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城市大学“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与启示

2019-06-11韦骅峰

现代教育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

韦骅峰

[摘 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的重要举措。自2012年香港城市大学开展“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在教学质量、学生就业和学生创新竞赛获奖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改革的过程中,香港城市大学探索出建立上下双向互动、契合办学目标、注重课外实践创新、重视结合专业知识创新和开展跨学科合作,以及保障学生知识产权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相比之下,内地高校也应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培养目标,加大创新创业支持服务力度,搭建创新平台,制定学校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关键词]香港城市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4-0097-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4.018

近年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也能助力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推动一流大学建设。自2012年香港城市大学开展“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在QS、THE、ARWU和US News四大大学排名的名次飞速上升:QS排名从2014年的104名上升到2018年的49名;THE排名从2014年的203名上升到2018年的119名;ARWU排名从2013年的301~400名上升到2018年的201~300名;US News排名从2014年的216名上升到2018年的186名。香港城市大学在短时间内排名上升幅度之大,与“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时间相契合,不得不让研究者对这一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成效加以重视。本文以香港城市大学“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分析其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和特征,以期为我国高校构建制度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提供实践经验。

一、香港城市大学“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

《香港城市大学战略规划2015—2020》中提出“五大战略规划”,其中第一条就是“强化专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即加强专业教育和研究的融合,强调使学生不仅成为教学的受益者,而且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新应用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就业能力和领导力[1]。为了实现这一战略规划,从2012年起,香港城市大学全面实施“重探索、求创新”( Discoveryenriched Curriculum,简称“DEC”)课程教学改革,目的是整合研究和教育的新模式,促进创新和国际化,实现学校的学术使命和愿景,并且通过推行21世纪创新型专业教育,使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原创探索,提升创新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增加就业机会。至今,“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在香港城市大学实践了6年的时间,已经形成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一)“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香港城市大学 “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主要由课堂创新教学、课外创新实践和教学反思研讨会组成。

1.课堂创新教学。课堂创新教学的宗旨是将发现和创新置于本科教育的核心位置,要求在课程中将专业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教师结合具体的专业学科属性、资源(包括课程时间、预算等)和自身的教学理念方法,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融入对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引导,进行创新教学;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实践。以商学院的会计系为例,每门课程都要求学生提交运用专业知识、创新性地参与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案例,以此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这些案例通常是小组项目、商业报告和相关发明创新等。教师会选择其中较有创新性和实践意义的案例作为优秀成果上报学校,对学生进行表彰和鼓励,并记录在学校“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中。如,会计系学生SHEA Tszshing Derek与同学合作,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发明的交互式算法交易模拟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3种主要的交互式算法交易模拟策略,作为优秀的学生课程案例加以展示、记录和表彰。

2.课外创新实践。课外创新实践的目的是鼓励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意项目中,在课余时间应用课堂知识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香港城市大学为学生的课外创新实践提供场地、资金和技术支持,并成立相应的支持服务机构,保障课外创新实践能有序地开展。此外,为学生的创新成果搭建展示平台,举办年度探索节,邀请政府官员、企业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和参观,向社会展示学生的创新成果。

3. 教学反思研讨会。在教学反思方面,香港城市大学基于“成效为本教与学”(OBTL)的课程改革精神和“重探索、求创新”(DEC)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组织了DECOBTL系列研讨会,以支持各学院、各部门在“成效为本教与学”的框架下实施“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反思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反思“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总结课堂经验,完善评估方法,以不断修正教学内容和形式。研讨会每年不定期举行,内容涉及“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索”和“创新”的定义、各教学成果和教学方法的展示和交流、设置课程预期成果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等多个方面,并邀请了特拉华大学、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国外大学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和修正贡献力量[2]。

(二)“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成效

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往往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收获成效。香港城市大学“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虽然仅实施了6年的时间,但已经在教学质量、学生就业、各类竞赛获奖等方面展现出较多的成果。

1.教学质量方面。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发布的《香港城市大学素质核证报告(2016年)》中多次提及“重探索、求创新”给學校教学带来的变化。在联课单位及多个学生服务办事处的支持下,香港城市大学提倡的以创新方式学习。使学生和教职员均有机会开发原创新知识的“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已见成效。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进行“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以别出心裁的方法推行创新为本的教育表示认可,并认为香港城市大学于过去5年在本地区及国际上的声誉日隆,反映出这些改善措施的成效,值得引以为荣[3]。

