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初步思考
2019-06-11寇晶
寇晶
[摘 要] 技工学校学生由于其在教育中的特殊性,极易受到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分析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和思想状况,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一些建议,旨在培养技工学校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促进技工学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关 键 词] 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126-02
技工学校作为输出具备企业基本技能人才的基地,它的教育不同于普通初、高中,它是按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院校,在教育系统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技工学校学生也有其独特性,一方面,学生来源较复杂,既有中、高考落榜生,又有一些短暂社会经验的青年;另一方面,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习动机低、自我约束力差,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有效解决学生面临的成长问题,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将来的生活和就业,是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任务。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说教为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内容甚至与现实生活脱节,不能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复杂心理和行为问题。只有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將心理学的知识、方法广泛运用到思政教育中,实现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发展。
一、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学生方面
技校学生处于青年早期,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思维敏捷,但心理素质不稳定,更易受到互联网及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加之他们大多来自学校阶段成绩差的群体,自信心不强,且常被教师、同学漠视,面对各方面压力时,不能很好地自我调节,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对这类学生更需要给予思想沟通和心理指导,将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对培养优秀的技校学生至关重要。
(二)教师方面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说教和灌输为主,这种方式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已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思政教师不应局限于传统理论教学,仅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还应了解学生个性、人格的形成,为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提高提供适当的方式、方法,变灌输为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就需要思政教师紧跟时代的发展,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将心理学的知识恰当地运用到思政教育中,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素质,也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学校方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乃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立德树人”要求学校必须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前提下,坚持学习文化知识,“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因此,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使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的学生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获得教育的成功,争取做到人人都成才。这就需要学校在制定思政课的大纲中,合理地加入心理学知识,使教师了解科学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学生的个性,使技校学生在良好道德的基础上运用专业技术知识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
思政教育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其重要理论基础,它倡导学生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为人本需要,它是建立在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行为学等学科理论基础之上,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关注和分析,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人格完善及潜力的发掘是其关注的重点。
2.教育侧重点不同
思政教育侧重于解决学生道德品质、思想内涵等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按国家的教育培养方针,帮助学生树立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使他们的思想意识与社会相适应,增强社会规范和法律意识,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注重学生的个体健康成长、社会适应及潜力发展,使他们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现实问题,如心理困惑、学习压力、交往障碍等。最终形成健康心理,积极面对生活。
3.施教方法不同
思政教育主要以理论教育和宣传为主,侧重于由外而内的教育方式。一般采用一对多的群体教育,通过正面说服、榜样示范等方式改造学生的思想,提高道德品质。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由内而外的体验和感悟,强调启发性和自觉性。往往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知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分析和疏导。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1.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职能都是“育人”,虽然两者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全面提升,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两者互为前提和条件
主动、积极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必须拥有健康的心态,一个人首先必须能够正确认知、接纳自我,同时有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和培养自己社会适应力的愿望,才能自觉、自愿地将教育者提出的规范和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思政教育为导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格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出现价值观模糊、价值评判偏差等问题,势必会引起许多心理问题。
3.两者共同依托于德育这个大范畴内
德育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对学生的教育都包含了理想、信念、品德、意志等共同元素,这些元素是学生德育的基本元素,这些元素的使用都是为了塑造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高素质人才。
三、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教师队伍相结合
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的融合,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融合。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优秀的思想品格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前提。
当前,思政教育者缺乏心理健康的系统知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專职人员又缺乏政治工作的敏感性和经验。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打造一支双专队伍,应对现有思政教师进行系统化心理知识系列培训,使思政教师不仅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而且能在日常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运用技巧提供帮助。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加强政治素养的培养,增强他们政治的敏感性和方向性,在工作中将这种政治信念传输给学生,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相结合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是仅靠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学校在设置教育内容时,应到考虑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适当的思政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政教育课程中要减少其模糊性和与生活脱节的一些内容,加入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有针对性的内容。只有这样,思政课的最终目标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也能凸显出来。
(三)教育方法相结合
思政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方式各有特点,双方应在各自基础上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应结合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成长经历、个性特征等方面,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技术和治疗方法,避免“一刀切”方式而带来的学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借鉴思政教育中常用的集体教育、树立榜样等方式普及知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社会转型的大浪潮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困扰,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教育者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式和新方法,积极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葛灿.论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J].改革与开发,2012(10X):141-142.
[2]李晓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教育与职业,2007(6):78-79.
[3]潘雨群.浅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19(5):102-105.
编辑 尚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