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及其践行策略

2019-06-11刘鹤金祥雷于杨

现代教育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

刘鹤 金祥雷 于杨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和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就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新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社会竞争、新型人才的社会需要,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为指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与新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必须全面、准确、科学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并切实落实到各高校教师建设中,全面打造德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

[关键词]习近平;教师队伍建设;师质建设长效机制;考核评估制度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4-0080-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4.015

一、习近平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思想的内核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讲话中就教师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信仰追求、职业素养与师德师风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观点,其内涵深刻,影响深远。如2018年5月,习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讲话中强调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1]。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是繁荣高等教育事业的关键。由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加速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强国梦,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全面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思想。

(一)忠于党和教育事业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過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2]。可以说,习总书记已经对新时代高校教师持有何种信仰,应如何践行信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在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忠于党和教育事业,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3]。习书记强调只有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不断增强自身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教师在不断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下、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潮流下,以及在国内社会发展的进程下,把握主流、永立潮头。

(二)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地位观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4],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6年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八一学校时强调教师的地位,即“教师是传播知识、思想、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生命和人的工作,理应受到尊敬,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5]。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重申了教师的崇高地位,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6]。在这一次总书记的表述中,教师已从单纯职业地位提升转变为政治、社会、职业地位的共同提高,凸显出新时代教师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要,同时社会地位也上升到全新高度。

(三)立德树人的使命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庄严的使命。习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校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7]。早在2013年习总书记给广大教师致慰问信时就提出“广大教师要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8]。随后,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9]习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又一次提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教师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围绕这个目标来学[10]。由此形成了新时代教师的使命观及其实现方式,即“立德树人”,并使之融入教育的各个领域和阶段,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四)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素养观

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好教师的标准。2013年的“三个牢固树立”: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11];2014年的“四有好老师”: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12];2016年的“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13]。在此基础上逐步明确了“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应该具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14]”和“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15]等标准。由此观之,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满足时代要求,紧跟时代发展。

(五)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师德观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师德师风因其具有道德意识的自觉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结果的深远性,而使其成为教师从事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对其必须高度重视。那么对于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几组统一关系的论述,将教师师德师风的实现路径清晰地表明出来。他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6]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典论述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实现路径。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期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第一资源的定位予以确认,并做出了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系统部署。《意见》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同其他教育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样,发展迅速但依然存在着不能完全适应该时期发展要求的几类问题,形成了这一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特有的一些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必须面对的挑战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顶层设计,标志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战略地位成为共识,教师队伍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整套与之相配的、科学完善的高校教师管理体制和机制[17]。目前,我国高校师资管理体制在相关准入、招聘、交流、评价、激励、退出等环节不够完善,导致教师队伍存在活力不足、管理效能低下、人才的选拔与成长机制不健全。由此使得整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与我国目前的大发展、大变革的高等教育发展态势不相适应,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双一流”建设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加大力气,切实以促进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为目的,实行规范化、社会化的人事管理服务,完善高校教师资格体系、准入制度、保障激励机制;优化教师规模结构、学缘结构,重点解决区域性、学科性、层次性师资短缺问题。

(二)教师培训不规范

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体制经历了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即经历了从最初只着眼于职前培养向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并重的转变;从单一职业准备向基于专业化理念的教师教育机构与教师自主发展的转变;经历了过去由师范院校单一定向培养向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教师工作的转变。自此我国教师教育体制逐渐完善起来。

但是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教师教育,相对于其他层次的教师教育而言较薄弱。其主要表现为没有完善的职前培养体系、顺畅的在职培训衔接以及规范的在职培训制度等。一般而言,高校教师都是由各类高校培养的具有高学历的师资组成。这些教师受过较好的学术训练,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但他们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支撑。很多高校教师一经录用便上岗讲课,并未接受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往往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教师自我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不足,以至于严重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高校教师队伍水平。此外,作为高校教师教育重要组织部分之一的高校教师在职培训部分,由于在职培养管理体制不健全、培训内容刻板而未能满足各学科教师的差异化需求,教师职后培训过程中缺乏监督,且评价指标不完善等现象导致教师在职培训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三)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截至2016年,我国高校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40.48万人,专任教师160.20万人[18],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05万人。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的受教育水平逐年提高,教师的整体质量与水平也在逐年提升。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高校教师数量不断增长的背后,高校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凸显,这已成为影响一流本科教学实现的重要因素。马克斯·韦伯曾说:“具备学者的资格与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是完全一回事。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的学者,但同时却是个糟糕透顶的老师。”[19]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专业素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学者的专业知识素养;另一方面是作为一名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素养。因为,伴随日新月异的知識进步与发展,新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高校教师作为高层次知识的掌握者,与其他层次的教师相比,其最大差异在于高校教师必须掌握最新专业知识,所教内容必须依据教材并超越教材。其二,伴随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手段的出现,作为新时代教师必须掌握新理念、运行新方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来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不少高校存在着教师职业素养失衡的现象,青年教师尤为严重,补足教师职业素养的短板,实现职业素养的提高,这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教师职业素养不高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新时期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原则和举措。此举表明,我国高校师德建设机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意见》要求“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党执政坚定的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把政治属性作为第一属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成为党执政坚定的支持者,并将其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但是在实践教学中,部分老师的确存在着政治立场不坚定、职业信仰缺失、育人意识淡薄的现象,甚至有一些教师学术道德不端,出现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因此,建立师德长效机制,将高线追求和底线管控并重,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刻不容缓。其二,轻学而重术,重科研轻教学是我国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过分注重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这种以学术成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直接导致教师的工作重心向学术研究偏移,造成了轻学而重术的局面。这些问题都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必须重点补齐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三、习近平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实践策略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第一资源[20]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发展时期,打造一流高校教师队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实现高等教育強国的必然要求,而打造一流高校教师队伍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探究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素质。

