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教育方法浅探
2019-06-11林红
林红
[摘 要] 21世纪,互联网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普及,我们在不同事物中都可以看到互联网的渗透,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微信、QQ等。作为中职教育的领路人,中职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代接轨,与学生更加亲密,积极构建新时期下的创新性管理模式。因此,结合现实教学需求,首先对互联网背景在中职教育中的优势进行阐述,随后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教育方法展开讨论,希望为广大中职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教育;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07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加广泛,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为我们生活、学习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随处可见的智能手机就是新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的中职院校大部分采用的寄宿制,很多学生与家长距离遥远,为便于联系,智能手机的配备可以保证孩子和家长的随时沟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智能手机涌现出诸多聊天和娱乐APP,例如现在已经拥有上亿用户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无论老师或学生都可以熟练地操作,成为现在重要的APP之一。目前,因为中职的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认为应该限制学生使用手机或者不给学生提供网络信号,笔者认为这种观念与我国教育发展背道而驰,缺乏时代性与现实性,不应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相反,微信、微博等社交APP的出现和应用使人们的生活、交流方式经历了重大变革,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展开教学,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学习,这也是现代教育改革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下面笔者将首先对互联网优势进行阐述,继而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教育应该如何展开。
一、中职教育中互联网教育的优势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的角色定位上,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到引导作用,但是因为我国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造成教师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本应主动接收新知识,却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为被动接受的角色,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联网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一定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能够促进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让教师发挥角色的辅助作用。
(二)有利于完善教学体系
在移动互联网教学背景下,采取的是教师在网上讲授,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的形式。课程内容可以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拓展和补充。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与现阶段的营销模式类似,通过线上线下的配合,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权。
(三)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互联网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做好的课件或文件上传到网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看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进行碎片化处理,课本知识能够以数字化的形态传到数据库之中。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打破实践、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在家就可以进行学习,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更加合理,将自由化发挥到最大。
(四)有利于教师队伍的构建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因为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师之间无法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随时展开讨论,教学研究更多是独立完成。但是互联网的应用不仅能让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更加便捷,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网上进行教学讨论,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更加快速优质地完成教学目标。由于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传统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转变,教师不需要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在互联网上随时随地发布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识,巩固已学知识。网络的发达也能够让不同行业的人参与进来,例如企业的不同管理者、具备一定经验的工人,都可以参与到教学中。教学活动并不只是依赖于一位教师开展,而是以课程内容为依据,由领头人牵线,逐渐构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五)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根据我国新课改的要求,新时期教育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互联网的应用需要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搜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转化为形象易懂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互联网虚拟教学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不仅仅是如传统课堂一般,在沉闷枯燥的环境中学习,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有利于因材施教的落实
互联网的教育改变了我国传统课堂中教师统一教学的方式,传统统一教学方式没有顾及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学习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数据库中进行详细的记录,作为对学生日后评价的参考依据,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喜好,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另外,有利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制订更加科学的教学计划。
(七)有利于缓解校企合作难题
以往教学中,因为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不同专业的人才流失率较高。互联网的应用能够将不同区域的资源进行整合,从中挖掘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实现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人才。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存在资源不足、师资调配难以及校企主动性不足的问题,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对信息技术的有效應用,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缓解作用。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教育的工作方法
(一)微信的有效应用
中职院校的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班主任与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有很大关系,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教育部以及人力资源保障部联合颁布的文件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是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是重要的育人工作,在学校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沟通学校、家庭和用人单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中职院校几乎都是采用寄宿制,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为各班的班主任,家长想要对学生的在校动态进行了解,需要與班主任进行及时的沟通,基于此,就要求学校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距离,实现虽然家长无法看到,但却可以及时了解到孩子信息的目的,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助力。例如,教师合理运用微信进行签到,记录学生的出勤,学生扫描二维码之后就可以在系统中签到,教师与家长通过手机APP就可以看到学生的在校情况。另一方面,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班主任可以创建班长轮替制度,根据学号的轮换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班级事务的管理。事后可以引导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当值时的感受。
(二)其他移动APP的应用
除微信之外,微博、贴吧等也是中职教育可以采用的方式之一,还有微信公众号的合理应用也是新时期中职教育可选方式之一。采用微信公众号或微博等可以加强学生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更多是以说教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但是现代学生自主意识已经有所加强,对陈旧的教学方式内心是抵触的。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吸引他们主动学习,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播放一些德育的反面案例,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避免以后自己在生活中犯同样的错误。或者教师可以在贴吧或微博中发布一些积极有意义的文章,给学生适时地传递正能量,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还能够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让他们的内容更加充满力量,这样的力量教学效果要远远高于教师的传统说教。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学生临毕业之前,学校通常会组织进行实习,从相对单纯的校园过渡到社会中,加之中职学校学生年龄普遍不大,自我保护意识较弱,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或贴吧等发布一些提升安全意识方面的文章、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自觉地树立起安全意识,懂得保护自己。
(三)班级活动的合理组织
因为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都是以班为单位的,所以在互联网应用下,任课教师可以多开展班级活动,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例如,医学专业的中职学生在实习期间,通常会分到不同的医院,这就使得开展班级活动有了较大困难。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在网上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共同分享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我国每年都会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大赛中的摄影微电影类、征文类以及职业规划类比赛非常受中职学校师生欢迎。传统比赛模式是学生将作品交上去等通知就可以了,得不到有效反馈和鼓励,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参与比赛的兴趣。再加上班主任总是安排能力出众的学生来参加比赛,学生也会把参加比赛当成任务,完全背离了活动育人和实践育人的要求。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开展班级竞赛,让学生自行创作作品,让教师和各位家长阅览,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教育学生、指引学生人生方向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智能手机等先进设备不应该成为学生禁止使用的工具,反之,学校与教师应该共同思考借助手机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对学习更感兴趣。先进工具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到学习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思路,其应用能够缓解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不利局面,增强师生的互动,让大家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推动中职教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培,南旭光.互联网+职业教育立体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基于C-TRPS模型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10).
[2]苏兆斌,程璐,孔微巍.互联网+视域下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3]韩先满.互联网+视野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与管理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
[4]唐敏,周永刚,陈明武.构建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智慧教育方案[J].物联网技术,2016(5).
◎编辑 尚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