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应用
2019-06-11孙于芳
孙于芳
摘 要:2019年1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其突出的变化就是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双功能是指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雙基础是指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双报告是指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形成财务报告,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形成决算报告。此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是事业单位会计向企业会计接轨,向国际会计接轨的重大举措。我国的会计信息化经过40多年的不断发展,从会计人员手工记账,到会计人员人手一台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再到数据共享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已经达到了质的飞跃。会计信息化是搭建在会计电算化与业务人员之间的桥梁,通过会计信息化平台帮助财务信息使用者打破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可随时获取财务信息,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与现实意义,分析了信息化平台、财务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设应用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科研事业单位;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指财务信息系统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统计、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管理层、会计人员、科研人员在预算管理、项目管理和控制决策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财务信息管理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
一、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内涵
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就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财务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对已有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创新与探索。财务软件设置全面是搭建财务信息系统的根基,根基茁壮才会枝繁叶茂。
(1)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财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基础的总账、明细账,而科学事业单位拥有大量的各个渠道来源的项目资金需要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以实现对专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进行全面管理。使用基础的财务软件显然是无法充分进行项目管理,这就需要使用财务软件提供的个性化二次开发功能。为了实时、准确地为科研人员提供各类项目经费数据,需要先建设好财务软件的个性化的设置。设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开发“部门、项目账”管理
“部门”体现的个性化设置就是按照项目资金的来源属性不同进行分类设置,如自然基金、外协项目、专项资金、预算经费等等。其优点在于可以按照属性进行各项项目的汇总、统计。“项目”是按照项目类别的特性设置项目编码、项目名称,一个项目一个特定的编码,每个项目都可进行单独管理。
2.设置与项目挂钩的“个人往来账”
科研人员经常是因为项目需要办理各种借款,借款也相当于是项目经费的支出,为了实时反映项目经费真实的余额,需要设置与项目经费挂钩的“个人往来款”科目。“个人往来款”科目下设置“借款单位、个人姓名”辅助管理。“借款单位”一般情况下是按照借款人的行政部门设置。但是为了与每个项目预算经费挂钩,个性化的设置体现在把“借款单位”设定为用于借款的项目名称,这样的好处就是科研项目每发生一笔借款都会冲减项目的预算经费,预算经费实时反映的是项目尚可使用的经费。
(2)科学事业单位加强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会计电算化原本是个“孤岛”,通过会计信息化平台将财务数据共享给每一个相关的使用者,将“孤岛”变成一个可以通向四面八方的“岛屿”,真正发挥着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其重要意义在于:
1.有助于提升单位领导决策的实效性
领导者们可以随时通过会计信息化平台获取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内容、执行情况、范围、方向、效果等各方面的数据,可以对支出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率性进行系统性审查,监督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情况,为进一步改善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为领导提供客观、真实、全方位、多元化的财务信息,提升了领导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提升了领导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管力度;提升了领导对决策时机的把控,纠偏的及时把控,方向判断力的把控。
2.有助于提高系统预算控制作用
将所有项目经费的预算控制数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将预算控制数按照经费使用的途径不同分为各个不同的预算科目,按照预算科目执行数设置预警监控功能。科研项目要按照预算科目经费合理进行支出,如果超出预算科目经费填写报销凭证时,系统将会提示科研人员经费超支,拒绝上传数据,控制超预算使用各项经费,发挥了预算经费实时监控的功能。由人工控制预算执行情况上升到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自动控制预算,由原来的事后控制转换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由原来的静态控制升华为动态控制。
3.有助于提高财务咨询效率
科研人员在各类项目申请时都需要按照规定的预算科目申报各项经费预算支出明细。项目执行时需要按照申报的预算科目的各项经费明细进行经费支出。科研人员可以随时通过会计信息化系统查询到自己负责的各项经费支出合计、尚可使用的经费余额。科研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对自己负责的各种项目经费支出了如指掌。
4.有助于简化单据报销业务
科研人员不用再填写手工报销单据,只需要报销时直接进入会计信息化系统按照需要报销的内容类别填写相应的报销单据,生成报销单据直接打印、上传数据。财务人员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后即可查询到上传的报销凭证,审核无误后直接生成会计凭证,方便快捷。
5.有助于提高财务人员工作质量
财务信息化系统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分析数据等功能,解脱了财务人员手工统计各项数据的重复、繁杂的工作,节省了财务人员大量的时间,把财务人员从手工统计数据的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仅为财务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还有了充足的时间用于加强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不完善
科学事业单位一般没有统一、规范的财务信息化系统,由各单位自行开发、设计。由于各单位领导人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理解不同,投入的资金也会有所不同。有的领导流于形式,应付上一级领导的工作,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选择一些报价低、不熟悉科学事业单位业务性质的软件公司进行软件开发。使得软件本身的设计不完善,存在一些漏洞,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数据遗漏,数据统计不完整等方面的问题。
(2)预算经费编制流于形式
科研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重视预算经费的编制,编制的预算经费未切实际地考虑今后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只是为了应付差事,随意编制预算明细经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时长会发生实际经费支出用途与预算编制的预算经费用途不相符的现象。
由于科研人员对财务信息系统的使用方式不太了解,没有及时解决存放在待办理箱中的填报凭证的问题,填报凭证的金额就会一直冲减项目经费支出,就会产生项目经费虚支的现象。
(3)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其素质不高
