兴市区位商高于1的产业有六个,分别为通用设备制造业(1.6835)、化学纤维制造业(5.1166),医药制造业(1.3369),纺织服装、服饰业(2.0698),纺织业(4.8057)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2076)。2016年绍兴市区位商高于1的产业有八个,分别为通用设备制造业(2.356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1334),化学纤维制造业(8.1980),医药制造业(1.3896),纺织服装、服饰业(1.9388),纺织业(6.5013),家居制造业(1.1896)和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3992)。总体来看,2007年区位商超过1的产业只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滑到1以下,而家居制造业和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的区位商上升到1以上。按照区位商的理论,这些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都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同时这些产业也是绍兴的优势产业,符合绍兴经济发展的现状。比较2007年和2016年绍兴产业的区位商,数值下降明显的是低技术含量,低盈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服饰业)和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3 结论

通过以上对绍兴市26个产业的区位商的分析可以看出,绍兴的工业化程度相对于全国均值处于较高的水平。以纺织业为主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电子电气产品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以化学品制造和金属冶炼为主的高能耗重工业组成了绍兴的三大支柱产业。其中,绍兴的纺织制造业以成本和品牌为基础,在低端的制造能力上有着较强的竞争力。但是随着全球纺织品市场竞争的加剧,贸易争端和贸易壁垒的增多,绍兴的纺织业应该调整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不断上升,大大地挤压了利润空间,使其逐渐丧失了比较优势,企业逐渐将边际生产转向其他区域,这从绍兴的纺织服装、服饰产业的区位商值的下降就可见一斑。同时,以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近几年有了高速的发展,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

3 对策建议

绍兴企业对“一带一路”的投资近几年来才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包括绍兴在内的中国边际产业越来越多,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相对不太发达的国家进行投资,可以转移部分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1)绍兴的劳动密集型边际产业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正不断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以寻求更为持久的发展,在绍兴积极对接“一带一路”的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必定是绍兴劳动密集型边际产业投资的对象。而努力拓展新的投资市场、加大对外投资的规模、提高对外投资的水平,被认为是绍兴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边际产业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持续经营的必然选择。就投资进入方式而言,可以根据投资东道国以及产业发展的特点来灵活正确地选择跨国并购、直接投资或独资经营等多种方式。

(2)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各国和俄罗斯、蒙古地区,都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但是,这些国家对资源的深加工能力普遍都很弱,国内往往只有一些简单的石油冶炼厂,对石油化工产品进行深加工的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绍兴企业进行资源寻求型投资时,更适合采用合资方式,比如建立契约式合资企业或股权式合资企业。通过这样的合资合作经营方式,不仅能使绍兴企业实现与东道国资源和优势的充分共享,以此弥补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不足,而且还能防范投资东道国地方保护主义的风险,能够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

(3)绍兴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时,需要灵活拓宽投资领域,借鉴日本等国的成功经验,将制造业由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含量高、品牌价值大、附加值高的技術密集型拓展,通过对外投资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从而实现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升级换代。这对于优化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大有裨益。同时,绍兴企业可以灵活地选择投资,根据“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适时进行技术转让投资。也可以考虑在沿线国家建立合资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输出标准化的生产技术、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和容易消化吸收的专有技术等。

[参考文献]

[1] 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2] 孔令洁.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基于边际产业的视角[D].山西财经大学,2015.

[3] 冯亚萍.一带一路战略下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的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4] 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发展2017年度报告[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03).

[5] 李毅,毛日昇,徐奇渊著.包容性增长与结构转型:新兴经济体的政策选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绍兴一带一路
清白泉
绍兴大闯关
我的家乡绍兴
语文八下第四单元写作·撰写演讲稿
TheEffectsofSemanticsinEnglishLearning
绍兴:越魂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