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会筹办板块信息综述

2019-06-11李晓婷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冬奥会信息

李晓婷

摘  要:2022年冬季奧运会将在中国举行,对于如何顺利筹办本届奥运会是当下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冬季奥运会筹办板块信息进行了相关研究,梳理分析了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和国外资料中涵盖的应对机制,对往届冬奥会的筹办工作创新点进行归纳总结,与我国具体国情相匹配,对比分析可借鉴之处,为有效推进冬奥会筹办工作提供提纲性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冬奥会  筹办  信息  奥运遗产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a)-0236-04

Abstract: The 24th Winter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China. How to successfully prepare for the game is one of the hot research topics at presen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view and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has conducted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parations for Winter Olympics, sorted out and analyzed the key issues in the preparations and the coping mechanism covered in the foreign materials, and provided the reference for its effective preparations.

Key Words: Winter Olympic Games; Preparation; Information; Olympic Legacy

自1992年冬季奥运会脱离夏季奥运会以来,已成功举办了7届[1]。2018年平昌冬奥会聚集了来自88个国家的参赛选手,比赛项目达102项,创下历届参赛国和比赛项目数量之最[2]。在平昌冬奥会的闭幕式上,中国以《2022,相约北京》为主题,利用象征第24届北京冬奥会的24名演员和24个智能机器人展示新时代中国的美好形象[3],充分展现当今高科技助力奥运会筹办工作,力争像世界完美呈现2022年比赛的精彩内容。

1  研究目的

2022年我国将首次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如何顺利筹办本次冬奥会是当前相关行业者所努力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冬季奥运会筹办工作的文献研究,梳理分析了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和应对机制,为有效推进冬奥会筹办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网络信息、报刊杂志以及相关会议论文的梳理查阅,为本文提供数据支持。

2.2 案例分析法

对往届冬奥会的筹办工作创新点进行归纳总结,与我国具体国情相匹配,对比分析可借鉴之处。

3  研究结果

3.1 我国冬奥会及冰雪项目研究情况

2015年我国成功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4],根据知网数据库查询关键字:冬奥会、冬奥会筹办和冰雪项目可以得知[5],在获得举办冬奥会资格之前,我国学者对于冰雪项目设置、冰雪产业发展、冬季奥运会等相关领域研究较少,基于此次申办成功,相关研究才得以大力展开。3张图充分展示了关于冬奥会的研究数量较少:(1)2014年关于冬奥会的研究达到历年峰值(289篇);(2)2015年才有学者着手研究关于冬奥会筹办情况,2017年达到峰值,其中仅两篇大致分析了冬奥会筹办过程中会面对的舆论控制和聚合效应[6、7];(3)冰雪项目相关研究与冬奥会研究走势基本一致,2017年达到峰值(48篇)。但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其他学科领域研究,如搜素关键词奥运会,除去2008举办年,历年研究篇数均超过1500篇。由此数据可以得出我国研究学者对于冬奥会的关注度较低,冰雪项目及其产业发展有待得到更好的重视。

3.2 国外冬奥会研究情况

本文以Winter Olympic Games为主题,在ScienceDirect数据库进行查阅,收集到的文献数量为2 000余篇。通过分析,挑选出与冬奥会筹办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同时,广泛浏览国外网站上关于冬奥会筹办的杂志、博客信息和评论等,将较为新颖的观点进行提炼。

通过对国外冬奥会筹办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出如下几点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3.2.1 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体系是确保大型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的关键,其包括赛事活动的保障,服务保障以及安全与控制保障[8]。针对场馆、人员和赛场周边区域内的安保,志愿者在会场的协调交流和奥运赛事的医疗服务保障这3点则是国外文献研究较多的方面:

(1)冬奥会是世界级的大型体育赛事,由于近几十年恐怖组织的猖狂行径,有168起恐怖事件被证实与体育赛事的举办相关[9]。虽然各国都在致力于完善安保部署,但由于现今网络的发达,使得场馆和相关人员的信息趋于完全公开的状态。同时,由于财力及物力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人流量之大,场地之广更是加重了安保方案的难度和力度。并且,与奥运会一样,冬奥会也会在多个地点举行不同的比赛项目,赛场与赛场之间的路途也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就在巴西多次遭遇持枪抢劫[10]。

