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学研究
2019-06-11王建辉郭清逸
王建辉 郭清逸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阶段,科学技术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及开来。这给中职德育带来了很大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挑战。互联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其中不仅有正面的影响,同时还存在负面影响。基于这一背景,广大中职教师要正视德育,不要畏惧挑战,要勇敢地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提高德育质量。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德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004-02
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教育有很大不同,从某种角度上看,中职教育是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完善。此外,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择业和就业,而普通高中的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当今时代,中职院校受其影响颇深,从德育的角度看,广大中职教师应紧抓这个机会,将互联网与德育结合在一起,以进一步提升中职德育的有效性。
一、中职德育的现状
对广大中职院校来说,《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安排意见》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是其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依据。目前,中职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能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长远的职业理想,与此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从而促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前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健康的心理。不过,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效果常常无法达到预期,这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死板,与学生的兴趣取向不符,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德育的热情;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学习效率不高,无法充分理解一些难度较高的理论知识,这也给教师的德育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
二、“互联网+”对中职德育的影响
(一)“互联网+”对中职德育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院校也渐渐运用该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教师的教育形式,使教师的日常教学变得更加现代化。如教师要想运用互联网上课,需要用视频、电子课件、动画等资源,而教师要想运用这些资源上课,就必须依托多媒体设备,换言之,在当今时代,教师可以不必再通过单纯地口头讲解和板书授课,实现了教学用具的革新;此外,教师运用互联网上课,能够极大地扩充德育资源,因为通过互联网,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搜集与德育有关的各种信息,从而能有效扩充德育内容,为德育注入新的活力,继而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德育的兴趣。最后,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速度已经快得令人咋舌,这一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快捷地傳播教学内容与信息,与此同时,更有利于学校开展德育渗透,如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微博或者微信公众账号,向学生传播与德育有关的内容。
(二)“互联网+”对中职生的影响
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获取信息的视角看,互联网能够为学生搜集信息提供多种渠道,基于互联网,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大量收集信息,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其知识视野,同时还为其自主学习提供了诸多平台,互联网的这一特点彻底打破了以往学生只能单一地从教师口中或者相关书籍中获取信息的局面,渐渐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极大地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此外,从人际交往的角度看,基于互联网,学生与教师、朋友、同学等的交流变得更加快捷与方便,且很多时候根本没有时空限制,这极大地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促进了其自身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在网络中由于没有现实中各种压力的影响,学生在与人交流时会更加放松,这有利于学生释放心中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
现阶段,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不过,在这些改变中有有利的改变,同时也有不利的改变。其中,有利的改变在于,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拓展自己的交际圈子,了解其生活圈子以外的精彩,这对其良好生活心态的形成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渴望。从不利的角度看,现阶段,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其中很多不良信息会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如一些暴力的视频或者游戏、淫秽的文字等,都会荼毒学生的心灵,甚至导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负面内容并非完全是由互联网造成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学生自己。众所周知,中职生大多还没有成年,不具备较强的自控力,所以他们在面对自己喜欢的内容时常常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此外,由于互联网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所以很多时候,学生会非常肆无忌惮,在网上暴露出一些出格的行为与思想,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产生影响。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学策略
(一)重视培养学生以及家长的媒体素养
当今时代的中职生大多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长大的,在这种背景下,他们一方面可以切身感受互联网给其带来的各种惊喜,另一方面,他们或多或少也能在家长的日常教导下认识到互联网对其身心所造成的消极影响。面对愈发复杂的网络环境,广大中职教师应将德育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立足互联网本身,对中职生以及家长的媒体素养进行培养和提升。
具体来说,教师在备课阶段不妨立足德育的内容制作一些微课视频,之后,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引导学生基于微课视频进行学习。此外,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教师应将相应的微课德育视频分享到班级的QQ群里,并要求学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复习,与此同时,教师还需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恳请学生家长督促学生进行复习,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同时还能使家长在督促自家孩子复习的过程中认识互联网之于孩子学习以及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有利于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互联网观,继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家长鼓励自家孩子从正面利用互联网学习,这对教师后续的德育工作大有裨益。此外,教师除了肯定学生家长及时督促自家孩子利用互联网复习功课以外,还应经常利用QQ群或者微信群与学生家长针对互联网教学进行沟通,并因时制宜地在群里分享一些与“互联网+德育”有关的教育资源,借此使学生家长对互联网技术产生更为深入的认知,引导其积极为学校的“互联网+德育”提供帮助和支持。
(二)积极开展信息化的德育班会活动
德育本身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如果教师在其中加入太多强制性的考核,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德育产生抵触心理。相比较于专业化的课堂教学,班会由于相对比较轻松自由,所以更适合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与此同时,加上互联网的辅助,教师更容易获得预期中的教学效果。
为了确保德育班会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行研读,并立足于此,结合中职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设计德育主题,规划德育内容,然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升德育的效果。例如,在新生刚入学之初,为了帮助学生快速适应中职院校的生活,帮助学生与教师、同学搞好关系,教师不妨以“相聚便是缘分”为主题开展一些班会活动,借此迅速提高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在活动中,教师可先让学生简单地进行一番自我介绍,以使他们初步认识彼此,之后,可利用电子课件为学生展示往届学生的校园风采,如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演讲比赛等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在这些照片和视频的作用下,学生很容易回想起曾经参加这些活动时的场景,从而有效消除学生刚进入新班级时的焦虑感与陌生感。在完成本次班会活动以后,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后续的班会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良,以便提高学生参与后续班会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后续班会活动的有效性。
(三)利用互联网在校园范围内进行德育渗透
为了更好地提高德育的效果,更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并将德育与之进行结合,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辅助。例如,学校可组织各专业的学生举办一些评选性活动,或者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能力的评估活动,基于这些活动,学校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参与。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园官方微博账号等向学生渗透德育,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四)重视“互联网+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力量,因此,中职院校的教师要想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德育,就必须要对互联网有一个相对充分的认识,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推动德育的信息化建设。为此,学校方面需要积极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教师对互联網的驾驭能力,如通过考核对教师的电教能力进行评估,以确保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施教。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给中职教师的德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广大中职教师必须要正视互联网,在教学中积极发挥其优势,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目前来讲,不少教师在利用互联网开展德育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相关教师还需加强对互联网在教学中运用的研究,与此同时,还要积极与其他教师针对互联网的运用问题进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推动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天霞.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8(29):27-28.
[2]马金刚.“互联网+”时代下的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3):150-151.
[3]刘明文.刍议互联网+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8,5(13):330-331,355.
[4]钱荣林.“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学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71-72.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