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康复治疗技术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2019-06-11关正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临床实践教学改革

关正

摘  要:临床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就是运动康复治疗,这也是近些年兴起的新兴学科,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运动康复治疗教学中引入临床模拟实践实验教学,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的不足。本文联系教学实践,分析运动康复治疗技术教学现状,联系实际给出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高素质的运动康复人才,实现我国运动康复学快速发展。

关键词:运动康复治疗  临床实践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c)-0210-02

我国政府已经将康复训练服务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康复训练服务的重要性,要求相关部门重视这一点,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动康复治疗技术教学中引入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1  运动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分析

物理治疗学中的主要内容就是运动康复治疗技术,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康复治疗人才。同时,学校根据运动康复服务的要求展开针对性培训,如跌打损伤、先天疾病、慢性疾病等,针对各类疾病培养针对性人才。

运动康复治疗专业涉及到大量临床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技能操作水平,实际中学生也要具备相应的沟通能力与技巧,并对康复对象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提高高质量的康复训练服务,最终成长为合格的康复治疗师。学校为了推动运动康复治疗专业的发展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对实验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

2  运动康复治疗技术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分析

2.1 丰富教学内容,引入具体案例展开教学

康复治疗专业教学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并在实践操作中纳入具体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临床基础知识。同时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与方法。

脑梗死病人功能恢复时需要引入早期康复治疗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病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联系起来。脑梗死,即部分脑组织因为机体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缺失对应的神经功能,影响到人体整体行为动作。(1)及时更换体位。脑梗死患者需要卧床恢复,护士协助患者翻身并将肢体保持在功能位上,避免足下垂或内外旋转情况的出现。翻身时交替选择健侧卧位与平卧位,缩短患者侧卧位时间,避免患侧位肢体受压,影响到病情治疗与恢复。(2)锻炼关节部位。患者处于急性期时,护士协助患者完成被动运动,按照近端-远端关节顺序进行。患者意识清醒时指导其利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运动,病情稳定后可以在病床上简单运动,协助病人完成桥式运动。

运动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加,但最常见的依然是提问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与此同时,运动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处理实验评分规则,细化内容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包括实践操作知识、基础医学理论及临床沟通技巧,提高实验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实现深化课程体系的目的。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还应该就当前社会中常见的疾病案例进行汇总,然后仔细的罗列出疾病中应该注意的重点、难点、要点,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实验和训练,从而形成临床康复案例治疗模式。

2.2 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场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医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与方法就是实验,也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康复治疗技术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都要学生进行操作,提升医学生实践能力。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该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师资队伍的战斗力与综合素质,为培养高素质康复人才奠定基础。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实验操作为学生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康复治疗操作联系起来,相互磨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活”起来,激活学生思维,通过对自身角色的感悟和实际操作对康复治疗技术进行具体运用。

可以让学生扮演患者,并演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普遍临床症状,而另一名学生扮演康复医师,模拟临床问诊过程,并对学生扮演的患者进行康复评定,制定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偏瘫临床表现及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而模拟患者的学生会对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更全面的认识,顺利达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3 强化师资力量,做好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

在加大在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的同时,还应该积极为教师创造相应的科研机会,具体可以安排教师对学科对应的企业以及科研单位中进行挂职锻炼,通过了解专业知识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对新技术的运用新设备的研发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将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请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在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疑难问题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生产实践技术的培养,从而提升老师的综合能力。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新鲜血液,这些老师具备相对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在實践方面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满足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因此,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培训制度,并将这种培训制度贯彻到日常工作中,从而提高教师基本素质、教学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双师型队伍建设需要完善的配套制度作为保障,其中之一就是明确人才计划,通过对双师素质的量化要求,将相关的标准落实到教师的招聘中去,从而更好地指导双师型的发展标准。第二,应该提高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将教师的素质与学历看待的同等重要。第三,应该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通过将教师的待遇和晋升机会与双师资格挂钩,鼓励老师进行全面发展。

3  结语

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改善运动康复专业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专业教学效率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课堂所学知识,并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换的目的,为社会输送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实践技能的康复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力平,刘畅格,徐冬青,等.运动康复治疗技术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143-145.

[2] 王磊,王尊,顾一煌.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治疗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0):966-968.

[3] 陈建.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7):696-697.

猜你喜欢

临床实践教学改革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的教医研
高校教师与临床药师共同参与临床用药实践的思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