2.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经过课外创新实践的训练,香港城市大学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香港城市大学素质核证报告(2016年)》中指出,与评审小组会面的雇主和校外人士均对学校毕业生的特质给予好评,认为他们就业能力强。而对于毕业生所拥有的这些特质,分别归功于该校创新的学习方式、实习体验的素质,以及对软性技巧和专业教育的重视[4]。在2014—2017年THE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中,香港城市大学的排名逐年上升,连续4年名列世界最佳150所学府之一[5]。可见,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受到雇主和研究机构的广泛肯定。

3.创新竞赛获奖方面。近年来,香港城市大学学子使用 “重探索、求创新”课程中创作的成果参加竞赛,取得了众多可喜的成绩。2012—2017年间,他们的创新作品在国际基因工程机械(IGEM)巨型大露营竞赛、青年结构工程师国际设计大赛(YSEIDC)等15项国内外竞赛中获奖。与此同时,“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本身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冯刚教授带领的团队获得了由教育资助委员会颁发的2017年卓越教学团队奖,以表彰其具有开创性的“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6]。教育资助委员会肯定了该团队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规划、创新、支援措施和审慎监察,赞赏了“重探索、求创新”在实践新教学法、加强教师与学生对新教学法的认识中取得的成绩,并希望向其他高校讲解推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挑战、经验及成果。可见,香港城市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已经获得香港教育部门的认可。

(三)“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未来规划

香港城市大学在6年的“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相對系统的执行制度。即便如此,学校还致力于对该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整合全校各部门资源,在学校的招生、课程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配合“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开展。《香港城市大学战略计划2015—2020》中,对“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多项规划。

1.课程教学方面。致力于加强学术课程中的知识创造内容,并计划推出“重探索、求创新2.0”改革,将研究生课程纳入到改革范畴中。在研究生课程中嵌入更多的研究和创新元素,并提升优秀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参与度,通过代际学习的模式,推动 “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

2.招生方面。加强对本科生入学流程的管控,以便招收到从“重探索、求创新”中受益的,具备高素质的有积极性、创造性的学生。

3.组织管理方面。计划建立覆盖全校范围的“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专责小组,负责协调全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工作,向其他高校和企业推广“重探索、求创新”的联网计划,并联系其他高校和企业参与到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工作中。

4.教师管理方面。计划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充分肯定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贡献;并计划扩大教师队伍规模,尤其是增加跨学科教师的数量[7]。

二、香港城市大学“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特点

在实行“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之前,香港城市大学的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即UGC,以下简称“教资会”)发布的《香港城市大学素质核证报告(2010年)》中指出,香港城市大学的人才培养存在学校权力下放导致各学院和学系的素质保证安排各异,人才评价标准不一,人才培养目标与本校办学使命、愿景联系不紧密,办学特色不鲜明等问题。该报告建议香港城市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应全面监察学校人才培养素质的保证工作,并且具备必需的直线从属结构和权力;课程教学述明本校特点,并把这些特点结合起来,凸显本校和学生的独特之处,根据这些特点筹划校内工作和外界宣传工作[8]。基于此背景,香港城市大学推出了“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并具备以下特点。

(一)学校自上而下统筹推动、自下而上交流反馈,契合办学目标

以《香港城市大学战略计划2010—2015》中提出的“扩建知识转移和创业实力”为指导,“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由负责学术规划及本科教育的副教务长冯刚教授带领团队进行研发,并结合全校各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后,自上而下统筹推动,在全校范围内实行。实行一段时间后,各学院通过教学反思研讨会的形式,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向学校进行反馈,学校根据各学院的反馈情况再对课程教学改革政策进行修改、补充,随后继续向各学院推行,实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使“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持续推进。这样,学校可以时时了解各学院的人才培养情况,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教学改革的走向。

香港城市大学是一所研究和应用并重的高校,其办学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大学,在研究和职业教育方面表现突出”;使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才能,创造适用的知识,以支持社会和经济发展” [9]。为了解决教资会提出的人才培养与办学愿景、使命联系不密切的问题,香港城市大学结合本校特点,探索出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实践相融合的“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路径。具体而言,学生通过接受课堂创新教学并开展课外创新实践,在探索节上展示创新的成果,获得企业和社会的关注,部分优秀作品还可能获得学校或企业的资金支持。随后,学生在学校的支持下完成知识产权注册,进一步结合专业知识对作品进行贴合社会实际和企业需求的改进,而后获得企业验收并投向社会。即便只有少数学生的创新成果可以最终问世,但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实际,提高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增加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就业能力,这符合香港城市大学的办学愿景和人才培养使命。

(二)注重课堂外的实践创新

“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注重课堂内外相结合,强调通过课外实践创新,将课内教学知识转化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成果。

