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实践探索
2019-06-11韦彩练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历来是国家教育部门的重点关注话题,搞好农村基础教育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小学新生中的统一使用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也给众多教育人员带来了更新的挑战。如何用好“统编本”教材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时效性与教学质量,是农村教育同仁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统编本指的就是由我国教育部编写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该套新教材前后共调集了约六十位教育专家、文学作家、教研员以及编辑人员所共同参与编写,而实际参与过新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学科领域专家更是高达数百人,编写资源可谓是十分雄厚。教材编写完毕后,教育部组织了上百名特级教师进行审读,并于2015年秋季在部分省市学校进行试用,于2017年秋季正式在全国小学一年级新生中统一使用,这就意味着今年先期使用的学生将用到三年级的试教。与城市地区不同,我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属于典型的贫困山区县,其小学生具有的阅读能力和掌握的阅读方法情况令人担忧。因此,新教材的使用显然也给我县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之处
(一)教材内容方面的变化
统编本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课文数量的减少。翻阅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与原来的人教版相比,统编本的课文数量减少到了32课,教材中的汉语拼音课量也大大减少了,与之相应的识字课却明显变多了。针对此种变化,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老师切不要片面理解成只是为了给学生减负,而是想要通过这种结构调整,使得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突出阅读、口语表达等方面的内容。另外,新教材也融入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古诗词选文的比重大大增加,在强调文学经典性的同时,课文选篇标准也充分彰显了时代性。
统编本每篇课文后面,除了“朗读课文”“读一读”等基本的教学要求以外,还有三四个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其中,有理解课文的练习,也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要求,还有语言实践的内容。教材编写者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掌握语文要素,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特色
基于编者的角度,统编本教材的特色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其一,新教材更加强调立德树人,旨在通过融入更多的德育内容,省去一些表面文章,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其二,更加“接地气”。新教材具有新的理念,但绝不挂空,与原先的人教版教材相比,更加凸显文化育人。其三,合理创新。新教材是由中央关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与一般的著作不同,教材的编写需要听取更多的意见,考虑更多的因素,因而难免也会受到种种制约。正是由于创作空间十分有限,因此,编者在编写的过程中,并没有彻底颠覆以往的教材,而是在结合各个版本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创新。其四,更加具有时代性,与当代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贴合。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一)科学编排优秀文化内容
“统编本”教材的根本宗旨是落实“立德树人”。为此,编者在教材中精心选编了汉字文化、古代文学作品、历史名人故事、文化艺术等多个类型的内容,望通过课文来引导学生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针对增加的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内容,语文老师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通过“日积月累”栏目,有计划地对该部分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整理,如古诗词类、蒙学读物类、文化常识类等,该类课文通常要求学生背诵掌握,以积累学生的文化知识。因此必须将“日积月累”栏目真正打造为学生感受传统优秀文化、汲取精神养分的来源地。其次,精心安排教学任务。新教材依据各类蒙学读物的特点做出了不同的安排。比如,节选部分《三字经》文字作为识字课文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并完成识字任务。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针对该类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老师有必要对文字的含义做出简要的解析,要求学生对文字内容也应稍加理解。而针对《千字文》等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则在理解方面不做过多的要求,只让学生反复读背,感受其内容及含义。
(二)用好《和大人一起读》栏目
我县是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县,聚居有苗、瑶、侗、壮、水等13个民族,小学生大多是少数民族(80%是少数民族),接受着少数民族的语言、习俗等地域文化,在接受教育、信息交流等方面较城市学生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调查、分析,目前我县小学生具有阅读能力和掌握的阅读方法情况令人担忧:受习俗、语言、习惯等影响,孩子们读书少,家长文化低,思想落后,大多数家庭处在家长外出务工,孩子寄养留守的状态。因此,学生阅读习惯欠佳,能力弱,缺乏读书的兴趣,过多沉迷于游戏、看动画片中,主动读书的人很少或仅限于语文书,课外书籍几乎无涉及。
“和大人一起读”是统编本教材的一大亮点,此处的大人包括学生父母、家庭成员、亲友以及老师。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而“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栏目的主要用意就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科,实现幼小的良好衔接。一方面,要与学生的父母加强联系,定期开展一起读书活动,让学生家长参与和孩子一起读书,针对在外地无法参与活动的家长,应通过微信等给家长也布置适当的“读书任务”,让他们积极配合该栏目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还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等,示范家长各类朗读方法,如一般朗读、讲读、对话式朗读等。
(三)正确看待课型区分
课型的区分在一年级可能还不够明显,但到了三年级就逐渐凸显出来了。三年级语文课文主要分为两种课型,一种为精读课型,而另一种则为略读课型。精读要求老师必须对课文做出比较精细的讲解,采用举例子、给方法等策略以激发学生的读书趣味;而略读则更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自己读、自己体验,并从中获得感悟。课型的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必然不同,只有二者并重、合理应用,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上好精读课呢?一方面,老师要合理安排课前预习,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问题作为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要适当传授学生一些阅读方法与技巧,帮助學生快速找到课文中心与重点。同时,还应适时指导学生掌握各类基本的写作方法,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课文。
(四)掌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
为避免小学语文再次走入应试化的反复操练误区,语文老师必须要掌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参照教师用书找准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及训练点,明确各单元导语的要求,确立各个阶段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统编本语文教材在各个单元课程内容方面做出了一些改进,使得课程目标及教学要点更加清晰,其目的就是方便一线教师在备课环节清楚有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要求掌握的,避免照本宣读问题的出现。新教材注重构建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语文老师在实践中要防止过度的操练及过于形式的体系化,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关键信息,有目的性、计划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结语
统编本教材的创新势必会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重大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要正面应对这种环境变化,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研究思考新教材的理念与意图,用好新教材,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马之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种类和教法[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8(8).
[2]罗丹.基于统编本教材的小学语文考试评价研究[J].语文建设,2018(9).
[3]段宗平.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点创新[J].语文建设,2018(7).
[4]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2).
作者简介:韦彩练,女,1974年生,壮族,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本科,一级教师,从事一线小学语文教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小语教研、阅读教学和小语课例研究。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