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

2019-06-11赵勇为邝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2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教师队伍

赵勇为 邝恺

[摘           要]  对2003—2017年国内“双师型”教师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主要不足,以期为未来国内“双师型”教师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路径。

[关    键   词]  文献;“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14-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是实现旅游职业教育可持续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最早在国家政策使用“双师型”教师概念[1]。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双师型”教师的研究。

二、国内“双师型”教师研究文献量分析

通过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的文献进行检索,选取2003—2017年的文献量进行统计分析,检索主题为“双师型教师”文献共有4233篇,“高职双师型教师”文献2687篇,“中职双师型教师”文献478篇。各年度文献量分布如上表所示。从文献量来看,国内学者对“双师型教师”关注度2004—2012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2年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热度,在“双师型”教师的研究中,高职“双师型”教师的研究是重点,无论从研究数量还是研究成果上均远大于中职、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研究量。2005年“双师型”教师研究视角开始向中职“双师型”教师倾斜,文献量比重呈逐步增长的趋势,说明中职“双师型”教师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三、国内“双师型”教师研究主要内容

在对“双师型”教师文献量化分析后,进一步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目前国内对“双师型”教师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双师型教师内涵及标准研究;(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研究;(3)“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一)“双师型”教师内涵及标准研究

“双师型”教师的研究首先要准确把握其内涵的界定,这也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研究起点。郭泽斌等根据现有学者的表述,将“双师型”教师内涵综合为“双证”说、“双层次”说、“双师素质”说[2]、“双证+双能”说、“双职称”说、“一证一职”说、“双元”说。一些学者从“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进行内涵的阐述,贾文胜认为“双师型”教师必须兼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卓越的专业实践能力,拥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具有内在的融合性与统一性[3]。吴全全认为“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的解构与重构能力、与专业相关的职业领域的专业技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与专业相关的职业领域的教学技能。[4]

学术界基于不同的角度和理解对“双师型”教师进行研究,概念层次也不断扩大,概念意义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状态,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标准仍未形成权威统一的概念。现有的“双师型”教师概念和标准阐述多是基于教育基础理论和国外职业教育研究成果,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特性的“双师型”教师概念和标准的阐述较少。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

关颖婧分析职业院校师资现状:重科研、轻教学,强理论、弱实践,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和国际视野,教学实践环节严重不足等。[5]李梦卿指出“双师型”教师存在数量不足、师生比例失调;培养层次偏低、专业种类较少;整体素质在不同区域、城乡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6]张伟萍从校企协同视角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理念与实践上存在脱节现象、校企双方在兼职教师队伍的使用与管理上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7]杨瑞指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主要问题是缺乏完整化、合理化、标准化的激励机制,并从职称评定、科研经费、学术交流、基层实践四个方面来建设激励机制。[8]綜合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双师型”教师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

发展的瓶颈因素,国内“双师型”教师普遍存在师资缺乏、职业能力偏低、相关配套机制不成熟等问题。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根本上要解决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等问题。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孙泽平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出了推进“研究休假”制度、实施“真题真做”模式、成立“跨职能整合”机构来推进“双师型”教师建设。[9]李梦卿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职教师资培养,指出从培养制度、培养模式、培养机构、经费投入四个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10]柳燕君在研究中指出从健全培养制度、强化队伍培训、建立评价考核体系、建立激励机制、拓宽师资渠道等方式来培养“双师型”教师。[11]从学者提出的培养策略看,主要是从政府和学校两个层面的外在机制来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成长内驱力研究鲜少。教师的专业发展源于内在“推力”和外在“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有效通过外在体系建设促进专业教师自我成长应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重点。

四、国内“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

国内“双师型”教师研究呈现出数量增加、广度延伸、层次多样、水准提高的趋势[12],学者在近年对“双师型”教师对位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现阶段“双师型”教师的相关概念和标准虽本质相近,但由于内涵和标准不统一,导致各地区、各职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认定和建设中各自为政,未形成客观明确的统一认证体系和权威的建设体系,这是职业学校发展以及学术界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研究视角上来看,学者对高职“双师型”教师研究占主导地位,现有研究主要从职业院校整体“双师型”教师进行研究,涉及某一特定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研究较少,未来研究应基于某一专业的职业能力以及特色细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者以定性研究和理论研究为主,大多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缺少深入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近年来,一些硕士论文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获取一手资料,并运用了相应的数据分析进行定量化研究。但从整体研究成果看,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在现有的“双师型”教师研究中并不常见,数理统计法运用鲜少。未来的“双师型”教师研究应综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

参考文献:

[1]谢晓雪.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2015(1).

[2]郭泽斌,夏金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文献综述[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3-125.

[3]贾文胜,梁宁森.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5(1):92-95.

[4]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及能力结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211-215.

[5]关颖婧,邹林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06-108.

[6]李梦卿,杨秋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14).

[7]张伟萍.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4):56-59.

[8]杨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師队伍建设机制论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5(9):56-58.

[9]孙泽平,田书芹.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2(4):105-107.

[10]李梦卿,杨妍旻.基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职教师资培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3(7):61-66.

[11]柳燕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44-47.

[12]马千帆.近十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5(16):11-15.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