(一)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意见》,该《意见》深刻认识新时期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激发高校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的重要性。2016年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强调,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为基本要务,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切实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2018年《意见》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三份文件突出了师德建设的重要地位,要求各高校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为落实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师德培训,设计合理的师德教育方案,把引导教师形成高尚师德和良好师风贯穿培训全方位全过程。另一方面,高校要完善教师道德考核和惩罚的机制。在教师入职、职称评定和常规考核中,加大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比重并加强监督,切实保障教师师德建设的发展;制订惩戒机制,严肃处理学术不端,道德失范等行为。

(二)转变教师队伍考核评价制度,助力教师能力全面发展

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教师评价指标应由过去单一的学术成果导向转变为从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学术成果指标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来进行,并解决好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差异化评价指标问题,实现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易操作性。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教师评价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同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高校应依据学校、学科发展目标和“双一流”建设要求,优化教师岗位设置、管理、评价体系,对于不同岗位的教师提供不同职业平台和晋升渠道,鼓励教师个性发展[21]。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考核评价指标单一,唯论文现象普遍,造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现今,高校应深入贯彻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进行多元评价制订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加大教师师德师风的评价比重,改变重业务、轻师德的问题;加大教师教学考核力度,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加大同伴互审同行评价力度,力求做到教师考核评价的公平公正。

(三)搭建教师发展和培养平台,完善教师发展机制

自2012年以来在高校普遍成立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为负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是高校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最佳切入口与着力点。《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引导高等学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科研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可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初期,便有开展教师培训、服务教师教学的专业优势。教师对自身使命、责任、理想、担当的熟悉、认同与内化,不是通过单一的方式实现的;它也像学习的发生一样,需要动机、环境、过程、评价,直至真正地理解、掌握、运用、发展与创新。因此,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因其自身职能与专业优势,能够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教师通过活动实现多种功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组织各类培训和研修活动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使每一个教师都成为一个教学性、专业性均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老师。

(四)着力“四个回归”,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教师要想扮演好筑梦人的角色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放在首位。早在2013年习总书记就希望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传道者首先明道、信道[22]。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新要求。回归常识,要求高校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办教育,建立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回归本分,要求高校教师要引导和激励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德高、学高、艺高。回归初心,要求教师把好教育的方向,培养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回归梦想,要求高校和建设更好地肩负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高校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掌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规律并付诸实践由此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长此以往,会有一般层次的教学技能的提升、教育理念新,以及中观层次的教学科研的促进、教师合作的发生,更有更高层次的作为新时代教师理想信念的确立、任务使命的牢记以及高尚师德的传承。由此,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算建成。

总之,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到来,已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素质的提升提出新要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以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切入点,通过多方的共同发力,努力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打造一流的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2][5][13]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9-11(1).

[3][9][1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0(4).

[4][8][11]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N].人民日报,2013-9-10(1).

[6]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9-10(2).

[7][10][1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2).

[12][15]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10(1).

[17]宁滨.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8(4):5-8.

[18]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EB/OL].http://www.moe.gov.cn/jybxwfb/gzdt gzdt/s5987/201705/t20170503 303595.html,2017-5-3.

[19]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1.

[20]谢维和.双一流建设离不开教师这个“第一资源”[N].光明日报,2018-2-17(3).

[21]尹蔚民.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N].求是,2017-5-15(10).

[2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责任编辑:宇美臻)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浅谈如何加强“双语”教学与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百色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探究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