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运动动机与运动量的关系研究

2019-06-11余博荆雯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相关性分析运动量大学生

余博 荆雯

摘  要:本文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双因素 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济南大学222名不同专业、年级、性别大学生的运动情况和运动动机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影响大学生运动的不同心理动机因素。结果表明:(1)济南大学学生运动量得分总体偏低,在性别、专业、年级上,运动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运动动机比较: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仅仅在内部动机上高于低年级;体育专业学生内外部动机均高于非体育专业。(3)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与内外部动机均达到显著相关,运动频率与外部动机达到显著相关。结论:(1)大学生总体运动量偏低;(2)内部动机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外部动机强更能督促大学生去参加一次运动,提升参与运动的频率。

关键词:大学生  运动量  运动动机  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b)-0245-04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two-factor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situation and sports motivation of 222 university students of different majors, grades and genders in university of Jinan, aiming at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factors that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overall score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students in university of Jinan was relatively low,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activity between genders, majors and grades. (2) Comparison sports motivation: boys are higher than girls; the senior was only higher than the junior in terms of internal motivati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tivation of PE major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PE majors. (3) The amount of exercise, time and intensity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tivation, and the frequency of exercis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external motivation. Conclusion: (1)the overall amount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low; (2) internal motiv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however, strong external motivation can urge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once and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Exercise; Sport motiva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大學生经历了高考进入到相对宽松自由的大学生活,增加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对自身生活方式有相对自由的选择权利。最近几年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远远达不到国家大学生体质测试标准,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比如便利的生活方式、繁重的学业压力、校园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不足等。但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个体对运动的渴望,也就是是个体内心是否想要参与运动。

Deci和Ryan等人在1985年发表的《行为的内在动机与自我决定》提出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他所强调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无动机这三种类型[1]。目前中国对于运动动机的研究大部分主要关注高水平运动员,例如王学东等人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动机、训练状态及训练比赛满意感研究[2]得出男子足球运动员运动动机多个维度均高于女性运动员;王振涛、孙淑娟等人对于普通高校男女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动机的研究得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动机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运动员[3];周长浩、段少楼对的高原对抗赛竞走后备人才运动动机研究[4]。这些研究取样过于集中于高水平运动员,对于参与大众体育的人群运动动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运动动机进行研究。根据大学生群体运动动机的特点以及大学生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方法,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时间和频率,进一步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因此本文对于大学生如何提高运动动机,进一步提高运动量有一定参考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大学生运动动机与运动量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济南大学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发放根据济南大学实际情况修订后的问卷SMS(运动动机量表)和PARS-3(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一共发放问卷230份,收回23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问卷中不符合规范的问卷,剩余有效问卷222,有效率为96.5%。

1.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本文运用的原始量表是运动动机量表(SMS)以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 本文采用自我感觉视角,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运动强度和量的主观评价,得出运动量的大小[5]运用梁德清(1992)修订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6],通过分析济南大学的具体情况,同时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修订,使其更适合济南大学学生,并对修订后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检验问卷的实用性。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济南大学本科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收集济南大学本科不同专业学生体育运动动机以及体育活动等级水平的数据。

信度检验:首次测试后一周再次对部分被试进行第二次测量,检验结果表明,α系数为0.84,P值<0.01,说明该问卷信度已经达到了适合本次研究的程度,可以用于本次研究。效度检验:邀请体育学院以及教育与心理学院10名专家对问卷的效度做检测,检验结果说明本文问卷效度良好(如表1所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运动量整体情况分析

大学生的运动量平均为25.77%;根据梁德清修订的运动量评定标准,说明大学生总体运动量比较小,少运动量人数达到半数以上。结果得出运动量小的人数是117人,运动量中等的人数是46人,运动量大的人数是59人。因为测量时间为四月上旬,济南尚处于天气比较冷的时节,受天气因素影响,测量出的运动量数值可能比气候变暖时运动量数值要低。但是总体来说,济南大学学生运动量偏低。

2.2 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生源地学生的运动量差异分析

2.2.1 体育锻炼运动量的年级差异分析

大三大四体育运动量平均得分为28.79,标准差为5.037。大一大二体育运动量平均得分为21.08,标准差为4.615。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不同年级运动量的显著性为0.020,小于0.05。说明济南大学不同年级学生的运动量显著不同。可以得出大三大四同学的运动量大于大一大二的同学,是因为大三大四同学课程量减少,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而大一大二同学的课程比较集中,公共课较多,闲暇时间较少。比較标准差可以得出大三大四同学分布较离散,受到其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同影响较大。

2.2.2 体育锻炼运动量的性别差异分析

男生运动量平均数为32.72,运动水平达到了中等。女生运动量平均数为19.07,虽然也达到了中等运动量,但是总体上运动量明显比男生低。男生运动量标准差为5.062,比女生运动量标准差4.529要高,说明喜欢运动的男生与不喜欢运动的男生之间差异明显大于女生之间。显著性为0.000,小于0.005,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济南大学学生身体锻炼情况存在性别差异。结果显示,男生更愿意花时间锻炼身体。部分原因可能是兴趣爱好的不同,适宜女生运动的体育场地、运动项目少于男生。由于女生缺乏适宜的运动场地条件,导致运动量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2.2.3 体育锻炼运动量的专业差异分析

