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应用

2019-06-11林肃秋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应用

林肃秋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主动参与、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有的学生拿着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方式,不知该学什么、怎么学。那么,给学生怎样一个抓手,让学生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广泛查阅资料了解到东庐中学以导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昌乐二中的“271”构成的课堂模式,其基本元素名称虽不同,但都有教学文本,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预习实现自学、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的技术支撑。

导学案就是高效课堂的“文本”,是学生会学、乐学的抓手。国内名校成功经验证明了导学案用于教学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我们可否将名校的导学案全部拿来,为我所用?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这些名校编写的导学案详细具体,有很好的操作性,但也存在不足,最主要的是缺乏对学生学法上的指导,也不符合我市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

2005到2012年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市一些初中学校也尝试着导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客观地说,导学案的编写存在技术与方法上的问题,实际操作中仍以教师讲解为主,不能把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不够。

基于上述原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的问题,2012年5月申报了“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研究”课题,现已结题。

对学习者来说,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导学案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把知识建构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自己。这便是该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帮助教师设计出了适合教学富于个性的导学案,并根据“应用方法”适时、适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新课程实施以来教与学存在的困惑。

(一)研究过程

解决问题的过程使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跟踪法等多种方法。

1.调查研究法

了解大庆市初中学校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情况,综合10余份调查表拟定调查问卷。

选择祥阁学校和四十四中学4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及听课调研,了解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老师讲得过多,时间在30分钟左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预习时50%左右学生不知做什么,研讨中60%学生无事可做;学校语文教学水平偏低。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问题的症结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大庆而言,尚无专门的学法指导课。所以,解决学生学习不得法的问题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2.文献研究法

研读关于高效课堂构建的相关书籍,如张海晨、李炳亭的《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雷振海、李炳亭的《仰望教育的天空》,于春祥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等,内化理念,借鉴方法;赴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实地考察。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认定,在解决学法问题上用得较多效果较为显著的首推导学案。

研究发现,目前国内比较成型的导学案有用于课前的预习案、用于课中的探究案、用于课后的训练案。这三类导学案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共性问题是:以设计为主,学生情况考虑过少。突出问题是:关注导知识,导学生怎样把知识内化的过程且只基于一课去导,没有关注知识的体系;没有学法指导,告诉学生如何学习知识。

所以,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认为好的导学案至少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还要整理知识点并将其归于上位知识系统。

3.行动研究法

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基础上,我们在实践中反复打磨,在打磨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

以记叙类文章导学案模式形成为例:

四十四中学薛飞老师应用导学案执教郭沫若的散文《石榴》,我们实行了“三上三改”的策略。薛老师介绍教材内容、教材处理及学生学习基础等情况,课题组成员在学习目标设计上给出建议,确立学习目标:学习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写作手法;欣赏文章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充分研讨后,确定了导学案的环节和课堂流程。课后课题组成员评课分析,发现以下问题并研究出相应改进办法:

(1)学习目标不够具体,表述语言落不到具体知识点上。研讨后改为: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欣赏文章状物的形神兼备之美;品味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美。删掉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学习过程就是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明确提出显得画蛇添足。

(2)问题与困惑呈现零散。对课前自主预习的检测,学生或写在教材页眉页脚上,或写在练习本、便条纸上。鉴于此,大家认为在导学案第一部分加上“疑点空白”作为本部分的最后一项,集中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以使下一步学习更具针对性。

(3)文本挖掘深度不够。基础知识和文本分析题贪多、求全,影响学生深入思考。对此,薛老师的反思是备课时只有抓住教材核心问题,才会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

(4)追求环节全面,忽视学生实际。如知识储备、书写速度等因素。說到底是没能完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研讨后,薛老师做了调整改进,集课题组集体智慧,第二次在同年级其他班级上《石榴》一课。

课后,进行第二次整改。

首先,对教学目标又做了进一步修改,修改后的目标更直接更清晰:学习文章托(石榴)之物,言颂扬(美好情操)之志的写法(所写之物,所抒之情);欣赏文章状物的形神兼备之美(形散神聚);品味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美(明示语言特点)。