为实现这一目标,香港城市大学为“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充分的物质和场地支持,在整个校园设立和发展专为该项改革而配套的设施和机构,以培育创意及协助实践理念。如,香港城市大学在2013年设立了精进教育实验室,协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创新构想;在2014年设立了创意工作坊、知识转移处及电算服务中心等部门,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场地和器材,协助各学科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实践创新。学校还提供多项系统的课程及课外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并设有多个为学生服务的办事处,积极地为实践创新提供快捷、有效的支援,受到各级学生的高度评价。

此外,香港城市大学举办一年一度的探索节,2017年的主题为“我自己的发现”(My Own Discovery),为学生的创新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该活动的参与对象覆盖教资会资助的香港城市大学所有本科生或研究生,参与者需要提供自己制作的尚未商业化或专利化的创新作品,分为开放类和设计应用类,评审小组对作品的独创性、创新性、现实影响和实施可行性加以评价。其中,优秀的作品将在探索节上展出并颁发奖项,获得香港城市大学提供的知识产权注册资金,进一步推进创新的专业支持和部分奖金。

(三)创新成果和学生专业契合度高,跨学科合作正成为新趋势

学生创新实践的成果是“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情况的直观体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改革的成效。通过统计2012—2017年在香港城市大学探索节上展示的88项学生创新成果和被评为优秀课程作品的案例(两者不重复统计)可以发现,94.3%的学生作品的主题、内容或运用的技术手段与创作者的专业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香港城市大学的课堂创新教学对于启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课外创新起到了较大的成效。

跨学科合作是当前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跨学科创新范式正逐步演变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趋势,也已成为高校竞相追逐的科研增长点[10]。《香港城市大学战略计划2010—2015》中提出,要“拓宽跨学科协作研究,应对全球性难题”。基于这一目标,学校致力于扩大教师规模和研究生课程,尤其是跨学科教师和课程的数量。在54件优秀的学生团队合作作品中,跨学科合作作品有28件,占总数的51.9%。在实行“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6年中,以3年为节点,2012—2014年跨学科合作作品有11件,2015—2017年跨学科合作作品增长到17件,数量较前几年增长了54.5%,这说明跨学科合作研究正成为香港城市大学教学研究和学生创新的新趋势。

(四)注重保障学生的知识产权

随着“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出,香港城市大学学生的原创作品不断涌现,于是对这些新创作、新发明的“知识产权”(IP)保护也被提上了日程。

针对这种情况,香港城市大学制定了《大学知识产权及相关事宜保护政策》,向学生普及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其中,详细介绍了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规定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包括版权、专利、注册设计、电路的布局设计和商业秘密等,并制定了详尽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了学校和学生在知识产权和收益方面的归属划分。政策规定:通常情况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版权、专利和注册外观设计等发明创新成果,其知识产权自动归学生所有;以工资形式从学校获得经济支持的项目、涉及大量使用学校资源(包括使用10万港元以上的资金或使用项目专门设备)的项目、受学校赞助的研究或签订合同的项目,其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该创新成果进行商业开发所产生的净收入,学校和创造者按7∶3的比例划分;如果香港城市大学没有支付专利申请费用,净收入应由学校和知识产权创造者平等分享;若学生缺少所需的资源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将知识产权的所有权转让给学校,净收入同样按7∶3的比例划分[11]。这一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学生发明创新、分享创意,发展个人和团队创造力,为“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香港城市大学“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在祖国内地,大学生的创新往往是和创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12年8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下达了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文件论述了在普通高等學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高校应该向全校学生开设创业必修课。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天津举办的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此后,政府和高校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政策,“双创”运动在全国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经过几年的实践,内地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正视和改进。

(一)内地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体系和目标不明确。依照《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到目前为止,内地高校基本开设了创新创业指导课程,但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概念理解各异。一些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大多局限于校友成功案例报告会、创业经验交流会、部分企业或创业代表的讲座等,未能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教学过程[12]。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暑期社会实践等都纳入到创新创业课程的范畴中,还未能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另外,部分创新创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教学内容和学生所学专业并无太大联系,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创新或创业过程中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阶段学生的“双创”多是将现有较为普及的技术进行创新性的组合和应用,真正体现大学生的学科专业优势,运用高深、前沿的知识或技术进行的创新创业并不占多数[13]。

