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生产率就业效应研究
2019-06-11李鑫
李鑫
摘 要: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是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劳动生产率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收入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就业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就业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妥善处理劳动生产率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创造就业机会,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就业;三大产业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3-0159-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1978—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9.7%,劳动生产率提高约97倍。同时我国失业率也不断攀升,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86年2%增长到2015年4.1%。当前我国就业总量大、就业压力大、就业结构矛盾突出[1]。
就业问题关乎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采取有效手段促进就业,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研究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就业之间的内在影响机理,探讨劳动生产率对我国就业状况的影响,对制定就业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1 我国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与就业情况的关系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迅速,而就业人数在2003年后逐年下降。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变化趋势与第一产业自身性质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技术得到了极大提升,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也随之提升。但社会对第一产业产出的需要却是逐渐下降的,因此第一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就业下降[3]。
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1990年开始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变化程度不大,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状态。这是由于第二产业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强。从整体来看,第二产业就业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也有一定程度增长,说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就业量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对就业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与第二產业相差不大。这是由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对我国剩余和新增劳动力吸纳能力不强,造成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增长速度较为迟缓[4]。
2 我国劳动生产率变动与就业变动关系的回归分析
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多,需采用计量方法对我国劳动生产率与就业关系作进一步分析。以劳动生产率为解释变量,就业人数为被解释变量,用OLS对这两个变量进行回归,构造的回归模型为:y=a+bx+e。
为了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与就业的关系,用EXCEL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劳动生产率和就业之间存在线性关系,a=57695.23,b=0.33,因此通过用EXCEL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
y=57695.23+0.33x
计算表明,我国劳动生产率每增长100元/人,就可以增加33万个就业岗位。R2=0.4578,说明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为45.78%,也就是说我国就业变化45.78%可由该回归方程解释,模型拟合优度较高。
3 结束语
我国劳动生产率与就业存在线性关系。我国劳动生产率相比发达国家来说依然较低,劳动生产率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较弱。我国劳动生产率近年来增长迅猛,有很大发展潜力。因此,随着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增大。
我国应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全力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在解决就业问题、制定就业政策时,我国政府应充分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协调好劳动生产率与就业的关系,寻求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的协调增长。
参考文献:
[1]李芳芳.劳动生产率差异、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优化[J].现代经济探讨,2017(6):116-123.
[2]徐旭川.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分析[J].当代财经,2008(10):17-22.
[3]刘勇.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劳动就业之间矛盾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6(6):16-17.
[4]罗国勋.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