其次,虽然导学案前面明示了学习目标,但学习过程中仍需反复强化,大家的意见是在导学案第二环节“师生课堂研讨”内加上“重点难点”,为进一步研讨明确靶向。

再次,教学过程中需任务、要求、评价等要素并用时,教师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少一句指令性语言,一些学生就不知道该做什么;缺一句激励性评价,学生就不知道自己的优势。

第二次上课,学生表现精彩,如展示内容题材广、形式多、有创意,竹韵、松魂、梅香、兰品等可歌可咏的“物与志”都呈现出来,自创诗歌、改编歌词并进行精彩演唱,还有惟妙惟肖的粉笔画等等。

随后,带着问题和任务,薛老师第三次上《石榴》一课。

经过“三上”“三评”“三改”,记叙类文章导学案编写模式也从雏形走向成熟。

学习或建立一种模式,如果仅仅停留在构建“框架”和排布“程序”上,最终形成的“模式”最多就是一个空虚的流程。立足于尊重学生尊重科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无论“框架”如何“程序”怎样,都是可行的模式。

(二)实践检验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研究出记叙类文章、说明类文章、议论类文章、文言文、诗歌、写作、综合复习导学案编写模式及应用,从2013年3月起在祥阁学校、四十四中学、湖滨学校等多所学校进行实践检验,孙靖宇、薛飞、何伟等20余位老师运用导学案教学,有1500余名学生运用导学案学习。

大庆市第四十四中学作为实验学校和成果应用推广基地,经过师生不断探索、研究,最终确立高效课堂“双导”教学模式,即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导学案为载体,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包括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一导(目标导学)四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课堂检测)”教学环节。

大庆市祥阁学校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创新。孙靖宇老师借助导学案构建了富有个性的“一语三文”课堂模式,立足于语言,从文章层面分析内容,从文学层面品赏语言、技巧,从文化层面探究内涵。学生在运用导学案学习中养成了主动自学、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应用”这一成果丰富了语文学科教学论内容,在语文课程改革中体现出较高的创新性: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模式为本,自主变式,利于教师遵循规律中出新;“导”中有“学”,以“导”驱“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利于教学相长。

(一)导学案编写模式

经过从学科角度反复研究、再三实践的过程,我们研究编写出融预习、探究、训练于一体的初中语文不同教学内容导学案模式。

1.记叙类文章导学案编写模式

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课前学生自学,课中师生研讨、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此外,还有课后作业、反思总结和格言警句。

自学部分:题目解说、作者作品、段意脉络、主题归纳、疑点空白。课中研讨主要针对: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和写得怎样。训练巩固是随堂测试卷错题整理。课后拓展延伸可链接到课外相关阅读等。

记叙文导学模式又称“四步阅读法”,四个问题是记叙文阅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由内容到主题、由方法到鉴赏,符合认知规律,也使学习层层深入。

2.说明类文章导学案编写模式

由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和展示评价三部分组成。

课前预习有三项要求:阅读课文,掌握字词;梳理文章结构;围绕说明文十五字诀预习课文。预习展示环节围绕字词、文学常识、说明文知识、材料补充和提出疑问进行。合作探究环节先是小组合作学习进行问题探究,再进行展示。主要围绕探究一“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探究二“说明方法”;探究三“说明语言”;探究四“篇章结构”;探究五“中心主题”。展示评价环节以分组竞赛形式进行,当堂反馈评价。

设计亮点在于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展示舞台,设计的探究问题指向明确,学生有据可依。分组竞赛、及时反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议论类文章导学案编写模式

课前预习部分: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知识构建和相关链接,这一部分设计的亮点是学法指导部分,告诉学生阅读议论文的步骤:通读全文,掌握议论类型;理清思路,把握中心论点;剖析结构,划分文章层次;明了论证过程;赏析论证方法,借鉴写作手法。

课堂探究部分针对结构剖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

合作探究部分赏析语言,明确主题。

拓展延伸部分主要是探究内涵、话题讨论、写作借鉴。

课后学习部分有达标检测、纠错释疑、学习反馈、格言警句。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把学习向课外延伸,养成总结反思的好习惯。

4.文言文导学案编写模式

由预习展示、合作交流、拓展提升、课堂检测、学习小结和学习反思几部分组成。

预习展示环节主要关注字词、文学常识、材料补充和提出疑问等方面;合作交流环节完成基础过关、翻译课文、质疑答疑、点拨精讲。

5.诗歌导学案编写模式

设计自由、简约,符合诗歌文体特点。课堂探究部分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问题探究,说出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赏析名句、补充其他 ;二是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说出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哲理;三是归纳诗歌的写作手法。

