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春季高考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6-11苟恩诗
苟恩诗
[摘 要] 在“互联网+”背景下,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迅速发展起来,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主要分析春季高考技能教学中的网络资源现状以及利用互联网资源,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希望对“互联网+”在春季高考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 键 词] “互联网+”;春季高考;技能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100-02
山东省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模式,这种高考改革为中职院校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途径。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注重与互联网行业的结合,教育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当前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获取教育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一、春季高考技能教学的网络资源现状
“互联网+”促进了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如何让互联网资源更好地为起步较晚的春季高考服务,需要教师能够分辨和筛选出互联网中哪些教育信息能够很好地被应用于高考技能教学过程中。
(一)通过自主搜索获取的网络资源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碎片化学习方式补充了集中式的学习方式的不足。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需要注意在网络上搜索相应的信息与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之中。具体来说,互联网中可以被用来搜索的教育资源主要有专题资源、备课资源、备考资源、教研资源和有偿资源等。
所谓的专题资源,主要指的是这些教育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去理解当前的教育热点,并且这些热点是按照当前的行业热点来整理的。作为热点,教师理应是非常熟悉的,山东省的招生考试院每年都对春季高考考试说明进行修改完善,其中有一条重要的调整就是将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标准及时修正到专业考试说明中来,教师没有足够充足的时间对这些资源展开相应的整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并进行简单的整合。在互联网中,不同的信息自然会有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来加以整合,这些整合的结果最终都会在网上加以呈现。利用网上已经被整理好的教育资源,可以帮助教师节约更多的时间用于自己的教学上。
所謂的备课资源,主要指的是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整理出来的教学资源,并把这些整理好的教学资源上传到互联网上供有需要的人去使用。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使用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存在的备课资源也越来越丰富,这就需要从事教学的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检索能力,能够从海量的备课资源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备课资源。
备考资源是在互联网中很难寻找的一类资源,因为备考资源相对于别的资源来说,是非常集中的,大多数备考资源是名校题库、考试复习栏等。在互联网中,会有专门的教师来负责整合这些资源,然后提供给在这方面有需要的教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之外关注互联网在这方面的动态,对有需要的备考资源可以下载下来。
教研资源在互联网中也是非常多的,当然,教研资源在互联网中涉及的主要是相关的论文、简报、在线的教研资源、电子图书、各种刊物等。这种类型的资源对教师的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前沿知识,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开展。
教师在互联网中搜索相应的资源的过程中,要求其拥有一定的资源搜索能力,这种资源搜索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能够有一定的搜索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能够向其他有较为丰厚搜索经验的教师积极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海量的资源中获取自己想要的重要资源。
(二)通过共享获取的专业学科内部的网络资源
除了教师自己在互联网中去寻找相应的网络资源外,在互联网中也存在着非常多的专为教育学科内部的教研人员和相关专业教师设置的教育网络平台。相对于互联网中教师自己去寻找的资源来说,这类教学资源更加对口,也更加专业,教师在其中可以得到更加细致、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的整合。具体来说,这种类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联盟资源、共享资源、论坛资源、智能出卷资源和教学软件资源等。
所谓的联盟资源,具体指存在于教育体系内部的资源,这就需要学校与学校开展的科研交流基地。目前,山东省的部分职业院校自发成立了春季高考研究联合体和名校联盟,通过资源共建、网络共享,这将非常有利于教师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网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共享资源,主要指的是在互联网中存在一些人将微课、视频等资源免费分享出来供有需要的教师应用,通过关注朋友圈,微博、浏览名师工作室网站等获取需要资源。
论坛资源,主要指的是有人充分利用网络论坛发布的资源,不过这些论坛都有固定的主题,很多人会围绕这个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发起者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样的资源相对来说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更有价值的信息,教师也可以就教学问题发帖交流。
智能出卷资源,既是当前很多知名高校开发的在线系统,也有教育服务机构开发的智慧考试系统。将网上阅卷系统和题库与职能组卷系统二者相结合,融合互联网技术与资源,实现教师一键式智能网上组卷及阅卷,助力学校实现学生和教师发展的良性互动。
教学仿真及模拟软件资源,在高考技能教学中,譬如以电工电子专业大类的中职学生为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到大量的专业技能来应对高考技能考试,这就需要学习大量的操作练习,从一个二极管开始直到380伏电压工作状态下通车测试,很多操作是非常危险的,需要教师手把手的示范演示,在备考时间紧任务重的状况下这就需要应用到教学软件了。软件教学在春季高考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模拟授课内容,可以让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
二、利用互联网资源,改善春季高考教学效果
在互联网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于春季高考技能教学时,很多教师更多的是依照课本来展开相应的教学,这样就无法给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源,也无法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当前互联网教学背景下,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互联网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利用互联网来展开相应的春季高考技能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互联网资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互联网+”模式中的春季高考技能教学,可以让更多的教育信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从实际的教学经验来看,相对于课本来说,学生对多媒体会更加感兴趣,教师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较好的教学情景。
譬如,以会计专业的学生为例,教师在讲授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这门课时,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明确会计及相关人员岗位分工,学生通过岗位模拟来完整学习会计凭证填制业务流程。但是,很多中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为教师提供那么多的教学实景场地和教具。但是,会计教学又需要教师能够提供一定的经济业务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模拟情景。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寻找相关的业务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在课程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一个模拟的经济业务的场景之中。也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会计凭证填制的具体操流程。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对岗位分工加以了解,也可以通过视频动画进一步加深对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了解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核算的业务流程。另外,可以利用平台软件将枯燥的刷题变成闯关游戏,做题变成荣誉PK。对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分组自动推送由易到难的补偿式训练题,不同的组别赋予不同级别的难度系数,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级别,也可以了解同学的级别,这样学生的成绩不断得到肯定,同时挑战的欲望也不断被激起,枯燥的备考做题变成了有趣的竞赛。这样,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展开相应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利用互联网资源突破教学重点,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在高考技能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很多重点和难点,学生无法在短时期内加以消化,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如前所述,互联网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源,如论坛资源、联盟资源等。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这些互联网中存在的教学资源来促进教学过程中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从而在此基础上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譬如,以会计专业的学生为例,教师在讲授会计六要素及账户这门课时,在具體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可能经常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构成举例及账户结构搞混,对这些概念没有什么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这些问题加以整理并在互联网的交流平台上加以展示,也可以在平台中寻找类似问题的解决途径。当然,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解决类似问题的结构图或者视频演示。当找到这些资源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将找到的资源在课堂中展示出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对会计六要素及其账户结构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为社会发展以及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掀起了一股模式、方式和手段等多方面的革新,“互联网+”改变了课堂教学手段同时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如何让“互联网+”与春季高考技能教学对接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展开相应的教学,利用互联网资源突破教学重点,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光友.不宜拿技能大赛与高考相提并论[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9).
[2]张德新,许文祥,叶波.高职院校单独组织“技能高考”的设计与实施:以十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3]刘欣,冯典钰.职业教育“技能高考”政策的执行力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3).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