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城轨专业学生分阶段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2019-06-11尹小梅
[摘 要] 按照高职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分段式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并构建了项目教学与现场教学的组织实施方案。
[关 键 词] 分段式;职业能力;组织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212-02
一、引言
隨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相关人才需求旺盛,而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职业教育,在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将教学重心从理论知识教学转移到职业能力教学,是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关键。基于此,我们经过不断调查、探索和实践,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分阶段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二、岗位定位以及所对应的关键技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致力于向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包括城市地铁运营公司、轻轨运营公司、城际铁路以及交通客货站等地方)输送人才,其工作性质是比较成熟且较为稳定的;且该行业相应的作业规范、业务标准以及规章制度都是伴随着铁路的发展历程而来的,具有内容全面丰富、标准化程度高、制度科学严谨的特点。因此,这些工作对应的岗位群也比较固定,且岗位分工明确,内容具体明晰。
通过实地调研,此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线技能性工作及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工作,就业岗位可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员,如列车乘务员、安全运行监督与维护人员、客运与行车值班员以及值班站长等;第二类为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管理人员,如站务员、安检员、售票员以及调度员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分布以及对应所要求具备的关键技能要求下表所示。
三、四阶段课程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类职位要求要对轨道交通领域的运输、组织、调度、管理等十分熟悉。而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的技能水平以及职业能力与企业的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且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需要。四阶段课程体系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融入职业能力培养当中,是适应职业岗位任职需求而提出来的。
第一阶段:专业基础能力
第一阶段能力培养主要安排在第一、二学期,主要培养学生车站设备(AFC终端设备、车站机电设备)运用与维护能力。主要课程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城市轨道交通法规、城市轨道信号设备操作训练、AFC终端设备操作训练、FAS与BAS模拟系统操作训练、地铁公司岗位认知实习等。通过理论与实践学习,了解各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及工作职责,熟悉各地铁车站的设施设备及常见故障,在校内实训室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中各设备的运用与简单维护。
第二阶段:专业核心能力
第二阶段能力培养主要安排在第二、三、四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乘客票务工作处理、客运服务与礼仪、客流组织、乘客服务和车站环境管理、危险物品及可疑物品的识别与处理、应急事故处理等)。主要课程有:客运服务与礼仪、城轨应急事故处理、列车乘务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安检、安检实训、票务实训、客运服务与礼仪实训、化妆技巧、形体训练、地铁站志愿者服务实习等。通过理论学习及校内实训,让学生熟悉各岗位工作内容,团队协作或独立完成乘车秩序维护、乘客行李检查、违禁品处理、常见设备故障的简单处理、售检票作业、车站服务工作、客运组织等业务操作。
第三阶段:专业拓展能力
第三阶段能力培养主要安排在第四、五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包括列车运行组织、接发列车与调车、管理与培训等)。主要课程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列车调度指挥、旅客心理学、职业技能认证培训、接发列车演练、列车运行调度实训、专业综合实训、车站跟岗实习等。通过理论学习、校内实训以及校外跟岗实习,让学生团队协作或独立完成列车运行调度指挥、列车运行调整以及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等业务操作。侧重采用师徒制指导模式,使其单项技能操作能力得到强化,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与行为规范。
第四阶段:专业综合能力
第四阶段能力培养主要安排在第六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包括业务操作、沟通、协调、组织、管理等)。主要课程有:顶岗实习。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学习,强化训练学生的工作能力与工作品德,完全以公司员工的要求和标准来考核学生,强化学生由准职业人向职业人的递进,缩短就业的磨合期,实现零距离上岗。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项目教学实施
在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项目教学,以“能力本位”为施教理念,通过项目化教学构建具体的工作任务情境,在这个仿真的工作情境中,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或者独立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可以获得全面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体验真实的职业氛围以及作为一个准职业人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从而培养学生所必备的职业能力。下面介绍项目教学的实施方案。
1.任务布置
首先对课程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分析出工作任务对应的能力要求与专项技能要求(该部分构成任务描述);然后布置工作任务,任务的布置以任务单的形式进行,具体包括任务描述、相关资料及资源、任务实施说明、任务实施注意点等几个内容。
2.任务的计划与决策
将学生分组(4~6人一组),根据本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相关资料(下发引导文和学习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資料),制订工作计划,确定工作要求、工作注意事项及任务分工。
3.任务实施
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或者校内实训室根据分工完成各自任务,进行汇总,完成工作单,并根据操作指南在实训室模拟并完成相关的任务操作。
4.任务的检查与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训汇总和总结,根据内容以PPT的形式在多媒体教室完成,也可以是在实训室现场操作,不熟练的环节可以重新操作一遍。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种方式相结合,对学生操作的质量、能力的掌握以及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耐心、敬业、协作等职业素养进行评价。
(二)现场教学实施
该专业的实习课程部分(主要是跟岗实习)则采用现场教学。在跟岗实习期间,首先按岗位给学生分组,同一岗位实习的学生为一组,考核达标后,不同岗位的学生轮流交替实习岗位进行训练。学校则提前联系各地铁车站管理人员,根据学生实习的岗位及人数,为每个岗位的学生安排优秀的工作人员(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职业素养)作为带岗师傅。根据学生人数,带岗师傅可以一对一或者一对多进行指导,根据岗位职业标准给学生分配任务,并指导其完成,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与职业素养。专业任课教师则定期到各实习车站了解情况并对学生进行指导,配合各车站进行管理与考核,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则由带岗师傅、公司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共同完成,合力将学生从校园人培养成为准职业人。
五、结语
随着轨道交通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轨道交通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实现零距离上岗,能够培养出用人单位满意的高素质人才,在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分阶段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明确,过程清晰,让每个阶段的能力培养更有针对性。但这种分段式教学的效果究竟如何以及如何有效保障这种分段式教学的实施,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尹小梅.基于“工匠精神”的“四融通、四阶段”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新校园,2017(7):169-170.
[2]陈享成,张惠敏,李丽兰,等.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分阶段能力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5):26-28.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