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

2019-06-11付贤会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付贤会

摘 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近代中国文化选择的结果。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不仅是一个历史课题,也是时代的使命。从根本上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密切相关。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选择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1.002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9)01-0011-05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内涵深刻、意义重大的判断。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自信正日益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因此,研究和宣传作为文化自信核心和起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为研究者所聚焦。辩证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文化选择的结果

近代以来具有进步思想的爱国人士不断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过程,就是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文化选择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就是这一过程的必然结果。

现在学术界的许多观点认为,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逐渐开始陷入了文化危机,伴随殖民侵略而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新学”与“旧学”等社会思潮的交织,使得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与转型陷入了更为错综复杂的境地。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叩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门,也使得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亡的历史危机感,推动无数中国人开始探索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出路。在反思中国文化与接受西方文化的观念交织中,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艰难的文化选择历程。

魏源、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打开了中国人选择“西学”的先河。从此,向西方学习,就成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选择的方向。

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在器物层面开始了最初的文化选择。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坚守儒家文化的根本。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等一系列政论中所提出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洋务指导思想,成为后来流行一时的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将文化选择推进到制度的层面。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它对西方制度的学习和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将源于西方文化的民主共和观念推向全国。

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妥协、民主共和观念与封建专制观念的妥协。清王朝的覆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是在价值观念的层面,中国还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辛亥革命以后,在思想文化界的中西文化冲突与选择日益增加,各种思潮互相攻伐,各种主义纷纷传入中国。中华传统文化固有的价值观念在种种思潮的冲击下,面临着更大的危机。发轫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试图在文化价值观念的层面打破旧有文化的束缚,进而完成中国近代文化的选择,实现文化的现代化。

鸦片战争以来的80年,是近代中国各阶层不断探索国家出路,进行文化选择的过程。从器物的层面、制度的层面到价值观念的层面,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改造,试图在中西交汇中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然而,洋务运动失败、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失败,这些历史事实证明,虽然近代中国有志之士为文化的现代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资本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表层改造都无法使中国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这对于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面临着新的文化选择。

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一度成为时代潮流。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强大号召力,使处于文化选择中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2]。在对各种思想的互相争论中,有着不同经历的知识分子不约而同地走向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视为观察世界、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推进中国革命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面临重重困难的中国文化现代化,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出现了新的转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追求开始转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创新与发展。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但是,在中国道路选择和文化选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各种文化在民族命运与革命道路抉择的过程中产生着影响。国民党坚持独裁专政、文化专制,实质上是复兴传统文化的思想作祟。“中国本位文化”论、“全盘西化”论等思想在一些知识分子中仍有号召力。然而,历史和人民终究没有再次选择这些历史的淘汰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成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历史的、必然的文化选择。

纵观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歷史,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无疑是中国文化不断选择的结果。这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诸多文化中选择比较的结果。历史实践证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正确路径。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了中国文化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从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便在这一思想引领下开始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不懈努力。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具体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

早在1938年,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时就曾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所谓民族形式就是“我们这个大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发展法则,有它的民族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3]651。“中国的特性”,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中国文化的特性,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的中国具体现实的特性。因此,毛泽东的这番话,实质上提出了要把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命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问题。

在这种认识下,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现实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透过历史的轨迹,两次历史性飞跃充分印证了一个道理: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的具体现实相结合才能拥有强大的力量,只有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才能解决中国问题。事实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和观点之“魂”、一定历史阶段的时代主题和中国国情之“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三者相互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文化内在融合发展的历史产物,是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超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文化发展进一步探索创新,对如何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课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答,在新的历史方位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历史的实践表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内在地要求必须扎根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多次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4]34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要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必须要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如果抛却了中国这块具有深厚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的沃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没有未来可言,因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4]11。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为广大中国人民所接受,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实践中实现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文化传统有着巨大的惯性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发挥着明显作用,“中华文化在历代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饱经千年沧桑的起伏变化,形成了具有民族自身独特标识的文化传统,从而塑造了中华民族迥异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观念意识”[5]。马克思主义如果脱离了中华文化,不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它必然失去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认同,另一方面它也不能称之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就是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失去了中国文化这一根基,就不能称之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实现马克思主义新发展。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否认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选择;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就是否定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回顾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既有批判,又有继承。虽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政策有所区别,但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不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6]13。他强调,不能忘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4]426。

在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应看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亦或是将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發展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13,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原则。一旦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也就失去了理论的根基,失去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面貌。因此,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前提。

党的十八大以来,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强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要实现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其根本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固然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也是因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4]65。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党来说,意识形态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始终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习近平所说,“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4]33。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就更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要反对以“新儒学”为代表的文化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否定传统、否定历史”的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涵养中华文化基因,延续中华精神命脉,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文化底蕴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马克思主义不能取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习近平曾明确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7]。

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中国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照搬“苏联模式”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的危害,至今仍历历在目。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延续,又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的超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8]。当代中国,只有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本,坚守民族文化之精华,才能在日益激荡的世界民族之林中立足,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6]9。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之林中别具一格的文化,具有悠久而根深蒂固的历史底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基。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正如习近平所反复强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一样,都是我国社会发展重要的理论和思想来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确理解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不仅是一个历史的命题,也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迫切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基因的关系。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获得滋润。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对民族精神财富的传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不断超越。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与发展,才能真正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2]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马云志.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4.

[6]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6.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35.

[9]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1.

责任编辑:李姝静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