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生产性课程的产生与思考

2019-06-11陈飞唐晓丹丁峰陈波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生产

陈飞 唐晓丹 丁峰 陈波

[摘 要] 重點阐述院校关于汽车专业生产性课程的产生与思考以及特点分析,教学更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关 键 词] 生产性;实训基地;汽车维修;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172-02

结合《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指导意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我校通过上海市三年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建设“校企共建的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一方面向社会、企业、家庭及个人提供汽车保养、检测、维修与汽车美容销售等多种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向学校提供真实的生产情境,丰富经验企业维修技师,与师生共同开发教学资源。

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部分学校实行“2.5+0.5”“2.3+0.7”教学培养模式,有的学校实行“2+1”教学培养模式,意味着三年的职业教学活动中,至少有半年是在企业中进行的,有的学校企业实习时间为1年,这些时间的分配主要是由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理念而设定的。

一、汽车生产性课程产生的原因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学生顶岗实习质量差异很大,原因有很多,如部分学校管理不够严格,少部分学生投机取巧减少企业实习时间,实习效果大大降低;学校没有专门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岗位培训,包括企业管理6S的培训;实习管理教师没有下企业跟踪调研,给出顶岗实习的合理评价等。另外,现行的课程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理论与实训教学分离脱节、课程内容与汽车企业生产过程不相匹配、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有重复或者遗漏。出于以上原因,学校与企业衔接的过程中课程设置必须优化,需要增加相应的生产性课程。

二、汽车生产性课程内容

汽车生产性课程抓住汽车维修技术真实的生产过程,由师傅、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在校企共建的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或实训场所,为客户解决车辆故障、保养与维护等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验证、巩固和升华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

课程体系设计按主要工作岗位的行动领域将原来理论和实训课程进行构建。通过汽车生产性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汽车养护的技能、汽车故障分析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

三、汽车生产性课程的特点分析

汽车生产性实训课程教学将理论教学与生产性实战操作融为一体,改变了传统的纯实验课教学形式,突出汽车维修、保养的实际生产过程,包括汽车维修接待、客户沟通、过程施工、结算价格及送别客户等流程的完整性,从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发生变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实训课程的兴趣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遇到汽车故障疑难杂症的问题时,通过教师、师傅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能自主地寻找汽车维修资料、类似案例,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辅助师傅完成故障的排除,提高教学效率,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汽车生产性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总结出诸多特点,具体见表2。

针对生产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缓解或者解决,即建立录播实训系统:(1)把生产实训基地施工的经典案例收集好,在对应的原理讲解过程中应用;(2)生产实训基地真实生产过程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应用;(3)在设备台套数不足情况下,录播系统打开,企业师傅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投影展示,教师进行讲解;(4)教师在原理讲授过程中可以全程录播和直播,学生通过循环播放,思考理解教师的授课知识点。

四、结论

汽车生产性课程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改革,优化了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更是遵循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通过校企共建的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突出生产应用能力培养,从传统“教师教学、演示操作、学生实训练习”教学过程过渡到“教师生产对外服务、教师情境分析、企业师傅演示操作、企业师傅经验传授、教师结构原理讲解、学生实战演习、学生生产对外服务”教学过程。教师成为真正“三师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时时刻刻准备“上战场”对外生产服务,从实践中提升自己,体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伟.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模式与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彭雪丽.面向订单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生产性实训生产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亟需优化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食品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