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背景材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9-06-11刘芳宇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背景鲁迅课文

刘芳宇

【摘要】在如今的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可能没有注意到一篇课文的背景材料带来的作用。孟子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告知我们“知人论世”的重要性。语文课堂中如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合理利用背景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整堂课做下铺垫;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感受课文带来的内涵和魅力。

【关键词】背景材料;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背景资料是指与课文相关,对人物、情节和内容的理解起一定作用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等。背景资料的运用对提高教师的素养,促进学生有效地阅读,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如果在听课的时候听到一些课文中有关情感活动的背景时,很大程度上可能会让学生对课文中隐藏的小故事(需要通过教师引申)产生兴趣,集中注意力,从而对这篇课文产生兴趣,调动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在他的《语文导读法的理论构想和基本课式》中谈道:“学生如果对某一门学科或某一项活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能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这门学科或从事这项活动。”

比如在学习《陋室铭》时,教师们可能不会过多介绍关于刘禹锡当时的写作背景,一般会说是作者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写成此文。如果教师再向学生多介绍一点,或许会使学生更懂得作者当时的心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其实,刘禹锡被贬到和州作通判时,理应住在三间三厢的房子,但和州县人看他好欺负就故意刁难。开始将他安排在县城南边面江而居,刘禹锡面对这种情况没有任何抱怨,反而很高兴,并且还写了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此举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他的住处移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的住处位于河边,周围垂柳拂地,环境也还不错,刘禹锡仍不计较,看着景色又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将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悠然自得,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把他调到县城中部,只给一间能容下桌子、床、书桌的小屋。想想这势利眼的官员,于是提笔写下了这篇超凡脱俗的《陋室铭》。

因此,在学生正式了解这篇课文之前,教师通过穿插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可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当时作者的心境,从而学生能带着这种心境进行对课文的学习,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会更加集中注意力,从内心而发想去学习更多关于文中刘禹锡是怎么描写陋室,作者怎会有如此大气的心胸去看待人生。从这样一篇短小脱俗的文章中体会作者当时的情境,透过这个情境去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情趣。通过在课前了解了一个小故事后,学生能饱含着好奇的心理去切入到文章学习当中,带着质疑的心理去品读文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去给自己提问,作者怎会有如此大气的心态?这样对学习《陋室铭》有很大帮助。

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生提出的在阅读方面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作品背后的文学知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学习作品产生兴趣,还会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中考考试说明》也要求“识记中国重要人物背景资料的介绍,学生可以了解这些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的人生经历、代表作品、创作思想及艺术风格”。教师通过介绍背景资料,有效渗透出一些文学常识,学生在了解文章背景的同时,又记下了考试的考点,可谓一举两得。

如今的语文考试,不是像以前通过考试前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现在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文学底蕴,有没有认真深入地读过这本书,考查的题目也在逐渐细节化。正如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在慢慢地积累中,一天天知识面变广,到考试的时候淡定从容。教师在渗透的同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还能够培养积累能力,变成自己的东西。

三、促进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生成自身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讲授一些背景材料,体会文章的内涵,形成自身的情感。学生在听教师讲授背景的过程中,会引出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课外知识薄弱的特点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们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之中的知识要点外,可以通过文本适当帮助学生获取课外知识。背景材料就是很好的途径,不仅能使学生扫除文章的障碍,而且还可以习得课外知识,引入更广阔的课外世界。还可以透过背景资料更好地感悟作者的情感,最后生成自己特有的審美情趣。有些同学通过教师讲解文章背后的故事,很大程度上会对作者写过的其他作品产生兴趣,会在业余时间自觉去阅读相关书籍,从而在阅读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学底蕴和文化修养。

四、贯穿整篇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涵

通过背景资料的介绍,学生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可能会让学生与教材更好地融合起来,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加深对作品的鉴赏。任何一篇文章的问世都是来自作者内心情感的迸发,文章中一定会带有一些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自身所处的情况。所以教师在讲授文本时一定要借助文章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去深入挖掘文本信息。比如在教材中出现鲁迅的作品时,我们在课堂上就应该对作者和写作背景做系统的阐释,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以便更加深入地学习课文。

像七年级上册的《风筝》,如果教师不多加以一些时间去阐述一下这篇课文的背景,以当时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会很难体会到鲁迅当时的心情,一定程度上会感觉读不懂鲁迅先生的文章。生活的经历和思想的深广,使鲁迅先生对儿时的一件小事有了深沉的思索和深刻的反省。善于解剖自己的鲁迅先生,想起儿时因不许放风筝而扼杀了弟弟的玩的天性而感到悲哀。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反思,抨击了旧中国的封建家长制。如果让学生先了解一下旧中国的封建等级观念、封建宗法制度、伦理道德,将这些背景讲给他们,可能会更能读懂饱含深意的句子和文章内涵。有了背景资料的先入为主,学生再理解起来也就更轻松了。并不是鲁迅先生想要这么做,而是当时社会大环境下,使得鲁迅先生不得不会有那样的行为。对今天来说,给我们的启示是思想的解放和当今社会的进步使得我们如今的生活更加幸福。再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将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与词中所表达的内容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情,辛弃疾从小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词中的每一句和每一处的用典,都是与辛弃疾的亲身经历有关,他用孙权、刘裕感叹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和明主的失望,用刘义隆的典故来表明词人支持北伐,认为抗金恢复中原含有希望,但反对草率盲目的举动。辛弃疾既是提醒当权者不要重蹈覆辙,也是表达自己的担忧。拿廉颇与自己的经历相比较,两人都是身怀高才,不得重用,人到暮年,一心为国,表现了对南宋朝廷不能重用抗金人才,报国无门的苦闷。将词与生平经历结合起来能更好地让学生融入课堂,这几个典故贯穿整首词的学习,有利于了解全词的思想内涵。

总而言之,背景资料的运用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推进,有助于阅读的拓展和延伸。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切入、穿插,选择恰当的方法,以发挥其最大效用。用好这些背景材料,能让我们语文学习变得更厚实,更有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新东.运用背景材料闪现教学智慧[J].教育科研论坛,2007(8).

[2]束振文.例谈“知人论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语文,2018(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背景鲁迅课文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背课文的小偷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