(2)针對服务保障问题,国外文献多数探讨了志愿者对于大型赛事活动的重要性。在公开的赛事中,主要核心人员占5%,聘用人员占10%,临时工占25%,而约60%的服务保障人员则由志愿者担当。考虑到安全问题,志愿者的身份评定机制应该交由政府信任的机构进行,同时,诸如冬奥会这种世界性的大型赛事,志愿者的经验水平同样需要被审查。国外这部分的审查除了针对志愿者组织的几轮面试过程外,赛会组织者有时会根据人员量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志愿者组织机构,交由他们进行志愿者的选拔工作。由于这类机构拥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平台,具有相关的办赛经验,数据库中志愿者的资历水平通过完善的数据得以体现[11]。

在进行了志愿者审查挑选过程之后,针对赛事志愿者的培训计划更是需要组织者着力去完成的一个关键点。考虑到第二十六届奥运会时,由于出现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件,志愿者的出勤率低导致部分赛事活动出现了人员紧张这一情况[12]。因此,在冬奥会这类大型赛事的志愿者培训过程中,赛事管理者需要针对志愿者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对其自身的角色满意度进行预测,后者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志愿者自身意愿水平,以培养出更具责任感的赛事保障人员[13]。

(3)对于这种大型体育赛事,防范传染性疾病,灾害急救规范办法的出台是危机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由于冬季奥运项目的特殊性,对于冬奥会医疗保障方案的制定应更具有预见性。在第十九届冬奥会中,运动员呼吸道和骨骼的受伤几率排名最高,且由于比赛在冰雪中进行,光线折射造成的运动员及工作人员的眼疾几率也是很高的[14]。因此,在医务人员的安排筹备过程中,应将以上这几类医务专项人员的占比升高。并且,在现有条件医务人员条件下应增加物理治疗的设备,培养一部分带有医学背景的志愿者也能参与到简单的治疗手段中,及时高效的解决运动员的伤病情况,且可以缓解特殊时段医务人员紧张的问题。有研究表明,以往冬奥会的临床应急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团队合作表现良好,但由于受到冬奥会部分场地的医疗条件限制,对于医护人员的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相关人员反映对于保障方案中的实战训练计划的满意度较低[15]。因此,每届冬奥会医疗保障都应吸取往届经验,医疗保障水平有待不断加强。

3.2.2 信息公开

冬奥会的筹办工作是个漫长的过程,申办时由国家提供的计划方案将会在申办成功时进行实施,届时为保证冬奥会成功举办所投入的财力物力应有一套详细的控制方案和反馈机制[16]。筹办冬奥会所投入的资源与国民息息相关,因此,在筹办过程中,冬奥组委应该定期将相关信息公开,包括财务报表、工程进度等,确定问责机制,通过媒体传播信息,同时也依靠舆论来保证相关利益者进行监督。对于场馆当地的居民更应该在申报之前,告知建馆意向,与当地居民沟通,并在建设过程中及时反馈场地建设情况,确保居民的知情权。如,第二十四届冬奥会时,赛事组织者充分运用新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但在早期筹备过程中,民众反对的声音还是较多的,随着正面宣传的力度不断加大,筹备进度反馈机制的完善,负面的消息和民众的反对意愿逐渐削弱[17];有研究学者对第二十三届冬奥会筹备和举办的不同时期进行了民意满意度追踪,通过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后得出,民众的社会参与程度和舆论走势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且通过这种大型赛事的举办,更能让民众的国家凝聚力升高,增加国民荣誉感,降低对执政党的不满情绪[18]。

3.2.3 赛事运行

冬奥会的顺利进行,虽然包括各类参与人员的努力,但是冬奥组委的核心管理则是确保赛事圆满完成的关键,对于赛事流程的细致研究、发展策略的不断完善、识别风险的预防机制和危机应对的管理能力等都是冬奥组委管理人员需要把握的方面。赛事运行的条理性和应对手段均体现冬奥组委的举办能力,在筹办和举办的过程中,责任到岗、责任到人的原则需要坚持,同时,外国办赛强调的是应该保留民众的决策权,可由民意来控制部分事件的走向,这种高效互信的应对方式不仅能增加民众的参与和支持度,更能树立管理层的威信,从而确立赛事举办的诚信、廉政等办赛原则。