体育专业学生运动量平均值达到了37.39,非体育专业学生平均值只有14.36。专业上存在的差异达到了0.000。说明在济南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平时进行的运动量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因为体育课程的设置,自身发展的需要,体育专业学生必须加大运动量,提升自身运动能力。而非体育专业学生全靠自愿参与,对运动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因此运动量较小。

2.2.4 体育锻炼运动量的生源地差异分析

农村人数为163人,城镇人口为59人。显著性大于0.05。说明不同生源地学生的运动量不存在差异,说明在大学期间,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互相影响,相互融合,生源地的不同在运动量方面的差异正在缩小。

2.3 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在运动动机不同维度的结果分析

2.3.1 体育运动动机的年级差异分析

内部动机在不同年级上的显著性达到了0.048,说明高年级与低年级在内部动机上存在差异,但是差异性很小。大三大四开始更多的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大三大四面临即将步入社会的压力,更加注重自身形态的塑造,通过大学两年或三年的学习,也产生了自己的运动偏好,能更加自主的参与到运动中,体会运动带来的乐趣。外部动机与无动机不存在差异。

2.3.2 体育运动动机的性别差异分析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在性别上的显著性分别为0.009和0.000,均存在差异。说明男生运动动机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得分都比女生高。在运动方面,男生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更加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在运动中。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男生也更容易在运动场上交际,或者受外界来自朋友、其他人的刺激而参加运动,在运动场上度过自己的空闲时间。

2.3.3 体育运动动机的专业差异分析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在不同专业上显著性都达到了 0.000,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体育专业学生锻炼量更多。体育学院内部的的运动氛围,相关的体育运动理论与技能知识均比非体育专业学生了解的多。在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学生都会将体育运动当作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学习,也更加注重自身外部形态的塑造以及对技能水平的要求。非体育专业学生因为自身专业课程学习的压力,花费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并且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体育通选课数量少,存在上课人数过多,场地少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内学生很难养成很好的持续锻炼习惯。

2.3.4 体育运动动机的生源地差异分析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无动机在不同生源地上均不存在差异。说明在大学期间,来自不同区域的同学会互相影响,生源地造成的差异不明显。

2.4 运动量与运动动机不同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2中的平均数得分可得出,大学生参加运动的动机得分最高的是内部动机,其次是外部动机与无动机。皮尔森双变量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发现,运动量与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均达到了显著性相关。与无动机不相关。运动频率与外部动机达到显著性水平。

2.4.1 内部动机对运动量的影响

内部动机与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都具有显著性相关。一个人自身对于运动的热爱促使他主动参与运动。外国学者Ryan和Deci[7]認为个体由于自主原因(内部动机以及高度内化的外部动机)参与运动锻炼者更能持续锻炼。

本文研究得出,内部动机与运动频率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说明大学生虽然内心想要参与运动,能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但是实际参与运动的次数却不是很多[8]因此体育运动量差异的影响因素不仅仅取决于内部动机的高低。

2.4.2 外部动机对运动量的影响

外部动机与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都存在显著性相关。一个人无论受到来自外界积极地或者消极的影响,都会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运动中。

本文研究得出,外部动机与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都达到显著性相关,但是相关程度低于内部动机。自身内部因素对运动频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外部因素,说明参与体育运动的次数与外部动机更有关,大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与参与体育的次数不对称,能认识到参与体育的重要性,但是实际参与的次数较少,需要外界刺激来增加参与体育的次数。

2.4.3 无动机对运动量的影响

无动机与运动量以及频率、强度、时间都不存在显著性相关。根据本次研究结论,无动机对运动量的影响很小。这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去锻炼的学生更不愿意参与运动,即使参与运动,运动量也很小,并且如果没有明确的锻炼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个体参与运动,减少体育运动的量度[9]

3  结论

(1)根据调查数据,测量得出济南大学大学生总体运动量偏低,按照梁德清修订的运动量评定标准,济南大学少运动量人数占52.7%(117人)、中运动量人数占20.7%(46人)、大运动量人数占26.6%(59人)。

(2)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运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运动量大于女士;高年级(大三大四)运动量大于低年级(大一大二);体育专业运动量大于非体育专业。

(3)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运动动机在不同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的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均高于女生;高年级(大三大四)内部动机高于低年级(大一大二),但是差异较小。外部动机不存在差异。

(4)关于运动频率,外部动机与运动频率达到了显著性正相关,内部动机与运动频率存在正相关,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参考文献

[1] Deci EL,Ryan RM.The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al processes[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80,13(2):39-80.

[2] 王学东.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动机、训练状态及训练比赛满意感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8,47(1):78-81.

[3] 王振涛,孙淑娟.普通高校男女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动机的比较研究[J].运动,2018(1):36-37.

[4] 周长浩,段少楼,汪丽华,等.高原对抗赛竞走后备人才运动动机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1):79-86.

[5] 薛锋.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6):43-47.

[6] 梁德清.我国大学生应激及体育锻炼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1992.

[7] Ryan RM,Deci EL.Active human nature: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port, exercise, and health[M].Champaign(US): Human Kinetics,2007.

[8] 龚高昌,孙宁.体育锻炼动机研究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3):54-58.

[9] 解缤.身体锻炼的动机——自我决定理论研究进展[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28(4):40.

[10] 肖丽琴.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和身体自尊特点及其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3,33(3):28-37.

猜你喜欢

相关性分析运动量大学生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淘宝星店成长中的粉丝力量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