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绿色港城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9-06-11张强

山西农经 2019年1期
关键词:南通

张强

摘 要:分析南通市绿色港城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建设绿色港城经济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绿色港城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关键词:南通;港城经济;绿色协调发展;高质量转型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1-0038-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南通市通江达海,以港口为核心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推动了区域繁荣。港城经济在南通市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港口引领”是南通经济的重要战略。加快绿色港城经济建设,实现港城经济高质量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

1 南通港城经济取得的成就

近年,南通市抓住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江海联动、跨江融合战略,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依港而建的南通市也因港而兴,临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实现了城市与港口共同发展,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港口城市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南通港口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总量规模不断增长。近年来,港口不断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港口大型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速,在带动当地临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服务业的兴起,为南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2 南通绿色港城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港城发展的空间矛盾对立与环境污染加剧

多年来,港城经济带动南通经济迅速发展,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时期,出现了发展的空间矛盾与环境污染加剧问题。临港工厂产生的大量污水、垃圾等污染物,阻碍了南通绿色经济发展;海工船舶业一定程度上带动港口产业发展,但是同时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2.2 传统优势产业难以支撑港口发展

船舶海工和纺织业作为南通市的支柱产业,由于多年的粗放式经营,造成资源消耗、污染严重、产能过剩等问题,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发达地区相对较小,总体竞争力不强,产业升级面临较大压力。

2.3 城港综合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南通港码头所有权属于不同级别企业和政府,多层所有权归属,导致单个港口企业受益较少,资本逐利性造成南通城市经济管理型人才欠缺,高端港航人才匮乏;南通港区域分散,没有实现集中规模化管理,沿江深水泊位较少,集装箱吞吐量较长三角其他地区差距明显;南通存在不同等级的开发区,2017年江苏省新增13家省级开发区,南通市进入6个,尽管有利于港口经济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区之间管理分散,缺乏统筹管理。

3 加快建设绿色港城经济的对策建议

3.1 释放港城发展空间,控制环境污染

优先发展高科技、低耗能的绿色产业,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建设沿江自然生态保护区,协调绿色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加强南通沿江重点水域污染防治工作,加大环保力度,合理开发地区资源。

3.2 协调临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关系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和绿色能源产业,加快绿色经济发展;利用“互联网+”模式,积极发展航运服务业,提升城港经济绿色度,加强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挥港口产业的带动作用,协调港口航运相关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南通城港经济发展。

3.3 加强综合管理体系建设

构建综合治理模式,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支持临港产业开发,引进港航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升港口人力资源质量;港口开发区产业分工,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4 结束语

南通经济增长迅速,港城经济协调发展潜力已经进一步释放。当前,需要进一步控制环境污染、协调工业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关系、加强综合管理体系建设,从而促进港口产业与城市经济的绿色协调发展,实现绿色港城经济高质量转型。

参考文献:

[1]贾立校,王建涛,冯爱国.南通产业经济与港口协调发展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8(6):11-13.

猜你喜欢

南通
杨梦玲作品
展览纪录
南通移动全力推进“光网城市”建设
南通移动80%客户提前享受无长漫费
赴一场“江海之会”
江南百工:长三角非遗寻访之旅
谢谢园丁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