冬奥组委的职责不仅是组织筹办一届赛事,对于赛事运行的经验知识生产、积累、传承更有着重要的义务。自悉尼奥运会以来,国际奥委提出“奥林匹克知识转让计划”(Transfer of Olympic Knowledge, 简称TOK),随后“奥运会知识管理项目”(Olympic Games 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OGKM)也开始运行。目前在国际奥委会的技术指南中,专门有一个赛事管理的整合路线图 (Games Management Integrated Road map),用于指导各奥组委员会进行赛事筹办、举办和总结[19]。可以预见,奥运知识的妥善管理将为往后的奥运参与者提供便利,通过这些较为成熟的思路,降低办赛风险,提升办赛质量,让未来的参与者可更加注重对赛事的创新创造。并且,这不仅是对组委会的赛事运行创造条件,也是为运动员、教练员及观众负责,基于大型赛事风险管理的研究,对办赛机制中存在的疏漏及问题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可帮助避免风险[20]。

3.2.4 生态环境

由于冬奥项目多在山地及森林地域开展,其受环境气候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在赛前,对于赛事区域的气候、环境等需要进行大量分析和评估,尤其在赛事举办期间的降雪预测,气候变化等需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探讨,在冬奥会举办之前,各举办国针对这一板块都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有学者认为第十九届冬奥会有可能面临严重的气候变化,造成赛事的中断,原因是该地区每年2~3月都会出现巨大降雪量,造成山间雪崩、大雾、冰雹(湖区产生的湖泊效应)等,这种自然气候的出现更会带来交通路段的堵塞、封闭等情况[21]。基于这些学者的研究,该届冬奥组委通过组织各部门团体,合力设计出天气预测支持系统(Weather Support System)以预测及应对赛事期间的天气变化情况,为办赛方、参与赛事者及观众提供精确的信息指导[22]。

大型赛事的舉办也直接影响该地区产生的垃圾数量,因此生态保护的相关举措也应顺势出台,同时对于垃圾回收利用这一板块的研究需要增加投入,变废为宝才能确保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50%,悉尼奥运会的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70%,对于盐湖冬奥组委会(Salt Lake Organizing Committee, 简称SLOC)而言,其垃圾回收利用率的目标为100%,SLOC与绿谷循环堆肥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Green Valley Recycle and Compost, LLC,简称Green Valley),成功开发出垃圾资源分类系统,保证85%的固态垃圾被循环利用[23]。

并且,从申办冬奥会到赛事落幕,对于奥运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如何牵动奥运遗产的开发运营,将体育资源合理利用,以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影响,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都是相关组织者需要考量的[24]。

4  讨论

我国冰雪资源虽然丰富,但分布不均匀且利用率较低,通过2022年我国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人们对于冰雪运动项目逐渐开始关注,从2015年以来,关于冰雪项目如何走进全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的研究也在慢慢开展,冬奥组委会的宣传也稳步推进了大众对于冬奥项目的了解和喜爱。本届冬奥会涉及计划使用分布3个赛区的共计25个场馆[25],赛事安全保障,服务保障以及赛事顺利运行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今年我国已开展举办共计232名医务人员参加的双板滑雪技能测试,从中将挑选一批优秀专业人才并进行跟踪培养,为赛时医疗保障工作提供人才储备[26],此活动充分体现了冬奥会的筹办工作正在稳步进行。

关于奥运遗产的概念,代表词有领土、社会、环境等。领土包括在奥运会的城市、地区和国家;社会代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有关的一切变化;环境则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各种类型,如基础设施环境、生态环境、无障碍环境等[27]。经过精心策划的奥运遗产的产生、形成和传承在当今奥运会的组织和举办中应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每届奥运会和冬奥会的举办,新的遗产都在从这3个方面不断延展,形成了有形和无形的奥运遗产部分。国际奥委会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引入了知识管理的概念,奥林匹克知识转让计划和奥运会知识管理项目都在不断的推进和发展,奥运遗产也在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的传承,如何恰当的实施发扬这些管理方法、知识结构和技术变化是冬奥会筹办工作中需要不断探讨的。

参考文献

[1] Olympic Games.GAMES INFO[EB/OL].[2018-09-01].https://www.olympic.org/.