2.高校参与和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内地已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多种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多数是竞赛的形式,针对的大学生群体较为有限,而且多数活动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推动,高校真正参与组织的较少,缺乏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和服务机构为学生创新提供配套的资金、场地、技术支持和服务;已有支持和服务力度也较为有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此外,学生的创新成果也鲜有展示平台,缺少受到社会公众检验、改进、认可,并最终投入商业化的过程,甚至一些高校认为本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才是大学的中心任务,对于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型的创新并不热衷。这些因素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创新难以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很多时候只是少数精英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3.学生知识产权保护缺位。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并获得实际收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成果多是在学校或教师研究项目的支持下完成的。根据我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做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14]但在实际操作中,目前内地高校很少出台详细的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或商业化收益划分的相关条例,对于如何处理学校和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创新成果归属和收益划分问题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造成高校存在对大学生创新成果无偿实施的情况。据统计,80%闲置学生专利被高校无偿商业化[15]。这就容易出现知识产权纠纷,学生难以从创新实践中获得实际收益,从而影响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二)内地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1.明确课程教学体系和培养目标。针对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和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高校应明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依据大学生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身特点,引导他们结合专业前沿知识或技能,创新研究成果并将其转化,从而实现创新创业,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战略服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引导学生为了创业而创业,不能只注重本校学生的创业率,而忽视创业的技术含量,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校应改革课程教学,借鉴香港城市大学的成功经验,在部分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化到课程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创新创业氛围。同时,高校还应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课内创新教学、创业教学课程、课外创新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完整体系。在创业教学课程中,可以加入学生创业知识教学、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机会识别等相关内容,为他们的创新成果商业化打下基础。

2.注重高校参与和创新平台搭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科技成果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除了传统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职能外,也应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大学在保持原有高深知识生产与扩散的传统职能的同时,也要在高深知识的应用方面大有作为[16]。因而,无论是研究型高校还是应用型高校,都应重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将知识成果转化。内地高校可以参考香港城市大学的改革路径,依据本校的资金和场地情况,成立专门的学生创新服务机构,提供资金、场地、技术设备和服务支持,使学生有条件将自己的创意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立沟通的渠道,鼓励他们展开“头脑风暴”,结合不同的专业背景进行跨学科合作创新;举办年度创新探索节或科技展,为全校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发明创新的平台,让创新氛围和创新意识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可以邀请相关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为学生的科技成果商业化架设资金来源的桥梁。

3.加强对学生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关系到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成果收益。针对当前内地高校学生知识产权保护缺位的问题,应当制订本校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厘清知识产权的内涵和保护范围,明确学生在独立创新、与教师合作创新、利用学校资源创新等不同的情况下,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及商业化收益的划分,以制度规范学生的创新活动,保障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和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7]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trategic Plan 2015-2020 [EB/OL]. http://www.cityu.edu.hk/provost/strategic_plan/chapter_two.htm,2018-11.

[2]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C-OBTL Implementation Workshop Series [EB/OL]. http://www.cityu.edu.hk/edge/dec/dec_workshop.htm,2018-11.

[3][4]大學教育资助委员会.香港城市大学素质核证报告(2016年)[EB/OL]. https://www.ugc.edu.hk/doc/big5/qac/report/cityu201610c.pdf,2018-11.

[5]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nual Report 2016-17 [EB/OL].http://www6.cityu.edu.hk/puo/newscentre/publication/annual_report/,2018-7.

[6]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17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得奖赞辞[EB/OL]. https://www.ugc.edu.hk/chs/ugc/about/press_speech_other/press/2017/pr07092017.html,2018-11.

[8]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香港城市大学素质核证报告(2010年)[EB/OL].https://www.ugc.edu.hk/doc/big5/qac/report/cityu201011c.pdf,2018-11.

[9]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Vision and Mission [EB/OL]. https://www.cityu.edu.hk/cityu/about/vm.htm,2018-11.

[10]陈艾华,吴伟,王卫彬.跨学科研究的协同创新机理:基于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8(6):70-79.

[11]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University Policy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EB/OL]. https://wikisites.cityu.edu.hk/sites/upolicies/ippolicy/Documents/IPPolicy.pdf,2018-11.

[12]匡艳丽,林于良.“互联网+”思维嵌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高教探索,2018(1):66-69.

[13]宋傅天.大学生参与“双创”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8(1):67-71.

[14]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 [EB/OL]. http://www.sipo.gov.cn/zcfg/zcfgflfg/flfgzl/fl_zl/1063508.htm,2018-11.

[15]朱丹,李玮.大学生创新成果的产权归属与收益分配——基于全国挑战杯作品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8(6):37-40.

[16]王建华.创新创业: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24-32.

(责任编辑:申寅子)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