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内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的培养
2019-06-11尹传红刘炜
尹传红 刘炜
[摘 要] 教学改革的深入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医内科学青年教师必须以本专业为主,夯实基本功。从中医内科学专业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科研能力这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
[关 键 词] 中医内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 R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194-02
青年教师基本功的培养是教学中必不可缺的关键步骤,关系到教学质量优良与否。中医内科学是衔接中医学生从中医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其教学成果直接影响中医学生走向临床后的医疗水平。笔者就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论述如下。
一、中医内科学专业培养
(一)经典理论的掌握
赵铮认为,熟读中医经典的重要作用首先在于它是中医治学的根基,其次它是中医学不断发展的基石。中医内科学讲师更要熟读经典著作。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在课下主动学习经典著作,在备课中也要将课上所讲授知识联系经典著作。比如讲到胸痹,引用经典条文,如《灵枢》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金匮要略》:“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并创立了栝蒌薤白半夏汤等十首方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胸痹之病。再比如讲到中医内科学的疾病的历史沿革部分,要详细讲授,疾病理论的形成,各时期医家所提出的理论,仿佛像给学生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学生畅游在中医历史的长河里,沉浸在中医经典理论的海洋里,多引用经典原文,遇到重点,最好要求学生背诵下来。只有青年教师自身熟读经典,才能肚中有货,继而向学生传授,使学生产生兴趣,热爱经典。
(二)中医各基础学科的掌握
中医内科是以中医理论分析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运用中药治疗的一门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学说为指导,系统的辨证论治,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在较好掌握中医内科学之前,要学好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学科。
(三)重视临床实践
中医内科学应用于临床,发挥治疗效果。中医内科学的教师在临床上多实践、多灵活应用,才能对中医内科学有深刻的理解。建议中医内科学青年教师,应该把一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临床,安排青年教师出门诊,理论结合临床。同时制订师徒制,由名老中医带青年教师出门诊,跟师学习。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关系
中医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文化的发展受到传统文化极大的影响。中医学在其身后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古代文化始终保持着同步演进的关系,这种“同步”主要包括两个内涵:首先是性质上的同步。如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由表知里、类比推理、类比说理医学实践与气一元论哲学文化背景相呼应;宋元时期理学思想的广泛渗透与“辨证论治”思想的全面推行;明清时期随着西方原子论哲学思想的东渐,出现了医学的本体论实践等。其次,是高峰时相以及高度上的同步。每一次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都伴随着一次中医学的发展高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中医四大经典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并从零星的积累走向体系的形成;晋、隋、唐时期,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出现了第二次高峰,同样带来了中医学发展的第二次高峰,出现了医学高度综合及其伴生的分科兴盛局面等。所以,了解中医传统文化可以更加深刻理解中医理论的框架,更好地学习中医内科学。
(二)了解中国传统艺术
宋代医家阎孝忠曾言:“医之为艺诚难矣!”医首先是一门技艺,一门特殊的技艺。医艺的特殊性在于人命关天。气之盈虚,脉之沉浮,方之得失,药之轻重,往往毫厘之差,生死立判。所以,诸艺之中,医尤为重。国传统艺术与中医一脉相承,触类旁通。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传统文化底蕴,培养青年教师举手投足间的文化自信,时刻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教学能力的培养
(一)完善课堂教学
教师的基本功是在课堂体现的,是借由课堂这个平台来展现。在课堂上教师教授知识主要是靠语言、板书、图像等媒介。其中语言是最主要的,语言要做到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字正腔圆。同时要有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能旁征博引、言简意赅、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否则再深厚的功底,也如茶壶煮饺子——有口倒不出。
板书是授课必备的,现在有的教师授课过分依赖多媒体,而放弃板书。板书是课堂的重点难点的概括,要求条目清晰。同时教师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会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中医学习的兴趣。
善于引進新形式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内容,使学生便于理解。启发式教学法及PBL教学法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答疑解惑,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去学习。同时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比如在讲内科学咳嗽这一章节,可以给学生观看,患者就诊视频,根据就诊情况进行总结,包括病因、症状、舌苔、脉象等让学生自己推出疾病,并运用之前所学中医诊断学知识,自己分析,辨证分型,根据所学方剂学、中药学,开出中药。过程结束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在学生积极主动探索中完成授课。
(二)重视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是对授课之后的归纳,包括课堂结构安排、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时间安排、语言表达、板书书写、学生的反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授课中的不足,同时可请教师及优秀教师听课,提出宝贵意见,虚心接受。同时可向他们吸取经验,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提高科研能力,助力教学