各科学事业单位配备的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老会计,计算机操作的技能比较差,财务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查询、数据统计等方面的业务难以胜任;而年轻的会计人员熟悉财务信息操作系统但对账务钩稽关系、业务处理方面又缺少经验。即有经验丰富的财务账务水平又有计算机技能方面的能力的财务人员缺乏。
科研项目较多,经费来源比较繁杂,要保证每个项目的类别、支出经费准确无误,要求会计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类预算经费使用范围的规定。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新的信息化管理环境需要和工作需求,会因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误操作所引起的数据错漏等。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权限设置不严格,没有明确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设置;会计人员交叉使用他人的权限进行业务操作。
(4)会计信息化信息安全水平有隐患
会计信息化一方面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而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信息泄露的风险。会计信息化系统安全防火墙设计水平不高,很容易受到网络病毒、恶意插件的侵入,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5)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存在记账差异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实行了“五双”政府会计模式,即会计双目标(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有关的信息和提供与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有关情况);会计双基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会计3+5要素会计双等式[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和资产=负债+净资产(净资产=收入-费用)];会计规范(预算财务制度和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政府双报告(政府决算报告和政府财务报告)。
政府会计制度重点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给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财务信息化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进行“平行记账”
1.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也需进行预算会计核算(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库存现金,购买存货等);
2.對于其他业务,收到或支付时仅需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计提折旧费用、摊销费用,发出存货等) 。
“平行记账”的账务处理过程中势必会产生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差异项,统计两者之间的差额难度很大。
实施“五双”财务管理模式后,按照管理模式进行记账工作,工作量将会翻倍,也会加大财务人员承担额外的工作,如何充分发挥财务信息系统的作用,对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科研事业单位优化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提升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完善工作
加强与单位领导的沟通力度,提升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意识,才能适应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没有统一、规范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通过招投标程序,聘用具有专业水平的软件开发公司开发财务信息化系统,开发出具有单位特性的财务信息化平台。科学事业单位还应当组织独立于开发单位的专业机构对开发完成的信息系统进行验收测试,确保在功能、性能、控制要求和安全性等方面符合开发需求。
(2)设置规范的预算编制流程
设置规范的预算编制流程,要求执行部门必须按照预算管理流程进行预算编制、调整、审核、审批和执行。采取刚性预算控制与柔性预算控制相结合的办法控制预算。按照会计信息化系统中预算执行率设置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制定奖罚制度,激励科研人员高度重视预算编制,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经费执行预算经费的使用。
对科研人员在使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将解决方案通过财务信息系统传递给科研人员,年初为科研人员开办财务信息化系统培训班,讲解系统操作细节,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何避免差错,如何实施查询经费使用情况等讲座。
(3)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其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聘请专家进行讲课、业务咨询;向兄弟单位进行业务交流,吸取相关工作经验。让每位工作人员熟悉账套设置的理念、方法、勾稽关系,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按照会计人员的工作性质设置财务信息化系统的作业权限,严格控制交叉使用权限,防范风险,提高会计人员的安全意识。
(4)加强会计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
科学事业单位应当加强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管理,制定信息系统工作程序、信息管理制度以及各模块子系统的具体操作规范,及时跟踪、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信息系统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度和操作规范持续稳定运行。科学事业单位应当综合利用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软件技术以及远程访问安全策略等手段,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来自网络的攻击和非法侵入。
(5)规范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信息系统设置
首先,按需设置科目属性,预设全部科目,完善科目信息,增加“往来款项”备查登记、到期日登记;其次,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科目之间有钩稽关系的会计科目,设置为关联关系。“平行记账”过程中系统将自动弹出与之关联的预算科目由财务人员从中做出科目选择。将关联科目设置为自动校验,自动提醒。预设校验规则,增加智能判断,减少人工出错。然后,预设“平行记账”差异项,设置差异项登记,随凭证录入,系统将会自动生成“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调节表”,差异项明细实时可追溯联查。最后,按照双报告的格式设置报表与账务之间的钩稽关系,满足双报告的要求自动生成财务报表、附注、预算报表,实现主附表数据实时追溯联查。只有财务信息系统设置的越完善,人工智能提供的信息越丰富,将会大大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人工出错的概率。
总之,社会不断的发展,网络技术不断的提升,会计制度不断的完善改进,会计信息化平台也会不断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面对新事物,要不断学习,不断的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就会发现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不断的改进、提升,使会计信息化系统逐渐完善,更加适于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从而达到准确、及时、高效地反映会计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盛洁,卢林纲,会计信息化对科学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J]财经界,2016(14):179+313.
[2]朱晟玥.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及改进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7(4):104-106.
[3]董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风险控制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4):86-87.
[4]郝梓秀.关于我国政府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财会研究,2017(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