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发展
2019-06-11解冰潘经强
解冰 潘经强
[摘要]农产品供需错配、土地流转带来的种植成本上升和农民增收后劲不足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严峻现实。建国后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借鉴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在供给侧改革中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地位,强化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坚持产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结构调整;产业融合;龙头企业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
受国内外综合因素影响,2012年后我国经济增速保持在6.7%~7.8%常态区间,逐步转入中低速增长,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局部体现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平衡、不协调的结构性矛盾。基于我国国情,优化配置供给侧劳动力、资本、土地、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调整社会经济结构,调和供需关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开战斗序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要的微观主体,在总体推进中占有显著地位。2015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了“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2016~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分别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结构和效益”“保障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凸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三农”工作中的主线和战略支撑作用。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现实窘迫
农业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扮演着供给者的角色。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总体部署下,围绕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基础前提,追求高效优质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目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并举,根本出发点是剖析改革面临的现实窘迫,弄清问题的根源。
1.1 供需错配:粮食产量、进口、库存三量齐增与对外高依
存的“怪像”
江小国等整理了我国2010~2016年粮食生产与供需平衡表,数据显示国内粮食生产、库存总量增长可持续,与此同时粮食对外依存度也高达20%左右,怪像背后的根本是供需错配。在人民消费需求日益注重绿色环保优质安全时,国际竞争力弱势的低质供给因存储周期过长成为无效产能和库存;而优质供给明显不足,进而引发国内价格低迷、农民增收乏力、资源环境破坏等系列问题。由补贴引起的输入输出“二元市场”价格倒挂,长年累月导致我国农业供给侧的劳动力、土地、物质等成本上升,供需错配现象越发严重。
1.2 围绕土地流转引发的种植成本上升
家庭聯产承包责任制在解放生产力、调动生产经营积极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农民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关系。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实施,规模小、经营分散使得种植成本上升,土地流转是解决现实困境的关键。上世纪80年代中央就出台了若干土地流转的诱导性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囿于追逐种植边际效益,流转土地成本加剧恶化,成为增长最快的种植成本。农地确权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也有可能加剧租金上涨进而抑制土地流转,无法保证规模种植。
1.3 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63.4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40.6%,经营性收入比例为38.3%。近年来,工资性收入比重变化不太明显,但受行业分化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收入增速显著下降,远低于人均纯收入增速;经营性收入比重下滑趋势明显,主要是由于粮食价格整体低迷,国家政策性补贴因财力无法跟上人均纯收入的增速。
2 农业结构调整的演绎及启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调整经济结构,最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具体到农业领域,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去完成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
2.1 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演绎(1985~2018年)
自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经过半多个世纪的沉淀奋进,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第一产业比重由最高的“半壁江山”降至2016年的8.6%,2015年开始第三产业比重突破50%。从产业贡献率看,近年来第一产业贡献率不到5%,曾经一度跌至2.7%,而第三产业从改革开放伊始保持在50%~60%的高位。表1对我国两次大的农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对比分析,一定程度上也对应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动态过程。
2.2 农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从宏观层面来讲,应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分区域动态调整农业结构,测算第一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合理比重区间,注重效率,保证产业贡献率。
从微观层面来看,农业结构不是简单“农林牧渔副”的组合,要兼顾供应与需求、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农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矛盾和联系。农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尽量减轻耕地、水、环境的压力,生产和消费、国内和国外市场达到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3 国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经验
印度先后通过“绿色革命”“白色革命”“蓝色革命”解决了粮食、奶业、水产养殖业问题,奠定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跨越式发展。以其“白色革命”为例,印度政府没有力图改变分散的奶牛养殖模式,而是建立完整的产销合作社网络系统,对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专业化管理,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牛奶年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8%以上。“白色革命”的成功表明,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力保障。
美国农业完成了由劳动密集向资本与技术密集的过渡,效率优先,先后出台了农业保险、出口扩张、反周期支付、水土保持储备等法案来刺激高库存等共性问题。生产中对生产资料进行精准定位和配套,减少资料消耗,发挥土地资源集约效用;打造以农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模式,共享产销数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积极响应终端需求,实现供应链节点成员共赢。注重效率,实施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破解供给侧矛盾的有效措施。
澳大利亚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将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特别重视环保责任的落实和监督。国家层面负责环境法律制定,州级政府负责环境保护管理,市级政府负责具体的废弃物处理等公共事业服务,明确各级职权。坚持严格的生产标准体系和监管制度体系,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其种植面积处于世界前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强,农户增收可持续。在消费者越发关注绿色环保安全因素的大趋势下,发展绿色环保农业,加强标准化、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监控,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优势选择。
4 产业融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发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自身的特点,如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生产周期、市场驱动等灵敏要素刺激;同时也要把握好与其它产业间的关联性,借鉴国外农业供给侧改革经验,基于我国“三农”发展特别是两次农业结构调整演绎过程,走产业融合发展不啻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途径。
4.1 产业融合发展思路的由来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农业专家村奈良臣提出多种经营模式,在种植农作物的同时,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活动,以获取农业增值价值。由于種植活动属于第一产业,加工业属于第二产业,而销售属于第三产业,这样的多种经营模式能发挥一二三产业的递加或累乘效用,也即1+2+3=6或1×2×3=6,后来被国际上称为“第六产业”,其内涵就是多种经营,各产业间进行融合发展。
4.2 产业融合的实施主体
产业融合是“第六产业”与我国实际的完美结合,其特色是将第二、第三产业附在农业上,围绕第一产业打造综合性、融合性的产业体系进行发展。形成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推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建设,重视农业经济功能的同时开发生态、休闲、文化功能,协调新的供给与需求,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随着土地流转比例逐年上升,以流转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经营将是产业融合的实施主体。目前全国2/3的土地仍由超小规模的分散农户经营,农业产业链向产前、产后逐渐延伸的过程中,需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保驾护航,通过服务规模化降低农业成本。
4.3 产业融合的引领
产业融合要敏锐洞悉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拓展农业功能,从传统的农副产品销售到卖风景、绿色、生态、观赏、养生、体验服务,提高农业附加价值。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依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特色资源,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这些都需要具有开拓能力、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来引领。农业部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9.2万亿的年销售收入是由12.9万家龙头企业创造的,占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的33.4%。在农业要素的瓶颈机制和体制机制仍有待完善的前提下,龙头企业通过构建利益共享机制,通过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实现农户的收入基本稳定。
4.4 产业融合的可持续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并举的建设主题,绿色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协同发展是产业(行业)融合的战略选择。产业融合拓宽农业基本功能和增值功能的过程中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上而下”的统筹规划与“自下而上”的龙头带动相结合,融合呈现螺旋式可持续上升,有步骤实现脱贫攻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活水平差异明显改善,美丽宜居,农民真正的安居乐业,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红利。
[参考文献]
[1] 周立,王彩虹,方平.供给侧改革中农业多功能性、农业4.0与生态农业发展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92-99.
[2] 江小国,洪功翔.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路径与国际经验[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35-39.
[3] 罗必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难点与方向[J].农村经济,2017(1):1-10.
[4] 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6(2):104-115.
[5] 许经勇.农业供给侧改革与提高要素生产率[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3):20-25.
[6] 许瑞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6(6):17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