[2] Olympic Games.pyeongchang[EB/OL].https://www.olympic.org/pyeongchang-2018.

[3] 人民网.平昌冬奥会昨晚闭幕北京八分钟向世界发出邀请[EB/OL].(2018-02-26).http://bj.people.com.cn/n2/2018/0226/c339781-31281832.html.

[4] 腾讯体育.北京获得2022冬奥会举办权申办成功创造历史[EB/OL].(2015-07-31).http://sports.qq.com/a/20150731/048763.htm.

[5] 知网.主题检索[EB/OL].(2018-09-01).http://nvsm.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6] 刘兴.2022年冬奥会筹办的聚合效应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

[7] 王帅.关于冬奥会筹办期间的舆情控制分析——以索契冬奥会为例[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河北省体育局,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政府.2017科技冬奥论坛暨体育科技产品展示会论文摘要汇编[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河北省体育局,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政府,2017.

[8] 汪蓉蓉.体育赛事管理[EB/OL].[2018-09-04].https://wenku.baidu.com/view/bcc00b0652ea551810a687e3.html.

[9] Toohey K,Taylor T.Perceptions of terrorism threats at the 2004 Olympic Games: implications for sports events[J].Journal of Sport and Tourism,2007,12(2):100.

[10] 中国领事服务网.里约奥运在即 中国代表团在巴西多次遭持枪抢劫[EB/OL].(2016-07-29).http://news.ifeng.com/a/20160729/49685796_0.shtml.

[11] EvenTeamwork.Home[EB/OL].(2018-09-02).https://eventeamwork.com.au/blog/.

[12] Chappelet JL.Management of the Olympic Games: the lessons of Sydney[J].Olympic Review,2000,27(35):40-47.

[13] K Rogalsky,A Doherty,KF Paradis.Understanding the Sport Event Volunteer Experience: An Investigation of Role Ambiguity and Its Correlates[J].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2016,30(4):453-469.

[14] Hunter RE.Skiing injurie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1999,27(3):381-389.

[15] Khan K,Freifeld CC,WANG J,et al.Preparing for infectious disease threats at mass gatherings: the case of the Vancouver 2010 Olympic Winter Games[J].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2010,182(6):579-584.

[16] Henry L.Governance and ethics in sport[J].The Business of Sport Management,2004(1):25-42.

[17] Müller M.Popular perception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through mega-events: understanding support for the 2014 Winter Olympics in Sochi[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 Government and Policy,2012,30(4):693-711.

[18] Hiller HH,Wanner RA.Public opinion in host Olympic cities: the case of the 2010 Vancouver Winter Games[J].Sociology,2011(45):883-899.

[19] 易剑东.北京2022冬奥会筹办需要应对的10个问题[EB/OL].[2018-09-04].http://www.vo2max.com.cn/read.php?tid=34732.

[20] Hanstad,Dag Vidar.Risk management in major sporting events: a participating national Olympic team's perspective[J].Event Management,2012,16(3):189-201.

[21] J Horel,T Potter,L Dunn,et al.Weather Support for the 2002 Winter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2002(2):1-36.

[22] Schultz DM,Steenburgh WJ,Trapp RJ,et al.Supplement to Understanding Utah winter storms: the inter-mountain precipitation experimenT[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2002,83(2):210.

[23] JC Madole,KG Nall,C Lafleur.RECYCLING AND COMPOSTING AT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J].Biocycle,2002,43(1):41-42.

[24] Milena M Parent,Darlene MacDonald,Gabriel Goule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ransfer: The case of the Olympic Games[J].Sports Management Review,2014(17):205-218.

[25]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组织委员会.赛区和文化[EB/OL].[2018-09-04].http://www.beijing2022.cn/cn/competition_zones/beijing.htm.

[26] 北京2022年冬奧会.着眼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 京冀医务人员接受滑雪测试[EB/OL].[2018-09-04].http://www.sohu.com/a/216330772_492682.

[27] Z Kuznetsova,A Morozov.The directions of the Olympiad and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 legacy development analysis[J].Sports Science,2015,3(81):73-78.

猜你喜欢

冬奥会信息
订阅信息
浅谈申办冬奥会对张家口的经济影响
张家口居民对2022年冬奥会的感知及其参与意向研究
冬奥会中我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
健康信息(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