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延安文化精神的包袋设计研究

2019-06-11乔甜甜冀艳波袁世宁

工业设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窑洞延安精神

乔甜甜 冀艳波 袁世宁

摘要:现阶段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需求不断地增加,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充实与丰富。此次设计选取陕西延安文化中具有人文精神的延安精神进行系列包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选取延安时期的窑洞及其窑洞中的门窗进行包袋造型设计的主要来源,同时对其他延安设计的文创产品进行分析以更好的进行包袋设计,再将系列包袋设计进行主观评价与市场分析从而更加全面准确的进行延安精神的系列包袋设计。

关键词:延安精神;包袋设计;窑洞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3-0112-02

延安精神主题的包袋设计从人文精神这个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延安精神以及延安时期的窑洞设计与黄土高坡的自然风光,从而更好地阐述延安时期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为更好地进行延安精神的系列包袋做充分的准备,从包袋设计到最终成品的制作都是考究的,这样才能对延安精神的包袋进行更为准确的表达与阐述。

1 延安文化精神内涵溯源

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这里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1.1 延安文化精神的文化内涵

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不断培育、积累而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延安文化精神及其所代表的延安精神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构成了延安文化精神最为总要的部分。其文化精神内涵主要包括了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整风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边区劳模精神等。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是共产党性质宗旨作风及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

1.2 延安窑洞及窗户造型的文化溯源

延安窯洞文化不仅具有继承性,而且在新时代的发展下要力求创新,使延安窑洞文化紧跟时代步伐并保持着旺盛的生机。窑洞不再是单一的居住形态,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窑洞所散发出来的纯厚朴实、善良热情是这片厚土的真实写照。窗户文化是窑洞文化的典型代表,窗户的构造和装饰成为陕北文化规制的载体,窗户的结构、造型、图案更是成为图腾和模数,它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窗户内部窗格子组成的图案,数量非常多,但其根本原理不外阴阳体系,是因为窗格子这种虚实对比产生。在这种体系下,展开无穷变化。

2 文创产品的设计现状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渴望越发强烈,尤其是人文精神的需求,消费心理也从追求基本的实用功能转变为精神层面的体验享受。延安精神文创产品在发展的同时,也体现出很多不足和问题,如产品种类泛滥、创新性不足、实用性较差等。延安精神的文创产品目前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如钥匙扣、冰箱贴、摆件等签字笔、书签、记事本等。

包袋产品不仅仅要满足“容物”功能,也要具有多功能的使用体验和情感文化内涵。如今国内外倡导低碳、环保,为了解决资源浪费和污染的情况,包袋制作的材料也趋向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利用。人们环保观念和精神追求的增长,使得环保和情感文化类型的包袋产品日渐增多。目前国内地方市场以延安精神为主的包袋产品匮乏、干篇一律、缺乏文化价值,不能激发消费者购买欲。但现在社会对包袋产品依旧存在一定的需求,同时对款式美观、功能齐全、持久耐用、价格实惠等都有要求。目前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包袋在市场上还处于一个空档,只是有部分以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包袋,但是设计基本流于形式,并没能将延安精神从中体现出来,款式简单而且包袋的材质基本选取为军绿色帆布或尼龙布。

3 基于延安文化精神的包袋设计创新

3.1 包袋设计的理念创新

陕北地区的窗户样式构成,就是集体无意识观念在民间木作艺人的技艺中得到自觉地反映。窗户在其经营布局中,绝大多数属于绝对对称的形式,骨架划分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基础单元,并均匀地分布到相应的位置,给人一种衡稳、严谨、扩张、平实的力度感。陕北窑洞窗户大体分为三类,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有门有窗的窑洞窗户构造,这种窗户最为典型,也最为规范。窗户内部窗格子组成的图案,数量非常多,但其根本原理不外阴阳体系,是因为窗格子这种虚实对比产生。无论是天窗、斜窗还是座窗、夹耳窗,在其构成和造型上有区别,图案寄托着陕北人的希望和祝愿。此次主要是从第三种有门有窗的窑洞窗户构造中进行元素的提取与设计,将延安时期的窑洞以及门窗的造型进行提取再设计,从而更好地体现延安时期的特色与精神。

3.2 包袋设计造型要素创新

此次包袋的造型设计主要从延安时期的窑洞及窑洞的门窗造型进行提取再设计,包袋在造型上都采用窑洞门窗上圆角的设计理念,同时结合窑洞门窗内部的结构线与装饰线进行包袋上的图案设计,部分包袋中可以隐约的看到星星的设计,也是从窑洞窗户中提取的。如图1与图2所示。

4 基于延安文化精神的包袋设计市场定位与反馈

4.1 包袋设计的市场定位

延安精神系列包袋的目标市场定位为中档市场,产品需求定位为对延安或者延安某一时期情怀有所需求的人们。产品特色包合(1)纯手工制作:体现出皮质本身的特点;(2)文化精神:体现情怀和复古;易打理,纯手工制作与真皮材质的结合会在价格与制作时间上对市场需求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就目前对产品的一个初步了解,市场反响还是不错的。如果后期继续对此类的包袋产品进行深度的挖掘与分析仍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与时间进行了解与分析。

4.2 包袋设计的市场反馈

延安精神系列包袋的主观评价主要采用五级标尺的方法进行问卷设计与最终结果的分析,五级标尺中主要涉及到延安精神系列包袋在款式与材质中存在的特点进行问卷的设计。此次调查人数为100人,主要针对对延安精神或对陕北文化有某些情怀的女性进行,通过她们对延安精神包袋的各个方面的主观评价,来对此次延安精神系列包袋进行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如表1所示。

综合系列包袋的款式与材料两个方面的主观评价可以看出,对延安有所情怀的人对于延安窑洞元素的设计有一定的认可度,这个人群整体喜欢对称结构设计的东西,但对此次设计的实用主义存在一定的意见,这将是再次设计可以充分考虑的点。材质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色彩的选择,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主料的选择处于适中的态度,但对于里料的选择则不是很满意,相反人们非常喜欢辅料选择,为再次设计提供了很好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此次系列包袋设计。

5 展望与总结

延安精神系列包袋的设计与评价整体效果乐观,从最初的构思、设计稿到成品实现这个过程是一次人文精神的探索与追求,但此次设计仍存在不足之处,从收集资料、灵感构思、设计方案、选材制作到最终成品的完成都是比较大的挑战与尝试;其次工艺技术问题是此次包袋设计完成的另一项难题,所以就会造成成品上的一些瑕疵。希望在以后的设计中可以尽量避免这些方面的原因存在,使得文创产品的设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与升华。

参考文献

[1]张涛.革命情境下毛泽东与延安知识分子的理论互动析论[J].理论月刊,2018(07):53-57.

[2]胡翠玲.“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史中最有价值的思想传承[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04):6-9+16.

[3]马朝琦.弘扬延安精神,彰显陕西追赶超越新形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7(06):16-19.

[4]袁于杰.包袋上的十里洋场[J].中华手工,2017(09):28-33.

[5]周智.试论现代包袋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7,30(05):248.

猜你喜欢

窑洞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的伟力
俞泖全、齐菁禹、蒋萌珂、高盈盈作品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把延安精神带到长庆石化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陕北窑洞民居
习近平谈《平凡的世界》我和路遥住过同一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