高校青年教師以教材为主,教材具有权威性、规范性的特点。但是对近年来的科研热点缺乏论述。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近年来国内外多个知名大学及学者都在研究中医药,并取得不俗的成果。中医内科的青年教师在参与科研的同时可将最新前沿的研究进展以及最新临床的治疗进展与授课内容结合。如讲授胸痹病时,可引入现在研究胸痹的中药,如陈可冀教授与同科室(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科)著名中医药学家郭士魁教授一起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机多属“血脉瘀滞”。于是,他们首创基于郭士魁教授经验方的活血化瘀“冠心Ⅱ号”方(丹参、川芎、红花、赤芍、降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将该方研制成静脉注射剂,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率达97%,其中治愈及显效占65%,如此增加了授课的趣味性及生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青年讲师在科研这条路要面临很大的挑战,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学术问题,探索新的领域。青年讲师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会培养青年教师的坚韧品质、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大胆创新的思维,这些都会在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五、重视基本能力的提升
对中医内科青年教师而言,基本能力较为重要,只有掌握基本能力,做好基本功的练习,才能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之下,青年教师要结合教学需求以及特点,编制完善的教育计划方案,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对中医基本功而言,主要就是力量知识、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其中包括诊疗以及病机等内容,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掌握此类内容,在了解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更好地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手法。在中医教育领域发展背景之下,青年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以及中医思维诊治能力的培养需求,探索最佳的教育措施,总结丰富经验,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提升教育质量。由此可见,中医内科青年教师基本功的培养较为重要,只有合理地培养中医内科青年教师基本功,才能使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投入人才培养工作中,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具体基本能力培养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升青年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
青年教师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要在学习中熟读深思,夯实自身的基本功,要求教师在了解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内容的情况下,全面了解藏象知识、病机知识、诊法知识以及治责知识等;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主要开展《内经》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活动,主要因为其中内容包含着人、自然、阴阳五行、经络等相关内容,学习之后可以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基本知识掌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以学习《伤寒论》《方剂学》等相关基本知识,更好地领悟课程内容,创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结构与模式。虽然此类课程内容不能代表整体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但是,其中含括很多基本知识,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的基本功。与此同时,在青年教师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需重视与《内经》相互联系的内科、外科、妇科以及儿科知识的学习,研究相关疾病理论,形成一定的辩证认知能力,增强病症的学习效果。在此期间还需重视青年教师自主学习之后的反思,明确自身基本功的掌握程度,不断进行临床业务知识的学习。且在反复研读课程内容的情况下,全面领悟基本理论的内涵以及意义,熟读背诵课程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为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提升临床辩证的能力
中医内科青年教师除了要掌握教学技能之外,还需具有较高的临床辩证能力,以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其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在中医内科青年教师基本功培养期间,还需带领教师到临床中实践操作,不断提升实践操作水平,在合理掌握基本知识的情况下增强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临床治疗中经常会采用中医的治疗方式,但是,中医临床治疗手段难以掌握,需要不断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了解操作问题,找出不足。因此,在带领青年教师的过程中,还需进行临床诊疗的实践操作,使青年教师全面掌握中医内科的操作方式,提升业务能力,除了可以提升授课自信心之外,还能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教育氛围。
(三)吸收前辈的经验
中医内科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还需不断吸收前辈的经验,改善自身不足,打破以往教学的局限性。通常情况下,中医内科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短缺,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育指导,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中医内科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前辈的教学经验,到老教师的课堂中听课,记录听课笔记,在此之后了解自身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发现教学问题之后也可以与老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在互相探讨之后,总结丰富的教育经验,更好地进行教育指导,完善目前的教学方式方法。课堂上应该努力将所讲授《中医内科学》课程用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中医辨证论治思维讲授清楚,而不应该将大部分时间讲授西医内容,因为西医的内容会在西医《内科学》中由西医老师讲授。
综上,教师的基本功的培养是青年教师必备的,是评判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金标准,是影响整个中医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青年教师一定要重视基本功的培养,这不仅是对自己与学生负责,也是对全人类的健康事业负责。
参考文献:
[1]赵铮.熟读中医经典的重要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2):2387-2388.
[2]李如辉,王静波,张卓文,等.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6):1931-1933.
[3]曹文忠.医者,艺也[J].中医健康养生,2018:66.
[4]陈士奎,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及其启示(一):著名中西医结合医学家陈可冀院士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9):1029-1031.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