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6-11刘伟

财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刘伟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成为非常关健的一个问题。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上看,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这一环节上比较薄弱,评价标准缺失等,对单位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要想使体制管理更加精细化,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大大增强,在此阶段,对内部控制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加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内控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内控评价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现存问题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内控制度方面,还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急需相关人员的改进、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单位本身健康的发展,使得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健全、完善。

(1)对于财务内控制度的认知程度较低

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对社会服务建设加以必要的重视,应有目的、有意识的强化服务效果,全方位的强化对财务内控制度本身的投入等。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不论是单位的领导、基层人员还是从财务人员,对该制度缺少必要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也大大的缺少标准性、规范性等,较难积极主动的履行好该项制度,导致工作实践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实际工作的执行与制度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

(2)财务内控制度缺乏完善性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工作的过程中,财务内控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关键规章制度,可以帮助员工分清工作明细等,存在较强的制衡性和约束力,是单位各项制度得以有序实施的有力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形成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一旦出现问题或事故时,也很难将责任落实到人,使得工作人员间避重就轻、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员工本身缺少责任担当精神,对各项工作的落实产生不利影响。在此模式下,也很难准确的评估出财务工作中的现存风险。在问题事故发生时,缺少应急预案等,使得各项工作的开展存在难以预判的风险隐患。

(3)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核实

在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所谓的预算就是指经济评估的进行,应制定出方案,为各项工作的展开提供可靠数据等,为各项工作带来较大的便利。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部门预算时,就只是对上年的各项数据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没有考虑工作实际情况,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在实际执行中,将预算这一工作放置在形式上,使得预算的执行面临着较大的困扰。

(4)过于注重政绩,忽视内控制度建设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L看,部分你玫事业单位在开展各类工作时,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政绩卜,对于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却抱着可有可无的心理,严重的缺少重现程度。除此之外,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综合素养、业务能力也有待加强,部分员工只是将财务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很难将制度真正的贯彻、落实、责任和担当意识有待加强。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解决对策

(1)强化认知程度,提升员工素质

首先,应持续性的强化单位领导对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在此过程中,身为一名单位领导,一定要始终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积极响应国家的各项号召等,不能安于现状,积极的学习内控制度相关的新知识、新政策等,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组织支持,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为内控制度的贯彻、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应不断加强单位员工的政策学习,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单位员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思想、行为将对单位的本身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促使各单位人员加强到政策理论学习中,全方位的增强其的思想觉悟,知晓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从而在落实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等,这对于制度的贯彻、落实,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应大力的组织培训、学习。在学习中,领导应与基层员工形成互动,在发生问题时,可以及时交流沟通,可以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做到妥善落实,及时得以解决等,保障内控制度得以有效、积极地落实贯彻下去。

(2)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工作实践中,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的内容应包括预算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内容,使得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完善。

另外,在制定完管理制度后,应将责任制落到实处,对于各个环节的风险、问题,都应设置相应的应急方案,并有专人负责。此外,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也应始终秉持着公正、公开的原则,当出现问题时一定不能逃避包庇等,使得各项制度都合法合理,在透明化下有效实行。

(3)提高信息质量,成立监督小组

为了进一步的保障财务信息的质量,避免往来等账目出现错误、缺少真实性的情况,在必要时,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成立监督小组,将各项漏洞、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促使各项工作得以落到实处。

例如,部门领导可以充分發挥带头作用,依次成立监督小组,小组成员在开展工作时应时刻秉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衡原则,使得财务信息更加公开化透明化,使得各项工作得以落实。另外,会计人员、出纳人员也不应由一人兼任,而是要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等,对财务工作加以流程化管理,实现科学设岗,相互监督,把制衡机制嵌入到各个经济业务活动环节中,使得财务决算数据更加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绩效奖惩制度,对于一些违纪现象、贪污腐败大力检举,对检举者实施奖励原则,并根据员工的具体表现,来发放相应的绩效。

(4)开展培训工作,强化内控意识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单位人员是否具有内控意识,将对各项工作的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单位应大力开展培训工作,以此来强化员工的内控意识,以提升责任意识,

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应为员工提供优质的培训学习机会,促使员工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等,这样可以使得员工较为全面的熟悉掌握相应的制度内容,了解业务流程,既可以对制度本身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强,又可以关注经济业务活动中风险的防范关键点。另外,相关的主管部门也应对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视,加强业务正确的指导,加强对部门与部门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的分析和检查,从而将该制度的建设落到实处,发挥好应有的效用。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招聘工作时,也应全方位的考虑到人员的政治素质、工作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等,以此优化人力资源,为单位内部各项财务工作的落实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实施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制度,不仅可以大大的增强单位经济活动的效果性、效率性,也能进一步的保障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发生,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虽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此方面还存在着些问题、薄弱环节,但我们相信,只要在大家共同地持续努力下,一定能改善这一现状,使得财务内控体系建设更加健全完善,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得到更好的进步、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海燕.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及财务管理问题思考[J]财会学习,2018(27):110-111.

[2]张莉.试析如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经济师,2018(10):110-111.

[3]宋菲菲,史红.浅谈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动[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8(10):58-60.

[4]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1):57-62.

[5]田祥宇,王鹏,唐大鹏.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会计研究,2013(9):29-35.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海南省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问题浅析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