诗歌教學重在朗读和鉴赏,设计时把鉴赏和朗读作为重点。

6.写作课导学案编写模式

符合写作规律,环节设计充满文学气息,又环环相扣、相得益彰。指点迷津、柳暗花明环节是重点,首先静下心来读经典,然后七嘴八舌说亮点,再沉思默想巧构思:你的这篇作文要表达什么呢?用哪些素材帮助你把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如何把确定的素材巧妙地串联起来呢?给你的作文命一个怎样的题目?最后条分缕析理结构(最好使用思维导图)。

合作探究、画龙点睛环节是要点。小组讨论,成功的     (文体)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佳作作者谈体会,你言我语说优点;教师总结,提炼升华。

牛刀小试、探骊得珠环节是难点。两项活动:

一是敢不敢给佳作提一条建议,也许你的一个建议会让这篇佳作成为“珍藏版”作文。二是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后重新誊写一遍。改后的作文与原来比较是不是有很大变化?给自己点个赞!

7.综合复习导学案编写模式

内容简单,环节齐全,给学生留有空间。包括温故知新、知识链接、合作探究、总结归纳、指点迷津、拓展提升、达标训练、举一反三、学生或家长建议环节。

这一设计为学生综合复习提供很好的思路,训练了学生动手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思辨能力。可以说,导学案的编写模式,丰富了语文教育教学资源。教师根据不同模式具体到每一课,只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以课标为指导的原则,通过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备课组长审阅的环节,就能够设计出体现教学风格、富于个性的导学案。

(二)导学案编写模式应用方法

编写出适合自己的导学案,不等于教学的成功,就如魏书生、于漪的教学设计易得,他们的课难上。同理,实现导学案使用效果最大化的前提是,教师既要树立新課程理念,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应用方法: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沉闷、冷漠、消极的课堂氛围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窒息智慧的火花。精心编制出的导学案也只有在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够促进学生接受信息,使其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从而发挥最大效益。

2.检查预习内容并纠错

运用导学案的关键是学生“学”,因而,自学效果如何关系到学案导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效。学生课前依照预习内容的导引预习课文,完成学案中基础过关题并结合学案中的“独立思考”题深入阅读。教师要注重自学效果的检查,对学生自学中的错漏进行矫正,发现导学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学案提供依据。

3.妥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关于预设与生成,《发现高效课堂密码》中这样比喻:预设与生成是课堂上的两张网,学生正像渴求食物的“鱼”,老师可用预设的网先逮“大鱼”,再用生成的网逮“小鱼”。对一些不往两张网里钻的“鱼”,老师要善于观察、引导、点拨,从而催生精彩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四、效果与反思

成果的应用推广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和教学能力的增强。从实验教师班级到五区四县初中学校,已在大庆市初中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龙凤区全区应用。

首先,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效率提高。

(1)学而有时。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当天评估。(2)学而有序。学习内容先学后教,教学过程按“预习—展示—讨论—总结—练习—提升—拓展”的顺序开展。(3)学而有法。学案中的“学法指导”明确具体,立竿见影。(4)学而有趣。探究环节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问题设置有梯度有挑战性,符合青少年的好胜心理;合作学习是一个愉快与人交流的过程;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5)学而有效。预习目的明确,效果显著;学习难点了然于胸,课堂讨论和听讲更有针对性。

其次,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专业成长迅速。实验教师都已成为省、市教研教学骨干,使用学案导学的汪立波、吕婧超、于晓慧等五名教师在国家级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2017年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全国范围铺开,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和统编教材的使用成为教学的两个关注点。那么,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我们还应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究。

研究编写不同课型导学案:统编教材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课型不同,功能也不同。使用统编教材,对教什么要有理性思考,对怎样教要有合理设计。所以导学案的编写要有所调整。

导学案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改革指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要素在教师备课中应予以重点关注,在导学案编写中哪些环节得以更好呈现,还要调整和落实。

参考文献

[1]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2]雷振海,李炳亭.仰望教育的天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

[3]李炳亭,褚清源.问道课堂[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